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职方氏(職方氏)
周 代官名。掌天下地图与四方职贡。周礼·夏官·职方氏:“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 夷 、八 蛮 、七 闽 、九 貉 、五 戎 、六 狄 之人民与其财用、九穀、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汉书·地理志上:“故《周官》有职方氏,掌天下之地,辩九州之国。”
《漢語大詞典》:准望(準望)
(1).谓辨正方位。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招 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2).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自 晋 頠 作準望,为地图之宗,惜其不传於世。至 宋 朱思本 纵横界画,以五十里为一方,即準望之遗意也。”
(3).犹对等,平等。魏书·成淹传:“二国交和既久,南北皆须準望。”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二国之礼,应相準望。” 胡三省 注:“準,揆平之物;又其义,拟也,倣也。对看为望。月有弦望。后汉·律历志:‘分天之中,相与为衡,谓之望。’谓月望,日月正相对,其平如衡。準望之言,义取诸此。”
《漢語大詞典》:沙线(沙線)
亦作“ 沙线 ”。 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因亦指航线上的暗滩。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致徐部郎唐观察朱观察书》:“所用柁水人等更属駑下,并沙线暗礁,亦不諦认,一味省钱,经营日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有一位管带,也不知道他是甚么出身,莫説风涛沙綫一些不懂,只怕连东西南北他还没有分得清楚呢。”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今之深諳海战,能任水弁者,几何人矣!久歷风涛,熟悉沙线,堪胜船主大副二副者,几何人矣!”
见“ 沙綫 ”。
《漢語大詞典》:标图
在军事地图、海图、天气图等上面作出标志。
《漢語大詞典》:边图(邊圖)
边境地图。 明 张居正 《答总督魏确庵》:“承示边图,既详且覈,劻勷之略,於此亦微见其绪矣。”
《漢語大詞典》:图式(圖式)
测绘地图所依据的各种符号注记的格式。内容包括地图上所用符号的式样、尺寸和颜色,注记字体和排列,以及地图整饰形式和说明等。
《漢語大詞典》:原图
直接由实测而成的并据以派生其他地图的大比例尺原图
经设计、绘制、校对已最后确定的工程图样,通常为描绘底图的原稿
《國語辭典》:图例(圖例)  拼音:tú lì
地理或统计等图上所附有各种符号、标记的说明。一般位于图的角落。
《國語辭典》:挂图(掛圖)  拼音:guà tú
1.可挂在墙上的大图表。
2.特指教师为了加强学习效果,配合教材内容而在教室中悬挂的图表,以供教学时指点讲解之用。
分類:地图图表
《漢語大詞典》:图簿(圖簿)
图籍。指地图、户籍等簿册。汉书·王莽传中:“﹝ 王莽 曰﹞‘定诸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 孔秉 等与州部众郡晓知地理图籍者,共校治于 寿成 朱鸟堂 ……’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
《漢語大詞典》:帛图(帛圖)
绘在缣帛上的图像或地图。《汉书·王莽传上》:“臣与太保 安阳侯 舜 等视,天风起,尘冥,风止,得铜符帛图於石前。” 长沙 马王堆 汉 墓出土文物中有 长沙 封国南部八县地图等帛图三幅。
《漢語大詞典》:寰瀛图(寰瀛圖)
全国地图。太平广记卷七四引《慕异记·陈季卿》:“﹝ 陈季卿 ﹞访僧於 青龙寺 ,遇僧他适,因息於暖阁中……东壁有寰瀛图, 季卿 乃寻 江南路 ,因长叹曰:‘得自 渭 泛於 河 ,游於 洛 ,泳於 淮 ,济于 江 ,达于家,亦不悔无成而归。’”
分類:全国地图
《漢語大詞典》:都图(都圖)
宋史·袁燮传:“ 浙西 大饥,常平使 罗点 属任振恤。 燮 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此为有“都图”之治。后因以指标明乡村区划、四至的地图。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可是我检查过志书,又按照契上所载的‘都图’仔细考核,一点也不差,正就是那块地皮。”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图
《漢語大詞典》:九域图(九域圖)
九州地图。 宋 陆游 《书叹》诗:“书生有泪无挥处,寻见 祥符 九域图。”原注:“ 祥符 中,曾詔 王曾 等修九域图。”
分類:九州地图
《漢語大詞典》:地理图(地理圖)
指 宋 黄裳 绘制的石刻古地图。据 王致远 跋,该图约绘于 淳熙 十六年(公元1189年)后, 淳祐 七年(公元1247年)刻石。江河、海岸的轮廓比以前地图较为正确。山脉、森林系用象形法画成。地名加方框以求醒目。现藏于 苏州 。亦泛指地图。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地理图四张……其第四图乃 鄂罗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