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城垛
(1).城墙向外突出的部分。
(2).城堞的俗称。亦称“ 城垛口 ”。京剧《刀劈三关》:“忽听报贤公主兵临城下,手扶着城垛口会一会这女姣娃。”参见“ 城堞 ”。
《國語辭典》:城堞  拼音:chéng dié
城上的矮墙。汉。贾谊《新书。卷六。春秋》:「及翟伐卫,寇挟城堞矣。」唐。元稹 欲曙诗:「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也称为「城垛口」。
《漢語大詞典》:箭眼
城墙上所筑小窗孔,备瞭望和射箭之用,如人眼目,故名。
《漢語大詞典》:高庸
高的城墙。庸,同“ 墉 ”。 汉 扬雄 《太玄·廓》:“极廓于高庸,三岁无童。”
分類:城墙
《漢語大詞典》:皮帘(皮簾)
古代用水牛皮制成的防御武器,作战时用以遮蔽城墙上的崩缺处。 明 王圻 三才图会·兵器·皮帘:“皮帘,以水牛皮为之,阔一丈,长八尺,横缀皮耳七箇,凡城上有闕,遮蔽则张掛之。”
《國語辭典》:箭垛  拼音:jiàn duǒ
1.城上的短墙。也称为「女墙」。
2.射箭的标的物。《三国演义》第五六回:「操欲观武官比试弓箭,乃使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以百步为界。」也称为「箭靶子」、「箭垛子」。
《漢語大詞典》:靴城
古代城墙的一种附属建筑。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城成,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高三丈,门楼、靴城、马面,敌楼悉备。”
《国语辞典》:墙铃(墙铃)  拼音:qiáng líng
古时在城墙上守夜巡逻者所摇的铃。宋。孔平仲〈霁夜〉诗:「寂历帘拢深夜明,摇回清梦戌墙铃。」
《漢語大詞典》:隅雉
城墙的边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门外有故臺,号 武阳臺 ,帀臺亦有隅雉遗迹。”
分類:城墙边角
《漢語大詞典》:郭术(郭術)
指城墙和道路。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暴雨止,大寒起,万物实熟。利以填塞空郄,缮边城,涂郭术。”
分類:城墙道路
《漢語大詞典》:垛口
两个垛子间的缺口。泛指城墙上的女墙。《花月痕》第四回:“回望城上垛口人俱站满,敌楼上悬出一盏大红灯,上写著斗大的一个‘顺’字。” 贺敬之 《西去列车的窗口》诗:“看飞奔的列车,已驶过古长城的垛口。” 梁斌 《红旗谱》四六:“他躺在床上,望着楼顶,望着这远方静谧的城堡上的垛口。”
《漢語大詞典》:沟墉(溝墉)
城壕与城墙。 唐 白居易 《议守险》:“山川之阻,沟墉之固,可用而不可恃也。”
分類:城壕城墙
《漢語大詞典》:傅堞
(1).凭借城堞。《淮南子·兵略训》:“晚世之兵,君虽无道,莫不设渠壍傅堞而守。”
(2).迫近城墙。新唐书·李光弼传:“ 思明 兵二万傅堞, 光弼 兵不得出,乃以劲弩五百射之,贼退。”
《漢語大詞典》:墙垛(牆垛)
亦作“墻垛”。
(1).围墙的上端。为防雨水侵蚀,常宽于墙壁的厚度。 老舍 《赵子曰》第七:“他倚在北房的墙垛探着头看,北屋中一点光亮没有。”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屋的两端,高高的隔火墙粉得雪白的,角翘翘地耸立在空间,衬着后面山里的青松和翠竹,雪白的墙垛显得非常地耀眼。”
(2).指城墙的垛口。 郭沫若 《南冠草》尾声:“ 夏淑吉 与 钱秦篆 由城头右侧匆匆出场。二人行至正中处,倚立墙垛,向左侧遥望,时时掩泣。”
《漢語大詞典》:陴堞
女墙。借指城墙。周书·于谨传:“移郭内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 蜀 之土恶, 成都 城岁坏, 駢 易以塼甓,陴堞完新。”
分類:女墙城墙
《漢語大詞典》:墉基
城墙的根基。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
分類:城墙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