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9,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敌体
持胜
机近
贵齿
盛流
基地
国葬
处势
职吏
负贵
鱼化龙
偏校
迁谷
匹嫡
下隶
《漢語大詞典》:敌体(敵體)
谓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 汉 班固 《白虎通·王者不臣》:“诸父诸兄者亲,与己父兄有敌体之义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今朝廷之上,羣臣皆自东阶而升,不敢升自西阶,非特嫌,若宾主敌体,亦以西为尊也。”《好逑传》第三回:“你既娶我来,我就是与你敌体的夫妻了。”
《國語辭典》:持胜(持勝)  拼音:chí shèng
保持优胜之势。《列子。说符》:「故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漢語大詞典》:机近(機近)
机密近要的地位。《后汉书·何敞传》:“臣伏惟累祖蒙恩,至臣八世,復以愚陋,旬年之间,歷显位,备机近,每念厚德,忽然忘生。” 三国 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一:“陛下幸 许 , 彧 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魏书·崔光传:“﹝ 光 ﹞虽处机近,曾不留心文案,唯从容论议,参赞大政而已。”
分類:机密地位
《漢語大詞典》:贵齿(貴齒)
(1).犹尊老。谓尊重上了年岁的人。《初学记》卷十四引 北魏 袁曜 《释奠诗》:“南庠贵齿,东学尚亲,卑躬下问,降礼师臣。” 宋 刘挚 《上洛都文太尉》诗之二:“贵齿贪贤圣朝事,可须归兴羡冥鸿。” 元 王士熙 《张进中墓表》:“贵齿尊老之义尚矣,古之有天下者,皆养之以求其言,居民间则为父师。”
(2).谓尊重其地位和年齿。 明 王守仁 《答储柴墟书》:“天下莫大於道,莫贵於德,道德之所在,齿与位不得而干焉,僕於某之谓矣。彼其无道与德,而徒有其贵与齿也,则亦贵齿之而已。”
《漢語大詞典》:盛流
犹胜流。有名望地位的人士。宋书·武帝纪上:“ 高祖 名微位薄,盛流皆不与相知。”宋书·向柳传:“有学义才能,立身方雅,无所推先,诸盛流并容之。”
《國語辭典》:基地  拼音:jī dì
1.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朱子全书。卷一二。持守》:「恰似要立屋无基地,且无安顿屋柱处。」
2.根据地。如:「高雄港是台湾重要的远洋渔业基地之一。」
《國語辭典》:国葬(國葬)  拼音:guó zàng
对国家有特殊功勋者去世后,由政府以国家名义举行的葬礼。
《漢語大詞典》:处势(處勢)
(1).环境或地位。庄子·山木:“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 羿 、 蓬蒙 不能眄睨也;及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韩非子·孤愤:“处势卑贱,无党孤特。”《汉书·陈汤传》:“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山西 天水 、 陇西 、 安定 、 北地 ,处势迫近 羌 胡 ,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2).居于有权势的高位。韩非子·难一:“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 尧 舜 之所难也;处势而矫下者,庸主之所易也。”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晋书·裴楷传:“ 楷 有渴利疾,不乐处势……昔为常侍,求出为 河内 太守;后为侍中,復求出为 河南 尹。”
《漢語大詞典》:职吏(職吏)
旧指地位低下的官吏。后汉书·卓茂传:“﹝ 茂 ﹞以病免归郡,常为门下掾祭酒,不肯作职吏。” 唐 袁高 《茶山》诗:“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漢語大詞典》:负贵(負貴)
自恃地位高贵。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论:“ 武安 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汉书·王尊传:“天下皆言王勇,顾但负贵,安能勇?”三国志·吴志·孙綝传:“ 綝 迁大将军,假节,封 永寧侯 ,负贵倨傲,多行无礼。”
《漢語大詞典》:鱼化龙(魚化龍)
鱼变化为龙。语本《辛氏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 禹 凿山开门,阔一里餘, 黄河 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莫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后以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明 高明 《琵琶记·南浦嘱别》:“但愿鱼化龙,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宫。”《水浒传》第一一三回:“正是了身达命蟾离壳,立业成名鱼化龙。”
《漢語大詞典》:偏校
指地位不高的武官。明史·彭清传:“ 清 虽位偏校,而好谋有勇略,名闻中朝。”
分類:地位武官
《漢語大詞典》:迁谷(遷谷)
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於乔木。”后用以指地位上升。 唐 杜牧 《贻友人》诗:“倘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
分類:地位上升
《漢語大詞典》:匹嫡
(1).谓庶子地位同于嫡子。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杜预 注:“庶如嫡。” 杨伯峻 注:“匹嫡,庶子同於嫡子。”晋书·礼志中:“两后匹嫡,自谓违礼,不谓非常之事而以常礼处之也。”宋书·后纪传论:“ 太祖 之倾惑 潘嫗 ,谋及妇人; 大明 之沦溺 殷姬 ,并后匹嫡,至使多难起於肌肤,并命行於同产,又况进於此者乎。”
(2).谓缔结婚姻。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礼乐:“自 有魏 失御, 齐氏 云亡,市朝既迁,风俗陵替, 燕 、 赵 古姓,多失衣冠之绪, 齐 、 韩 旧族,或乖礼义之风。名不著於州閭,身未免於贫贱,自号高门之胄,不敦匹嫡之仪,问名唯在於窃貲,结褵必归於富室。”
《国语辞典》:下隶(下隶)  拼音:xià lì
地位低微的仆人、奴隶。《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察使不念某勤劳,亲行犒劳,乃安坐城中,呼某相见,如呼下隶,此非敬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