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坚垒(堅壘)
(1).坚固的营垒。《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渡 渭 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
(2).固守营垒。《三国志·魏志·于禁传》:“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时大军在 项 ,以贼兵精,詔 基 歛军坚垒。”
(2).固守营垒。《三国志·魏志·于禁传》:“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时大军在 项 ,以贼兵精,詔 基 歛军坚垒。”
《漢語大詞典》:金墉
(1).西方的城。《文选·张衡〈西京赋〉》:“似 閬风 之遐坂,横西洫而絶金墉。” 薛综 注:“墉,谓城也。絶,度也。言阁道似此山之长远,横越西池,而度金城也。西方称之曰金。”
(2).犹金城。坚固的城墙。 晋 潘岳 《西征赋》:“金墉鬱其万雉,峻嵃峭以绳直。”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旁望斗城,金墉万仞。”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龙盘万岭合,虎踞千山重。我昔往观之,汤池带金墉。”
(3).古城名。 三国 魏明帝 时筑,为当时 洛阳城 (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西北角一个小城。 唐 贞观 后废。《太平御览》卷一七六引 晋 陆机 《洛阳地记》:“ 洛阳城 内西北角有 金墉城 ,东北角有楼高百尺, 魏文帝 造也。”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瑶光寺 北有 承明门 ,有 金墉城 ,即 魏氏 所筑。”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洛阳县》:“ 嘉平 六年, 司马师 废其主 芳 ,迁於 金墉 。 延熙 二年, 魏王 禪位於 晋 ,出舍 金墉城 。 晋 杨后 及 愍怀太子 至 贾后 之废,皆徙 金墉 。 永康 二年, 赵王伦 簒位迁 惠帝 ,自 华林 西门出,居 金墉城 。”因亦比喻帝后被贬之所。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 金墉 之耻未雪, 澶洲 之盟将寒。”
(2).犹金城。坚固的城墙。 晋 潘岳 《西征赋》:“金墉鬱其万雉,峻嵃峭以绳直。”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旁望斗城,金墉万仞。”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龙盘万岭合,虎踞千山重。我昔往观之,汤池带金墉。”
(3).古城名。 三国 魏明帝 时筑,为当时 洛阳城 (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西北角一个小城。 唐 贞观 后废。《太平御览》卷一七六引 晋 陆机 《洛阳地记》:“ 洛阳城 内西北角有 金墉城 ,东北角有楼高百尺, 魏文帝 造也。”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瑶光寺 北有 承明门 ,有 金墉城 ,即 魏氏 所筑。”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洛阳县》:“ 嘉平 六年, 司马师 废其主 芳 ,迁於 金墉 。 延熙 二年, 魏王 禪位於 晋 ,出舍 金墉城 。 晋 杨后 及 愍怀太子 至 贾后 之废,皆徙 金墉 。 永康 二年, 赵王伦 簒位迁 惠帝 ,自 华林 西门出,居 金墉城 。”因亦比喻帝后被贬之所。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 金墉 之耻未雪, 澶洲 之盟将寒。”
《漢語大詞典》:完固
(1).完好坚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天将寒,必增屋瓦,补墙壁,使极完固。”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山形完固,不犯水蚁,不近田畴,土膏明润,梧楸森鬱。死者之宅永安,子孙自阴受其庇矣。”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殿门达明楼,周遭尚完固。”
(2).坚定。 宋 司马光 《荐范祖禹状》:“自 祖禹 年未二十为举人时,臣已识之,今年四十餘,行义完固,常如一日。”
(3).饱满;充沛。 明 李东阳 《寿冢宰尹公序》:“虽深藏静蓄,不必再试於天下,而志气之完固,神采之充溢,占诸寿祉,殆亦有徵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看看调养得精神完固,也不知服了多少药料。”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铭辞之体,义取该括,为地无多,不运以巧思,则气不完固,声亦不蹇越。”
(2).坚定。 宋 司马光 《荐范祖禹状》:“自 祖禹 年未二十为举人时,臣已识之,今年四十餘,行义完固,常如一日。”
(3).饱满;充沛。 明 李东阳 《寿冢宰尹公序》:“虽深藏静蓄,不必再试於天下,而志气之完固,神采之充溢,占诸寿祉,殆亦有徵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看看调养得精神完固,也不知服了多少药料。”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铭辞之体,义取该括,为地无多,不运以巧思,则气不完固,声亦不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