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12
词典
2
分类词汇
810
共812,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3
54
5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洋泾浜
崤陂
洋泾浜英语
桃园中坜台地
关子岭
复兴岗
得胜口
鹅銮鼻
爱奥尼亚
轮台县
封桥
皋鼬
给孤独园
二亳
鄂尔多斯
《漢語大詞典》:
洋泾浜(洋涇浜)
旧时 上海 租界地名。该地 华 人洋人杂处,语言混杂,一些人以不纯正的英语跟 英 美 人交谈(语法依据汉语,词语来自英语),这种英语被讥称为“洋涇浜”英语。亦泛指不规范使用的外语。 瞿秋白
《饿乡纪程》
七:“上上下下都能讲几句‘洋泾浜’的 俄国 话-- 哈尔滨 人叫做毛子话。” 叶君健
《曙光》
十四:“此人作为过去 上海 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个巡捕头,虽然能讲几句洋泾浜英语,但不认识英文字。”
分類:
上海
租界
界地
地名
洋人
杂处
《漢語大詞典》:
崤陂
古地名。即 崤底 。详“ 崤底 ”。
分類:
古地名
地名
《漢語大詞典》:
崤底
古地名。也称 渑池 。在 崤山 山谷之底。古代曾设 崤底关 。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 冯异 与 赤眉 战於 崤底 ,大破之。” 李贤 注:“ 崤 ,山名;底,阪也。一名 嶔岑山 。在今 洛州 永寧县 西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河南府》
:“ 崤底 ,在县( 永寧县 )西北七十里,即 崤 谷之底也。亦曰 崤陂 ,一名 澠池 。 冯异 大破 赤眉 於此。”
分類:
古地名
地名
渑池
崤山
山谷
《国语辞典》:
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
拼音:
yáng jīng bāng yīng yǔ
洋泾浜,旧上海租界地名。「浜」特定读成ㄅㄤ。洋泾浜英语原指旧时在该地区的洋行职员、小贩、人力车夫等混杂上海话的蹩脚英语。后泛指不纯正的英语。如:「你以为会说几句『开毕登』、『那摩温』的洋泾浜英语,就了不起了?」也作「洋泾滨英语」。
分类:
上海
租界
界地
地名
《国语辞典》:
桃园中坜台地(桃园中坜台地)
拼音:
táo yuán zhōng lì tái dì
地名。区域包括淡水河下游以西,凤山溪以北地域,为台湾本岛西北部台地总称。北以坪顶台地为主体,南以中坜、龙潭台地为中心。有淡水河、南坎溪、凤山溪流经,其中四周已呈现局部丘陵地貌。台地地面已发育至晚幼年期,而产生河岸阶地。
分类:
地名
区域
淡水河
下游
山溪
北地
地域
《国语辞典》:
关子岭(关子岭)
拼音:
guān zǐ lǐng
地名。位于台南市白河区,为枕头山的高岭,原名高仔岭,是白水溪的发源处。日治时代因有温泉,乃开山辟道,大事经营,是观光胜地之一。与北投、阳明山、四重溪并称为台湾四大温泉。
分类:
地名
台南市
白河
枕头
《国语辞典》:
复兴岗(复兴岗)
拼音:
fù xīng gāng
地名:(1)位于四川重庆市浮图关。(2)在台北市北投区,为政治作战学校的所在地。
分类:
地名
浮图
台北
北市
《国语辞典》:
得胜口(得胜口)
拼音:
dé shèng kǒu
地名:(1)在河北省安次县南,位于永定河南岸。(2)在山西省大同县北,为外长城的重要关口。
分类:
地名
河北
县南
永定河
南岸
《国语辞典》:
鹅銮鼻(鹅銮鼻)
拼音:
é luán bí
地名。位于台湾最南端,属屏东县,濒巴士海峡。地势东高西低,沿岸满布珊瑚礁。南部高约九十四公尺的孤立山峰上,有巨型灯塔,初建于清德宗光绪八年(西元1882),后因战争被毁,重建后成为高十八公尺的白色圆柱形灯塔,灯光每十秒钟闪烁一次,强度可达二十海里,有「东亚之光」的美称。其西侧礁石林立,已辟建为公园,具有峡谷、洞穴、奇岩等自然景观,为著名的观光胜地。
分类:
地名
南端
屏东
有
《国语辞典》:
爱奥尼亚(爱奥尼亚)
拼音:
ài ào ní yà
Ionia
地名。古代称安纳托利亚西部沿海的中段地区为「爱奥尼亚」。北邻伊奥里斯,南接卡里亚,包括沿海岛屿在内。为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今属土耳其领土。
分类:
地名
西部
沿海
中段
地区
《国语辞典》:
轮台县(轮台县)
拼音:
lún tái xiàn
县名。位于新疆库车县东。本是汉朝西域地名。多沙卤,有鱼盐,水草茂盛,畜牧以羊为主。产小麦、玉米、葡萄、棉花及油料作物等。
分类:
县名
本是
汉朝
西域
地名
《漢語大詞典》:
封桥(封橋)
即 枫桥 。地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阊门 外 寒山寺 附近。因 唐
张继
《枫桥夜泊》
诗而著名。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闵荣墓志》
:“据 乾隆
《府志》
引 周遵道
《豹隐纪谈》
云: 枫桥 旧作 封桥 。因 张继 诗相承作‘枫’……大约 枫桥 称在最先…… 封桥 则乡里相沿传写……逮 宋 中叶以后,乃雅俗皆书‘枫’字,不復知有 封桥 之名矣。”
分類:
枫桥
地名
江苏
苏州
阊门
《漢語大詞典》:
皋鼬
古地名。 春秋 时 郑 地。故地在今 河南省 临颍县 。
《
春秋·定公四年
》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 皋鼬 。”一本作“皋鼬。”
分類:
古地名
地名
故地
河南
《漢語大詞典》:
给孤独园(給孤獨園)
佛教圣地名。 给孤独长者 在 王舍城 听 释迦佛 说法,遂归依之,因请佛至 舍卫城 ,出巨金购 祇陀太子 之园林,为佛说法地,故称。也称 祇树给孤独园 。省称 祇园 、 给孤园 、 给园 。
分類:
给孤独园
佛教
圣地
地名
长者
王舍城
《漢語大詞典》:
二亳
古地名。 殷 之南 亳 和北 亳 。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汳水
》
:“今 梁国 自有二 亳 ,南 亳 在 穀熟 ,北 亳 在 蒙 ,非 偃师 也。”参见“ 三亳 ”。
分類:
古地名
地名
《漢語大詞典》:
三亳
古地名。 殷 之 北亳 、 南亳 、 西亳 的总称。
《
书·立政
》
:“ 三亳 阪尹。” 孔颖达 疏引 皇甫谧 曰:“三处之地,皆名为 亳 , 蒙 为 北亳 , 穀熟 为 南亳 , 偃师 为 西亳 。”一说指 景亳 、 东亳 、 西亳 。 清
魏源
《
书古微·汤誓序发微
》
:“盖徙都 偃师 之 景亳 ,而建 东亳 於 商邱 ,仍 西亳 於 商州 ,各设尹以治之。”后多从 皇甫谧 之说。
分類:
地名
《漢語大詞典》:
鄂尔多斯(鄂爾多斯)
蒙古 部落名。亦作地名。 汉 为 朔方郡 ,属 并州 。 明 为 蒙古 族 鄂尔多斯 部。即今 内蒙古自治区 伊克昭盟 。参阅
《嘉庆一统志·鄂尔多斯》
。
分類:
部落
落名
地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