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堵塞  拼音:dǔ sè
阻塞不通。如:「每到上、下班时间,城里的交通都会严重堵塞,车子几乎动弹不得。」《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原来安公子还方寸不离,坐在那个地方,两个大拇指堵塞了耳门,那八个指头握著眼睛,在那里藏猫儿呢。」
《國語辭典》:充塞  拼音:chōng sè
1.充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今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三国演义》第六○回:「明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充塞乎四海。」
2.堵塞。《孟子。滕文公下》:「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唐。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國語辭典》:闭塞(閉塞)  拼音:bì sè
阻塞不通。《礼记。月令》:「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左传。桓公二年》「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國語辭典》:蔽塞  拼音:bì sè
耳目、思想被蒙蔽而不开通。《荀子。君道》:「天下之变,境内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而人主无由知之,则是拘胁蔽塞之端也。」《宋史。卷三一九。列传。刘敞》:「因劝帝收揽威权,无使聪明蔽塞,以消灾咎。」
《國語辭典》:壅滞(壅滯)  拼音:yōng zhì
1.壅塞不通。《晋书。卷六六。陶侃传》:「笔翰如流,未尝壅滞。」《镜花缘》第三五回:「根源既清,中无壅滞,自然不至为患了。」也作「壅塞」。
2.抑郁不得志。《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士,国朝无专贵之人。」
《漢語大詞典》:湮塞
堵塞。 宋 苏舜钦 《江宁府溧阳令苏府君墓志铭》:“本朝执政子未有在銓调者,又何独湮塞若是之久耶!”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通惠河》:“岁久沙衝水击,几至湮塞。”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絶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分類:堵塞
《國語辭典》:填塞  拼音:tián sè
1.充塞、填满。《魏书。卷九三。恩倖列传。赵脩》:「脩之葬父也,百僚自王公以下无不吊祭,酒犊祭奠之具,填塞门街。」《三国演义》第五○回:「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
2.堵塞。汉。班彪北征赋〉:「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
《漢語大詞典》:逼塞(偪塞)
(1).拥塞;充满。《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也刚筑,也柔和,虚空逼塞满娑婆。”朱子语类卷一:“天却四方上下都周匝无空闕,逼塞满皆是天。” 清 黄宗羲 《海市赋》:“尔乃帆席未掛,僧窗宴启,忽然丛岛逼塞,孤峯魁峙,疑异国之飞来,岂灵居之迁徙。”
(2).堵塞;淤塞。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其最患人者, 荻塘 河水瀦淤逼塞,不能负舟,公濬之百餘里。” 清 金友理 《太湖备考·水治》:“并禁毋得侵筑,逼塞上流。”
(3).指地方偏僻闭塞。明史·韩宪王松传:“时弃 大寧 三卫地, 开原 逼塞不可居。”
拥塞;滞塞。朱子语类卷一○四:“今人大抵偪塞满胸,有许多伎俩,如何便得他虚。” 清 钱谦益 《题李长蘅为吴生画溪山秋霭图》诗:“诗肠泪眼半焦枯,短歌偪塞堪卢胡。”
《國語辭典》:阗咽(闐咽)  拼音:tián yè
热闹、喧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人物阗咽,钟鼓諠哗,不绝十数里。」《聊斋志异。卷一。娇娜》:「鼓吹阗咽,尘落漫飞。」也作「填咽」。
《漢語大詞典》:断塞(斷塞)
堵塞。梁书·武帝纪上:“凶徒炽聚,断塞津路。”
分類:堵塞
《漢語大詞典》:壅积(壅積)
堵塞;堆积。后汉书·王景传:“防遏衝要,疎决壅积。”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 太宗 一日幸禁林,谓 朱翰林 昂 曰:‘ 汉宣帝 最好勤政,尚五日一视朝,万务寧无壅积耶,朕则不敢輒怠也。’” 廖仲恺 《钱币革命与建设》:“纸币缘此消纳,以免壅积为经济社会害。”
分類:堵塞堆积
《漢語大詞典》:掩塞
(1).蒙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上天苍苍,不可掩塞。”
(2).堵塞。后汉书·苏章传:“ 暠 匿不敢言,而自上退位,归乡里,私掩塞冢椁。”
分類:蒙蔽堵塞
《漢語大詞典》:遏塞
阻塞;堵塞。晋书·刘颂传:“遏塞流水,转为浸害, 颂 表罢之,百姓获其便利。” 王芸生 《日本对辛亥革命之操纵与干涉》:“而 日本 则谓不过涔蹄之水流,易於遏塞也。”
分類:阻塞堵塞
《國語辭典》:壅闭(壅閉)  拼音:yōng bì
壅塞堵闭。《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红楼梦》第五七回:「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闭,较诸痰迷似轻。」也作「壅塞」。
分類:堵塞阻隔
《漢語大詞典》:镇塞(鎮塞)
堵塞。镇,通“ 填 ”。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时得道之士如 许旌阳 者,铸为此物以镇塞妖蛟蜃穴。”
分類: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