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晓坛(晓坛)
桐江诗话见寒玉下
《漢語大詞典》:净坛(浄壇)
道教徒祈祷之台。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今日上元佳节,本观铺设浄坛,启建黄籙大斋。”
《漢語大詞典》:净坛
道教徒祈祷之台。
《漢語大詞典》:步虚坛(步虚壇)
道士唱经礼赞的高坛。 后蜀 鹿虔扆 《女冠子》词:“步虚坛上,絳节霓旌相向。”参见“ 步虚 ”。
《漢語大詞典》:步虚
(1).道士唱经礼赞。 唐 李白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诗:“喘息飡妙气,步虚吟真声。” 王琦 注引异苑:“ 陈思王 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 唐 施肩吾 《闻山中步虚声》诗:“何人步虚南峯顶,鹤唳九天霜月冷。”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都城暴水,遣 灵素 厌胜,方率其徒步虚城上,役夫争举梃将击之,走而免。”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兆梦》:“小道小道,其实玄妙,善能步虚,又会佐醮。”
(2).见“ 步虚词 ”。
(3).指道家传说中神仙的凌空步行。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明 刘基 《升天行》:“中夜集五灵,步虚欵天关。” 清 蒋士铨 《第二碑·留香》:“浩气长生,灵旗暗闪,且喜时逢清晏,岁际丰盈,不免步虚巡按一回。”
《漢語大詞典》:壝坛(壝壇)
(1).土筑的象征坛的高台。仪礼·聘礼:“为壝坛画阶。” 郑玄 注:“壝土象坛也。” 贾公彦 疏:“其坛,壝土为之,无成,又无尺数,象之而已。”
(2).指祭坛。 唐 李华 《咏史》诗之二:“至今壝坛下,如有簫韶声。”
(3).壝和坛,指整个祭祀场所。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时壝坛内外,凡数万众,皆肃然无譁。”
《漢語大詞典》:坛靖(壇靖)
道家诵经修道之处。靖,通“ 静 ”,指静室。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勿令小儿辈逼坛靖,靖中有真经。”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真君入 海昏 ,经行之处,皆留坛靖,凡有六处。”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勿令小儿辈逼坛靖。’注:门是前中隔閤,静屋及坛在閤外。按靖即静,坛与靖,皆道家奉经修事之处。”
《骈字类编》:龙坛(龙坛)
唐会要开元二年诏令嗣龙池十六年诏置坛及祠堂
《国语辞典》:歌坛(歌坛)  拼音:gē tán
歌唱界。如:「她是当今歌坛最有名的歌手。」也作「歌场」。
分类:歌唱
《韵府拾遗 寒韵》:家坛(家坛)
吴筠竹赋彗家坛以尘灭环石床以阴滋
《漢語大詞典》:王坛(王壇)
果名。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 晋 庾阐 《杨都赋》:“龙木荔支,王坛丹橘。”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 晋 庾阐 《临海异物志》:“王坛子,如枣大,其味甘。 晋安 侯官 越王 祭坛边有此果,无知其名,因见生处,遂名王坛。其形小於龙眼,有似木瓜。”
分類:果名
《漢語大詞典》:坛坎(壇坎)
供祭祀用的土台和坑穴。古代祭山林丘陵于坛,祭川谷于坎。亦泛指祭祀之处。 汉 蔡邕 《述行赋》:“忿 子带 之淫逸兮,唁 襄王 於坛坎。” 宋 王安石 《议郊祀坛制》:“先王所以交于神明,坛坎、牲币、器服、时日、形色、度数莫不依其象类。”
《國語辭典》:坛兆(壇兆)  拼音:tán zhào
举行祭礼的地方。《续汉书志。第八。祭祀志中》:「上至泰山,修光武山南坛兆。」
分類:坛场界域
《骈字类编》:两坛(两坛)
唐 伊用昌 留题阁皂观 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
《國語辭典》:七星坛(七星壇)  拼音:qī xīng tán
道教祭拜北斗七星的祭坛。唐。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三国演义》第四九回:「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
《国语辞典》:名坛(名坛)  拼音:míng tán
某种团体的总称。《儒林外史》第一七回:「不瞒先生说,我们杭城名坛中,倒也没有他们这一派。」
分类: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