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行台(行臺)  拼音:xíng tái
1.大吏出巡时所驻的地方。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只因省亲心急,不得到行台亲谢。」《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其时城内早经预备,把个总督行台,做了钦差行辕。」也作「行辕」。
2.临时搭建的戏台。《红楼梦》第八五回:「就在贾母正厅前,搭起行台。」
3.职官名。指置于外州的尚书省。本专主军事,后始兼理民事,唐废。元有行御史台,监临诸省。也称为「行治」。
《國語辭典》:亭障  拼音:tíng zhàng
边塞险要处,筑墙置亭,使人看守,用以守禦,称为「亭障」。《史记。卷八八。蒙恬传。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土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唐。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
《漢語大詞典》:埽地
(1).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礼记·礼器:“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 孔颖达 疏:“初则燔柴於大坛,燔柴讫,於坛下扫地而设祭。此 周 法也。”汉书·郊祀志下:“臣闻郊饗帝之义,埽地而祭。”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埽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世。’”后汉书·张酺传:“ 显节陵 埽地露祭,欲率天下以俭。”
(2).谓扫除净尽。亦喻完全丧失。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 秦 灭六国,而上古遗烈埽地尽矣。”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凡掠良家子姓,悉为贱隶,六畜资财,埽地而尽。”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俗书之误:“至如‘暴’已从‘日’,又加‘日’而为‘曝’;‘然’已从‘火’,又加‘火’而为‘燃’……架屋叠牀,触目皆是,而字学埽地矣。”
《漢語大詞典》:徐图
从容地设法谋取。例如:徐图歼击。
《漢語大詞典》:盐监(鹽監)
指产盐的行政地区。 宋 代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等地设特别行政区划,称为“监”。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孟知祥 累表请割 云安 等十三盐监隶 西川 ,以盐直赡 寧江 屯兵。”
《漢語大詞典》:昭设(昭設)
明显地设置。《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旗。”
《漢語大詞典》:市舶使
官名。 唐 代在 广州 等地设市舶使,掌海外贸易、关税等。新唐书·柳泽传:“ 开元 中,转殿中侍御史,监 岭南道 。时市舶使、右威卫中郎将 周庆立 造奇器以进。”参见“ 市舶司 ”。
《國語辭典》:市舶司  拼音:shì bó sī
职官名。唐置,于广州、泉州、杭州等处与域外各国通商,掌蕃货、海舶、徵榷、贸易之事,犹今之海关。宋元明因袭之,清废。
《漢語大詞典》:织造衙门
官署名。明清时管理织造的机构。明代于京师及各地设织染局,又在南京、苏州、杭州置提督织造太监各一人,掌丝织品织造,供皇室消费。清代沿置。
《漢語大詞典》:摊点(攤點)
有计划地设置在各处的简易销售点。《人民日报》1983.5.16:“这里每天上市活鱼一万多斤,平均每月四十万斤;有十一个摊点搞活鱼批发,二十五个摊点搞活鱼零售。”
《国语辞典》:高球场(高球场)  拼音:gāo qiú cháng
打高尔夫球的球场。标准场地设有十八个球洞,包括短距离球洞、中距离球洞及长距离球洞。球场的面积约五十至七十公亩,场地内有花草树木,并设置有果岭、沙坑、池塘等,风景优美。
《国语辞典》:通信网(通信网)  拼音:tōng xìn wǎng
一种广泛的通信组织。在各地设通信处,置通信员,以便报导各地的消息。也称为「通讯网」。
《漢語大詞典》:办事大臣
官名。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设有办事大臣,掌理当地军政及宗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