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真坛(真壇)
指道教进行活动的坛场。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状》之一:“天作大任之德,候西风之协应,占南极之嘉祥,特启真坛,仰祈睿算。”
分類:道教坛场
《漢語大詞典》:坎坛(坎壇)
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坎以祭寒、月等神,坛以祭暑、日等神。礼记·祭义:“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孔丛子·论书:“祖迎於坎坛,所以祭寒暑也。”隋书·礼仪志一:“又云:‘祭日於坛,祭月於坎。’并是别祭,不关在郊。”
分類:为坛
《漢語大詞典》:坛位(壇位)
(1).犹坛席。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礼遇。《孔子家语·相鲁》:“ 定公 从之,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以遇礼相见。”
(2).法坛。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陈媳妇》:“乃就其家设坛位,步罡作法,举火四十九炬焚之,怪遂絶。”
《國語辭典》:艺坛(藝壇)  拼音:yì tán
艺术界的统称。如:「他早就从事艺术工作,对艺坛种种可说瞭若指掌。」
分類:文艺艺界
《骈字类编》:烛坛(烛坛)
李质 艮岳赋 继神光之烛坛,响环佩之琮琤。
《骈字类编》:华坛(华坛)
汉书地理志华阴故阴晋高帝八年更名华阴太华山在南有祠豫州山集灵宫武帝建莽曰华坛也
《漢語大詞典》:韩坛(韓壇)
见“ 韩信坛 ”。
《漢語大詞典》:韩信坛(韓信壇)
汉 刘邦 为 韩信 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 何 ( 萧何 )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 信 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 韩信 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宋 叶适 《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诗:“ 汉中 王霸地,从古锋鏑争;崩摧 韩信 坛,闕落 张鲁 营。”亦省称“ 韩坛 ”。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世开 鲁 馆,家袭 韩 坛。”
《漢語大詞典》:雷坛(雷壇)
旧时道家祭祀雷神的祭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内臣护行:“ 嘉靖 十九年,秉一真人、少保、礼部尚书 陶典真 奏:‘为恳乞天恩,奉安雷坛,以光圣典事,先是差官於臣原籍 湖广 黄州府 黄冈县 团风镇 ,增修雷坛,今已落成。’”
《骈字类编》:西坛(西坛)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三十七 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
《漢語大詞典》:燎坛(燎壇)
燎祭天神的高台。通典·礼二:“太尉设燎坛於丙地。礼毕,器席有司烧埋之。”新唐书·礼乐志二:“广一丈,高一丈二尺,户方六尺者,大祀之燎坛也;广八尺,高一丈,户方三尺者,中祀之燎坛也;广五尺,户方二尺者,小祀之燎坛也。”
《骈字类编》:上坛(上坛)
史记伍子胥传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又正义曰吴地记曰越军于苏州东南三十里三江口又向下三里临江北岸立坛杀白马祭子胥杯动酒尽后因立庙于此江上今其侧有浦名上坛浦
《漢語大詞典》:祀坛(祀壇)
古时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东观汉记·章帝纪:“白鹤三十,从西南来,经祀坛上。”
《漢語大詞典》:坛庙(壇廟)
坛指天坛、地坛等;庙指祖庙及诸神庙。周礼·春官有典祀,负责四郊坛庙的祭祀。其后历代都有掌坛庙祭祀的官员。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
《骈字类编》:坛南(坛南)
宋史礼志燎坛方一丈高一尺二寸开上南出户方六尺三出陛在坛南二十步丙地
《漢語大詞典》:丘坛(丘壇)
即丘兆。宋书·礼志一:“遂於东南巳地创立丘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