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1,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穆提婆( 骆 城阳郡王 穆 )
阳雄(字 元略 安平县侯、玉城县公、鲁阳县公 怀 )
高湝( 任城王、正平郡公 别称 明察 )
尉迟运( 安喜县侯、周城县公、卢国公 )
萧圆肃(字 明恭 宜都郡王、安化县公、棘城郡公 )
萧吉(字 文休 城阳郡公 )
张华原(字 国满 新城伯 )
北周武帝(庙号 高祖 武皇帝、武帝、周武帝 宇文邕 辅城郡公、鲁国公 )
穆提波( 骆 城阳郡王 穆 号 三贵 )
宇文宪( 齐王、涪城县公、安城郡公 炀 )
厍狄嵚( 乐城县侯 )
郭荣(字 长荣 蒲城郡公 恭 )
宇文盛(字 保兴 忠城郡公 )
薛浚(字 道赜 琰爵虞城侯 )
其它辞典(续上)
高淯(字 修延 襄城王 )穆提婆( 骆 城阳郡王 穆 )
阳雄(字 元略 安平县侯、玉城县公、鲁阳县公 怀 )
高湝( 任城王、正平郡公 别称 明察 )
尉迟运( 安喜县侯、周城县公、卢国公 )
萧圆肃(字 明恭 宜都郡王、安化县公、棘城郡公 )
萧吉(字 文休 城阳郡公 )
张华原(字 国满 新城伯 )
北周武帝(庙号 高祖 武皇帝、武帝、周武帝 宇文邕 辅城郡公、鲁国公 )
穆提波( 骆 城阳郡王 穆 号 三贵 )
宇文宪( 齐王、涪城县公、安城郡公 炀 )
厍狄嵚( 乐城县侯 )
郭荣(字 长荣 蒲城郡公 恭 )
宇文盛(字 保兴 忠城郡公 )
薛浚(字 道赜 琰爵虞城侯 )
人物简介
简介
高淯(536年-551年),字修延,勃海郡修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欢第八子,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封襄城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7 【介绍】: 北齐汉阳人,本姓骆。父以谋反罪死,随母陆令萱入宫为奴。以母得宠,入侍后主。宠遇弥隆,官至侍中、尚书左仆射、领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城阳郡王。其母又养穆昭仪为女,立为皇后,是以提婆改姓穆氏。武平间,母子势倾内外,乱政害国。齐军败于晋阳,提婆降周,为宜州刺史。齐亡,以谋反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8 【介绍】: 北周上洛邑阳人,字元略。阳猛子。起家奉朝请,以战功封安平县侯。累迁平州刺史,进爵玉城县公。历京兆尹、户部中大夫,进位大将军,迁江陵总管,封鲁阳县公。善附会,能自谋身,故得保全爵禄。卒谥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8 【介绍】: 北齐宗室。高欢第十子。文宣帝天保初封任城王。历并、冀、青、瀛四州刺史,时称明察。及北周军逼晋阳,后主(高纬)奔邺。加大丞相。周兵入邺,后主潜逃济州,禅位于湝。募众拒周军,败,被擒,至长安,与后主同被杀。全北齐文·卷二
湝,神武第十子,天保元年封任城王;孝昭、武成时屡镇晋阳,总并省事,历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事;天统中拜太保、并州刺史,别封正平郡公;武平初,迁太师、司州牧,出为冀州刺史,加太宰,迁右丞相、都督青州刺史,拜左丞相,转瀛州刺史。后主奔邺,加大丞相。寻受禅。为周齐王宪所擒至长安,与后主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579 【介绍】: 北周代人。尉迟纲子。西魏时以父勋封安喜县侯。北周孝闵帝被废,奉命迎宇文毓(明帝),以定策勋,进爵周城县公。武帝时,兼职文武,甚见委重。宇文赟(宣帝)在东宫,亲狎谄佞,帝选运为右宫正以匡弼之。建德三年,卫剌王宇文直举兵反,攻肃章门,运闭门拒守,直不得入,遁走。武帝嘉之,授大将军,累迁同州刺史,进爵卢国公。宣帝即位,授上柱国。数进谏,反遭疏忌。及王轨被杀,惧祸,出为秦州刺史,以忧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584 【介绍】: 南朝梁宗室。字明恭。萧纪子。梁武帝孙。梁元帝承圣二年,纪在蜀称帝。令圆肃副萧撝守成都。西魏将尉迟迥攻蜀,纪败死,圆肃与撝俱降,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北周武帝保定五年,为咸阳郡守,有政绩。隋文帝开皇初,授贝州刺史,以母老请归。有文集十卷,及《文海》、《淮海乱离志》等书。全隋文·卷十三
圆肃字明恭,梁武陵王纪子。纪称尊号,封宜都郡王,除侍中、宁远将军。纪东下,副萧撝守成都,兵败,与撝俱降于魏。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安化县公。入周,至明帝初,进封棘城郡公。保定中,除畿伯中大夫,拜咸阳郡守。建德中,授太子少傅,出为丰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宣政初,入为司宗中大夫,授洛州刺史。大象末,进位大将军。隋受禅,授贝州刺史。开皇四年卒。有《广堪》十卷,《淮海乱离志》四卷,《文海》四十卷,《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南兰陵人,字文休。南朝梁宗室。萧懿孙。博学多才,尤精阴阳术数。梁元帝时北周陷江陵,乃归北周,为仪同。入隋进上仪同,以本官太常参与考定古今阴阳书。性孤僻,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洽,以此不得志。炀帝即位,拜太府少卿,寻卒于官。著有《金海》、《相经要录》、《宅经》、《葬经》、《乐谱》等。全隋文·卷十三
吉字文休,南兰陵人,梁武帝兄长沙王懿之孙。江陵陷,入周,为仪同三司,拜太常卿。隋受禅,进上仪同,封城阳郡公。炀帝即位,拜太府少卿,加位开府,迁卫尉少卿。有《乐论》一卷,《乐谱集》二十卷,《五行记》五卷,《相经要录》二卷,《五姓宅经》二十卷,《葬经》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魏代郡人,字国满。初为高欢骠骑府法曹参军,使西魏,气节不屈。赐爵新城伯,累迁大丞相府属,深得亲待。宇文泰在关中,奉高欢使入关游说。不屈而返。累迁兖州刺史。治州以感化为方,岁暮,对重罪者数十人,各给假五日,即期尽归。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3—578 【介绍】: 即宇文邕。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祢罗突。宇文泰第四子。即位时,堂兄宇文护专擅朝政。天和七年杀宇文护,始亲政。多次下诏释放奴婢。禁佛道二教,迫僧道还俗,寺院资产入官。建德六年灭北齐,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隋得在此基础上统一。在位十八年。庙号高祖。全后周文·卷二
帝讳邕,字祢罗突,文帝第四子,恭帝元年封辅城郡公,孝闵受禅,拜大将军,镇同州,明帝即位,迁柱国、蒲州刺史,入为大司空、治御正,进封鲁国公,领宗师,武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四;保定、天和、建德、宣政,在位十八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全后周文·卷十九
提婆本姓骆,汉阳人。高齐时,以母陆令萱为后主乾阿你,奏引入侍。武平初稍迁仪同三司,加开府,授武卫大将军,寻除侍中,累迁尚书左右仆射、领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城阳郡王,改姓穆,与高阿那肱、韩长鸾号三贵,齐亡入周,为柱国、宜州刺史,谋反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4或545—578 【介绍】: 北周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毗贺突。宇文泰第五子。少习《诗》《传》。北周初建,拜骠骑大将军。北周明帝武成初,除益州总管、益州刺史,封齐国公。善抚御,勤政务。武帝天和三年,为大司马,治小冢宰。宇文护被杀后,宪为大冢宰。积功封齐王。宣帝即位,忌其名望而杀之。谥炀。全后周文·卷四
宪字毗贺突,文帝第五子,初封涪城县公,恭帝即位。进封安城郡公,孝闵受禅,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即位,授大将军、总管、益州刺史,进封齐国公,位柱国,征拜雍州牧,天和中为大司马,治小冢宰,建德二年进封齐王,宣帝即位,见杀,谥曰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代人。厍狄峙子。武帝建德五年东伐,年底并州之役,兵败,侍臣被歼甚多,唯嵚侍帝突围出城。以功授上仪同大将军,赐爵乐城县侯。入隋,位至户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614 【介绍】: 隋太原人,字长荣。初仕北周,与杨坚亲狎。及坚受禅,进爵蒲城郡公,累迁通州刺史。奉诏讨平西南少数各族扰乱。炀帝即位,入为武侯骠骑将军。辽东之役,进位左光禄大夫。大业十年从帝至柳城病卒。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代人,字保兴。初为宇文泰帐内,屡从征战,以功累迁开府仪同三司、盐州刺史。以密告赵贵谋反,封忠城郡公。从齐公宪攻北齐。宣帝时官至上柱国,大象中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东汾阴人,字道赜。早孤,孝养其母。幼好学,至长安求学,何妥授以经业。初仕北周。入隋,拜尚书虞部侍郎,转考功侍郎。帝闻其孝,赐几杖舆服四时珍味与其母。后母死,归葬夏阳,时隆冬极寒,浚蓑绖徒跣,自京及乡五百余里,足冻堕指,疮血流离。丧制未终,帝令起视事,竟不胜哀而卒。性清俭,死之日家无遗资。全隋文·卷十九
浚字道赜,道衡从子。周天和中,袭父琰爵虞城侯,历纳言上士、新丰令。开皇初,擢拜尚书虞部侍郎,转考功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