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3,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五果──现在五果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观境自在
作用自在
不得自在
得自在
现在世业
得无分别自在
得刹土自在
得智自在
得业自在
寿命自在
生自在
业自在
佛类词典(续上)
四种具足法──在家人四种具足法五果──现在五果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观境自在
作用自在
不得自在
得自在
现在世业
得无分别自在
得刹土自在
得智自在
得业自在
寿命自在
生自在
业自在
四种具足法──在家人四种具足法
【三藏法数】
(出杂阿含经)
〔一、信具足〕,谓在家之人,于如来所,起敬信心,闻胜妙法,心开意解,不生疑谤,信根坚固,是名信具足。
〔二、戒具足〕,谓在家之人,起净信心,受佛禁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此五戒,一无毁犯,是名戒具足。
〔三、施具足〕,谓在家之人,受前戒法,能于一切所有之财,不悭不惜,施济贫乏,修此舍行,是名施具足。
〔四、慧具足〕,谓在家之人,既受戒行施,当以智慧,观察此身虚假不实,由贪瞋痴起诸烦恼,招集无量生死之苦,能修善道,證涅槃乐,是名慧具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出杂阿含经)
〔一、信具足〕,谓在家之人,于如来所,起敬信心,闻胜妙法,心开意解,不生疑谤,信根坚固,是名信具足。
〔二、戒具足〕,谓在家之人,起净信心,受佛禁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此五戒,一无毁犯,是名戒具足。
〔三、施具足〕,谓在家之人,受前戒法,能于一切所有之财,不悭不惜,施济贫乏,修此舍行,是名施具足。
〔四、慧具足〕,谓在家之人,既受戒行施,当以智慧,观察此身虚假不实,由贪瞋痴起诸烦恼,招集无量生死之苦,能修善道,證涅槃乐,是名慧具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五果──现在五果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谓以十二因缘分为三世因果。无明与行二者,是过去之因;爱、取、有三者,是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是未来之果;识与名色、六入、触、受五者,是现在五阴之身,故名现在五果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由过去无明业行为因,而此识与父母三缘和合,乃有色身增长,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
〔二、名色〕,色即识心,色即羯逻蓝也。此之名色,是胎中初七日之形位,诸根未成之称,即五蕴肉团之体,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羯逻蓝,华言凝滑。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三、六入〕,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四、触〕,谓六根成就,十月满足,而出于胎。身根触风而知寒热,故名为触,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五、受〕,谓出胎之后,诸根领纳前境好恶等事,故名为受,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谓以十二因缘分为三世因果。无明与行二者,是过去之因;爱、取、有三者,是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是未来之果;识与名色、六入、触、受五者,是现在五阴之身,故名现在五果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由过去无明业行为因,而此识与父母三缘和合,乃有色身增长,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
〔二、名色〕,色即识心,色即羯逻蓝也。此之名色,是胎中初七日之形位,诸根未成之称,即五蕴肉团之体,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羯逻蓝,华言凝滑。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三、六入〕,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四、触〕,谓六根成就,十月满足,而出于胎。身根触风而知寒热,故名为触,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五、受〕,谓出胎之后,诸根领纳前境好恶等事,故名为受,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菩萨悲智并运,万行满足,其于寿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无碍也。
〔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三、业自在〕,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四、觉观自在〕,初心曰觉,细心曰观,谓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心,虽有思惟,离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是为觉观自在。
〔五、众具果报自在〕,谓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营为,自然周足,心无染碍,是为众具果报自在。
(出大宝积经)
菩萨悲智并运,万行满足,其于寿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无碍也。
〔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三、业自在〕,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四、觉观自在〕,初心曰觉,细心曰观,谓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心,虽有思惟,离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是为觉观自在。
〔五、众具果报自在〕,谓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营为,自然周足,心无染碍,是为众具果报自在。
观境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
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
作用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不得自在
【三藏法数】
不得自在者,谓因前世劫夺他财而令他人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虽有财物,而属五家,不得自在受用也。(五家者,水、火、盗贼、恶子、官家也。)
不得自在者,谓因前世劫夺他财而令他人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虽有财物,而属五家,不得自在受用也。(五家者,水、火、盗贼、恶子、官家也。)
得自在
【三藏法数】
谓修禅定,能灭一切烦恼散乱,即得身心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挂碍,是为得自在也。
谓修禅定,能灭一切烦恼散乱,即得身心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挂碍,是为得自在也。
现在世业
【三藏法数】
谓现在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未来之报,是名现在世业。
谓现在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未来之报,是名现在世业。
得无分别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无分别自在。(不动地者,以无生智慧,舍于三界,性无动移故也。)
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无分别自在。(不动地者,以无生智慧,舍于三界,性无动移故也。)
得刹土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出生自在,故名得刹土自在。(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即国土也。)
谓菩萨住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出生自在,故名得刹土自在。(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即国土也。)
得智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第九善慧地,得无碍智慧,演说诸法,称理自在,故名得智自在。(善慧者,谓已得真如之体,显发真如妙慧也。)
谓菩萨住第九善慧地,得无碍智慧,演说诸法,称理自在,故名得智自在。(善慧者,谓已得真如之体,显发真如妙慧也。)
得业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第十法云地,于诸烦恼业缚,悉能通达,更无障碍,故名得业自在。(法云地者,谓菩萨以大慈悲,普覆一切众生,如云之普覆万物也。)
谓菩萨住第十法云地,于诸烦恼业缚,悉能通达,更无障碍,故名得业自在。(法云地者,谓菩萨以大慈悲,普覆一切众生,如云之普覆万物也。)
寿命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生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业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能随诸业,应时示现,受诸果报,无障无碍,是名业自在。
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能随诸业,应时示现,受诸果报,无障无碍,是名业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