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势(三勢)
古代军事学上的术语。《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二权,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气势,谓斗志;地势,谓选择有利之地理条件;因势,谓善伺敌之间隙。
《漢語大詞典》:顺趋(順趨)
谓顺着地势而流赴某处。《梁书·诸夷传·干陁利国》:“百川洋溢,周回屈曲,顺趋大海。”
分類:着地地势
《漢語大詞典》:涝田(澇田)
(1).地势低下易于积水受淹的田。如:涝田不宜于种旱粮。
(2).浇灌田地。 宋 王安石 《和钱学士喜雪》:“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
《漢語大詞典》:天崄(天嶮)
谓地势天然险要。南史·刘季连传:“据天嶮之地,握此盛兵,进可以匡社稷,退不失作 刘备 。”南史·王玄谟传论:“方復观兵 崤 渭 ,陈师天嶮。”
《漢語大詞典》:衿要
谓地势冲要;亦指要害之地。魏书·裴庆孙传:“朝廷以此地被山带 河 ,衿要之所, 肃宗 末,遂立 邵郡 。”新唐书·李芃传:“ 芃 请以 秋浦 置州,扼衿要,使不得合从。” 清 钱谦益 《福建道监察御史李思启授文林郎制》:“命尔相视衿要,筹阨塞於屏幛之中;抚驭师徒,宣国威於种落之外。”
《國語辭典》:洿邪  拼音:wū xié
低湿的土地。《大戴礼记。劝学》:「譬之如洿邪,水潦󺿶焉,莞蒲生焉。」
《漢語大詞典》:陁靡
形容地势斜长而又绵延不断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平原广泽,登降陁靡。”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陁靡,邪靡也。” 吕向 注:“陁靡,邪长貌。” 明 归有光 《李惟善墓志铭》:“ 吴淞 东流 练水 出,岸昡大海沃赤日。土冈陁靡聚千室,树成吉贝杂黍稷。”
《国语辞典》:峻原  拼音:jùn yuán
地势峭拔的高原。《国语。晋语九》:「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
《國語辭典》:夷延  拼音:yí yán
地势平坦广阔。唐。柳宗元晋问〉:「其桉衍则平盈旋缘,纡徐夷延。」
《漢語大詞典》:绕溜(繞霤)
(1).古地名。在今 陕西省 。以地势险要著称。后常用以代指险固之地。《汉书·王莽传中》:“ 绕霤 之固,南当 荆楚 。” 颜师古 注:“谓之 绕霤 者,言四面塞阸,其道屈曲,谿谷之水,回绕而霤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绕霤 未足言其固, 郑 白 未足语其丰。” 吕延济 注:“ 绕霤 , 关 内固险,以绕京师如屋霤也。”
(2).指环绕下注之水。 宋 王安石 《寄蔡氏女子》诗之一:“千嶂承宇,百泉绕霤。”
《漢語大詞典》:衢地
古代用兵的九种地势之一。指各国相毗邻的要冲。孙子·九变:“凡用兵之法,将受命於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孙子·九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 张预 注:“衢者,四通之地。我所敌者,当其一面,而旁有邻国,三面相连属,当往结之,以为己援。”参见“ 九地 ”。
《國語辭典》:九地  拼音:jiǔ dì
1.根据地质、地形,可将土地分为沙泥、泽池、沚崖、下田、中田、上田、下山、中山、上山等九种。见汉。扬雄《太玄经。卷八。太玄数》。
2.大地、遍地。《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重玄匪奥,九地匪沉。」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底事昆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3.地之最深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聊斋志异。卷一○。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國語辭典》:陀靡(阤靡)  拼音:yǐ mǐ
山势连绵不断。《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陀靡,案衍坛曼。」
《漢語大詞典》:崄要(嶮要)
险要。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晋书·姚兴载记上:“将帅遭大丧,非在疆埸嶮要之所,皆听奔赴。”北史·韦阆传:“今日之举,亦欲引卿同行,但 三鵶 嶮要,非卿无以守也。”
《漢語大詞典》:爽耸(爽聳)
形容地势高而开阔。 唐 李绅 《四望亭记》:“ 濠城 之西北隅,爽耸四达。”
分類:地势开阔
《漢語大詞典》:塝田
方言。山边地势较高的田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怎样制订一年的增产计划,实行生产改革》:“冲田一年一季,塝田和旱地一年两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