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胶莱谷地(胶莱谷地)  拼音:jiāo lái gǔ dì
地名。位于山东省。分隔胶东、胶西两大丘陵地。为山东省沙岸与岩岸的分界。北有莱州湾,南临胶州湾。农业发达,产小麦、杂粮、花生、棉花、豆类及烟草。
《国语辞典》:青海湖盆地  拼音:qīng hǎi hú pén dì
地名。位居青康藏高原东北部,牧草丰美,藏、回、蒙胞畜牧盛行,羊和马是主要畜产,青马素负盛名,羊毛集中在西宁后外运,称为「西宁毛」。
《国语辞典》:撒哈拉沙漠  拼音:sā hā lā shā mò
Sahara Desert
地名。位于非洲北部的大沙漠,北起亚特拉斯山,南至苏丹,西起大西洋岸,东至尼罗河,面积九百零六万五千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沙漠,气候燥热。
《国语辞典》: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拼音:pó yáng hú píng yuán
地名。在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边境,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系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鄱等水冲积而成的湖滨平原。
《国语辞典》:科布多盆地  拼音:kē bù duō pén dì
地名。位于蒙古境内。盆地内河湖遍布,但全属内流区域。东南谷地有公路通库伦和漠南。盛产池盐,河湖沿岸畜牧较盛。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是盆地东西两部的畜牧和交通要地。
《国语辞典》:维科扬斯克(维科扬斯克)  拼音:wéi kē yáng sī kè
Verkhoyansk
地名。位于俄罗斯联邦的东北方,勒那河上游右岸。典型极端气候,冬季曾测得摄氏零下六十八点八度的低温,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夏季气温却又高达摄氏三十度。为林产集散地,亦产金、锡。
《国语辞典》:乌里雅苏台(乌里雅苏台)  拼音:wū lǐ yǎ sū tái
地名。位于杭爱山西南麓,舒鲁金河北岸。海拔约一千八百二十五公尺。东通库伦,西达科布多,自古为军政中心,是科布多盆地东部重镇。
《国语辞典》:乌梁海盆地(乌梁海盆地)  拼音:wū liáng hǎi pén dì
地名。位于蒙古西北部,是萨彦岭与唐努山之间的盆地。因居民为乌梁海人而得名。盆地内水草茂盛,宜于放牧。民国十三年,被前苏联强占。
《国语辞典》:巴拿马地峡(巴拿马地峡)  拼音:bā ná mǎ dì xiá
Isthmus of Panama
地名。从哥斯大黎加边界至哥伦比亚边界,呈东西走向的陆地。连接南、北美洲,分隔加勒比海和巴拿马湾。筑有巴拿马运河,战略地位重要。
《国语辞典》:安阳小屯村(安阳小屯村)  拼音:ān yáng xiǎo tún cūn
地名。位于河南省安阳县,为发现甲骨、墓葬的殷墟所在。
《国语辞典》:奥杜伐峡谷(奥杜伐峡谷)  拼音:ào dù fā xiá gǔ
Olduva gorge
地名。更新世遗址,位于东非坦尚尼亚,以出土丰富的人类化石及文化遗留而著名。
《国语辞典》:敦煌千佛洞  拼音:dūn huáng qiān fó dòng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如壁画、泥塑等,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参见「敦煌石室」条。
《国语辞典》:大盐湖沙漠(大盐湖沙漠)  拼音:dà yán hú shā mò
Great Salt Lake Desert
地名。位于美国犹他州西北部,大盐湖城以西。为一低平的乾燥地区,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
《国语辞典》:法属圭亚那(法属圭亚那)  拼音:fǎ shǔ guī yà nà
French Guiana
地名。在南美洲东北部,为南美唯一的法国领土。面积九万一千平方公里,人口有七万三千。主要是克里奥人、黑种人和法国人,居民多信仰天主教,讲法语。境内大部分是未开垦区域,气候多雨,炎热潮湿。盛产甘、番薯,也有金、铁、矾土等矿。旧音ㄈㄚˋ ㄕㄨˇ ㄍㄨㄟ ㄧㄚˋ ㄋㄚˋ fà shǔ guī yà nà。
《国语辞典》:江东六十四屯(江东六十四屯)  拼音:jiāng dōng liù shí sì tún
地名。位于黑龙江东岸,与瑷珲县相对。六十四屯原指六十四个村落,面积约为二万方公里,为中国早期移民的农垦区。亦为清代中俄瑷珲条约所划定之精奇里河以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