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49,分184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突地
突地
熟地
五地
劈地
审地
擅地
宜地
养地
地门
蛰地
冢地
纪纲地
贵地
黄地
《漢語大詞典》:突地
忽然。《英烈传》第四九回:“説甚么火水既济,本性原无尔我。突地的竟成仇敌,那里是四海一家!” 叶圣陶 《夜》:“唉!像人样儿的却成了十七,十八!真是突地天坍下来,骇得我魂都散了。”
分類:忽然
《國語辭典》:突地  拼音:tú dì
忽然间、突然间。如:「突地一声响雷,把熟睡中的婴儿吓哭了。」
分類:触地
《國語辭典》:熟地  拼音:shú dì
1.耕种多年的土地或已开发的土地。
2.经多次蒸熟的地黄根。中医以肥大色黑,味甘如饴者为最佳的药材。
《漢語大詞典》:五地
(1).五种土地。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所生。”详“ 五土 ”。
(2).五种地形。《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地葆》:“五地之胜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
《漢語大詞典》:五土
(1).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等五种土地。《孔子家语·相鲁》:“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 王肃 注:“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兴五土之利,固必躬而必亲;同 三代 之风,復不矜而不伐。”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视五土之宜,以分其刚柔侈敛。”
(2).指青、赤、白、黑、黄五色土。古代帝王铺填社坛分封诸侯仪式所用之土。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詰朝而五土开国,信宿而駟马朝天。” 赵殿成 注:“ 蔡邕 独断: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苴以白茅,授之各以其所封之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
《漢語大詞典》:劈地
迅疾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乌龟分毫不知一个情由,劈地价来,没做理会,口里乱嚷。”
《韵府拾遗 寘韵》:审地(审地)
许善心神雀颂序观象则天乾元合其德观法审地域大表其尊
《漢語大詞典》:擅地
任意占领地盘。 明 唐顺之 《都督沈紫江生墓碑记》:“擅地拥兵,杀生恣睢,环两 江 而州府者以百数。”
《骈字类编》:宜地
周礼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稑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为法而县于邑闾
《國語辭典》:养地(養地)  拼音:yǎng dì
1.封地。《战国策。西周》:「不如誉秦王之孝也,因以应为太后养地。」也称为「食邑」。
2.以施肥、轮翻种植等方法来提高土地的肥沃度。
《漢語大詞典》:地门(地門)
古人谓大地的门户。亦泛称大地。《河图括地象》:“ 熊耳山 地门也,其精上为毕附耳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絶景,望天际之孤云。”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三 湘 九派,沴气云昏;力折天柱,才倾地门。”
分類:大地门户
《漢語大詞典》:蛰地(蟄地)
谓潜藏在地下。 明 吴承恩 《瑞龙歌》:“神奇自古惊流传,蛰地飞天总成瑞。”
分類:潜藏地下
《漢語大詞典》:冢地
墓地。汉书·金日磾传:“﹝ 日磾 ﹞薨,赐葬具冢地。”后汉书·独行传·温序:“ 光武 闻而怜之,命 忠 送丧到 洛阳 ,赐城傍为冢地。”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四:“他还说,他把冢地都看好了。”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纪纲地(紀綱地)
伸张法纪之地。多特指谏官职务。新唐书·卢景亮传:“ 宪宗 时,以直諫知名者,又有 王源中 …… 源中 上言:‘臺宪者,纪纲地,府县责成之所。’”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上患之,择耆艾质厚不与 赵 张 同好恶者居纪纲地,共持国论。”
《國語辭典》:贵地(貴地)  拼音:guì dì
尊称他人的所在地。如:「请问贵地有那些风景名胜?」
《骈字类编》:黄地
唐书仪卫志黄麾仗第一行左右卫黄氅黄地云花袄冒 汉旧仪皇帝带绶黄地六采 丁孚汉仪乘舆绶黄地冒白羽青䌽绿五采花文献通考仁宗时下诏令京师士庶得衣黑褐地白 蓝黄紫地撮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