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达官贵人(達官貴人)  拼音:dá guān guì rén
高级官员和社会地位显要的人。明。刘基〈照玄上人诗集序〉:「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也作「达官显宦」。
《國語辭典》:达赖喇嘛(達賴喇嘛)  拼音:dá lài lǎ ma
西藏宗教领袖。格鲁派最重要转世活佛的称号。达赖为蒙古语Dalai的音译,意为海洋。十六世纪由蒙古阿勒坦汗赠予西藏高僧索南嘉措的尊号。以比况其人之智慧深广如海洋。喇嘛,乃上师之意。达赖喇嘛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自第五世成为西藏政教领袖。一直到二○一一年将一切政治权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产生的噶伦赤巴洛桑森格为止。现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于西元一九八九年由于其以和平的方式,维护西藏历史文化遗产与藏人的自由的努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漢語大詞典》:迁乔出谷(遷喬出谷)
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明 冯梦龙 《永团圆·喜闻捷报》:“若是迁乔出谷伊心肯,我把撇李寻桃别有商。”亦作“ 迁鶯出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 符弥轩 调虎离山, 金秀英 迁鶯出谷。”参见“ 迁乔 ”。
《國語辭典》:迁乔(遷喬)  拼音:qiān qiáo
贺人升迁或搬家。参见「乔迁」条。南朝梁。刘孝绰咏百舌〉诗:「迁乔声迥出,赴谷响幽深。」
《漢語大詞典》:佥都御史(僉都御史)
官名。 明 代都察院官员,地位次于左右副都御史。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老爷陞了僉都御史,巡抚 江西 等处地方。”
《國語辭典》:谦恭下士(謙恭下士)  拼音:qiān gōng xià shì
谦虚有礼,尊重有才学的人。《旧唐书。卷六二。杨恭仁传》:「恭仁性虚澹,必礼度自居,谦恭下士,未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红楼梦》第一○回:「昨因冯大爷示知大人家第谦恭下士,又承呼唤,敢不违命。但毫无实学,倍增颜汗。」也作「谦逊下士」。
《國語辭典》:情见势屈(情見勢屈)  拼音:qíng xiàn shì qū
事实显露而力已衰竭。《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情见势屈,旷日粮竭。」也作「情见力屈」、「情见势竭」。
《國語辭典》:清唱剧(清唱劇)  拼音:qīng chàng jù
是一种包含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一般包含多乐章,大都由管弦乐伴奏,内容可分宗教性与世俗性。十六世纪末源于罗马,最初用《圣经》为故事题材。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成为音乐会中演出的声乐作品,以合唱为主。如巴赫或海顿的作品。也称为「康塔塔」。
《國語辭典》:牛童马走(牛童馬走)  拼音:niú tóng mǎ zǒu
走,仆役。牛童马走比喻地位卑贱的人。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漢語大詞典》:蹑屩担簦(躡屩擔簦)
同“ 躡蹻檐簦 ”。
(1). 明 宋濂 《太上清正一万寿宫住持提点张公碑铭序》:“公皆躡屩担簦,往拜其坐下。” 清 谈迁 北游录·纪文·上太仆曹秋壑书:“而向且未即前者,自分躡屩担簦之贱,瀆及左右。”
(2).指身分、地位低下。
《國語辭典》:贫贱不能移(貧賤不能移)  拼音: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虽然贫穷低贱但仍不改其操守。《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漢語大詞典》:平入平出
谓地位平等,可以随意出入。 王汶石 《风雪之夜·春节前后》:“你看他这几年出俏得多好,县衙门平入平出,和 刘县长 、 杨书记 都是平起平坐哩!”
《國語辭典》:平地一声雷(平地一聲雷)  拼音: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
平地上响了一声雷。比喻声名陡起,旧时常用以比喻科举中试。唐。韦庄喜迁莺。人汹汹〉词:「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功名著意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自恨禹门风浪急,谁知平地一声雷。」
《國語辭典》:平地青云(平地青雲)  拼音:píng dì qīng yún
语本唐。曹邺杏园即席上同年〉诗:「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比喻顺利无阻,迅速晋升高位。金。元好问〈送端甫西行〉诗:「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也作「平步青云」。
《國語辭典》: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現實主義)  拼音:pī pàn xiàn shí zhǔ yì
一种十九世纪盛行于欧洲的文艺思潮。以写实的态度反映社会,并以批判的精神揭露社会罪恶与贵族奢靡的生活。代表作家有英国狄更斯、法国巴尔札克、俄国托尔斯泰等。
《國語辭典》:师道尊严(師道尊嚴)  拼音:shī dào zūn yán
师长受人尊敬,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等才会被尊重。参见「师严道尊」条。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及威严。《元史。卷一七一。刘因传》:「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