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16,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页
观自在大菩萨三昧耶
观自在六字大明咒
自在不自在
在家出家戒
在劫难逃
自由自在
和尚在钵盂在
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二戒──在家二戒
四种具足法──在家人四种具足法
五果──现在五果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观境自在
佛类词典(续上)
观自在王如来观自在大菩萨三昧耶
观自在六字大明咒
自在不自在
在家出家戒
在劫难逃
自由自在
和尚在钵盂在
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二戒──在家二戒
四种具足法──在家人四种具足法
五果──现在五果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观境自在
观自在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密教以之为阿弥陀佛之本名。以阿弥陀为其德称。(参见:观音)
(佛名)密教以之为阿弥陀佛之本名。以阿弥陀为其德称。(参见:观音)
观自在大菩萨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西方金刚法菩萨之三昧耶也。见金刚顶经。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西方金刚法菩萨之三昧耶也。见金刚顶经。
观自在六字大明咒
【佛学大辞典】
(真言)大乘庄严宝王经四曰:「是时观自菩萨摩诃萨,与莲华上如来应正等觉,说是六字大明陀罗尼。曰:(归命)(宝)(莲华)(三身三降)此中为金刚部,为宝部,为莲华部,为羯磨部,此四部之全体即佛部也。
(真言)大乘庄严宝王经四曰:「是时观自菩萨摩诃萨,与莲华上如来应正等觉,说是六字大明陀罗尼。曰:(归命)(宝)(莲华)(三身三降)此中为金刚部,为宝部,为莲华部,为羯磨部,此四部之全体即佛部也。
自在不自在
【佛学次第统编】
业由心造,境随业转。心有净染,故境有自在及不自在。染心为业所拘,则境不能自在。净心无所挂碍,则境随心自如。故四类有情,能变之识,各相违故。所变之境,亦乃相违。故天见宝严之地,而鱼见乃为窟宅。人见是清凉水,鬼见是脓河猛火。皆由业因差殊,是即不自在义也。若在色自在地菩萨,境随智转,变化从心,一切妙境,随变皆成,是即自在义也。
业由心造,境随业转。心有净染,故境有自在及不自在。染心为业所拘,则境不能自在。净心无所挂碍,则境随心自如。故四类有情,能变之识,各相违故。所变之境,亦乃相违。故天见宝严之地,而鱼见乃为窟宅。人见是清凉水,鬼见是脓河猛火。皆由业因差殊,是即不自在义也。若在色自在地菩萨,境随智转,变化从心,一切妙境,随变皆成,是即自在义也。
在家出家戒
【佛学次第统编】
以在家出家而分别戒者。
以在家出家而分别戒者。
在劫难逃
【俗语佛源】
佛教上说,一大劫中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反映世界经历一次自形成至毁灭的大过程(佛家认为这一大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在世界相对稳定的「住劫」中,有饥馑,疾疫和刀兵这「小三灾」;在世界迅速崩溃的「坏劫」中,有火、水、风这「大三灾」。「劫」原表示宏观的时间。因为「劫」中有这些注定的灾难;因此,「劫」又有劫难、灾难之意。俗语「在劫难逃」本此,谓注定要遭受灾祸,难以幸免。如巴金《序跋集》跋:「那么重的包袱!那么多的辫子!我从小熟悉一句话:『在劫难逃』,却始终不相信。」(参见「浩劫」条)(李明权)
佛教上说,一大劫中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反映世界经历一次自形成至毁灭的大过程(佛家认为这一大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在世界相对稳定的「住劫」中,有饥馑,疾疫和刀兵这「小三灾」;在世界迅速崩溃的「坏劫」中,有火、水、风这「大三灾」。「劫」原表示宏观的时间。因为「劫」中有这些注定的灾难;因此,「劫」又有劫难、灾难之意。俗语「在劫难逃」本此,谓注定要遭受灾祸,难以幸免。如巴金《序跋集》跋:「那么重的包袱!那么多的辫子!我从小熟悉一句话:『在劫难逃』,却始终不相信。」(参见「浩劫」条)(李明权)
自由自在
【俗语佛源】
没有任何障碍而能充分自主的成道境界,佛教称为自由。《坛经·顿渐品》谓:「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在,无滞无碍。」在经书中,「自由」与「自在」的意义差不多,可以连用。《坛经·顿渐品》又说:「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在自在。」自由自在就是见性之后「纵横尽得」的境界。菩萨成道,叫做「得大自在」。「大自在」也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大我」(见《涅槃经·德王 品》)。后来,亦用「自由」或「自由自在」泛指摆脱束缚和压迫。如《西游记》第一回:「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李明权)
没有任何障碍而能充分自主的成道境界,佛教称为自由。《坛经·顿渐品》谓:「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在,无滞无碍。」在经书中,「自由」与「自在」的意义差不多,可以连用。《坛经·顿渐品》又说:「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在自在。」自由自在就是见性之后「纵横尽得」的境界。菩萨成道,叫做「得大自在」。「大自在」也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大我」(见《涅槃经·德王 品》)。后来,亦用「自由」或「自由自在」泛指摆脱束缚和压迫。如《西游记》第一回:「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李明权)
和尚在钵盂在
【俗语佛源】
「钵」是梵语钵多罗patra的省音译,意译为「盂」,合称「钵盂」。钵盂用泥、铁等制作,扁圆形,口略小,是和尚用来化缘的食器,也是和尚随身携带的「六物」之一。因此,俗语说「和尚在钵盂在」。或比喻一事物的存在要依赖另一事物的存在。如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恁时节和尚在钵盂在,今日个福气衰,看何时冤业解。」或比喻不知是谁。如元·朱凯《昊天塔》第三折:「知道是和尚在钵盂在,知道是他受苦也俺受苦。」(李明权)
「钵」是梵语钵多罗patra的省音译,意译为「盂」,合称「钵盂」。钵盂用泥、铁等制作,扁圆形,口略小,是和尚用来化缘的食器,也是和尚随身携带的「六物」之一。因此,俗语说「和尚在钵盂在」。或比喻一事物的存在要依赖另一事物的存在。如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恁时节和尚在钵盂在,今日个福气衰,看何时冤业解。」或比喻不知是谁。如元·朱凯《昊天塔》第三折:「知道是和尚在钵盂在,知道是他受苦也俺受苦。」(李明权)
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
【俗语佛源】
阎王,主管地狱之主。业鬼,生前作恶死入地狱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时,趁机胡闹。如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妆体态,弄妖娆,共伴当,做知交,将家长,厮瞒著。可正是阎王不在家,著这伙业鬼由他闹。」(李明权)
阎王,主管地狱之主。业鬼,生前作恶死入地狱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时,趁机胡闹。如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妆体态,弄妖娆,共伴当,做知交,将家长,厮瞒著。可正是阎王不在家,著这伙业鬼由他闹。」(李明权)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俗语佛源】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李明权)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李明权)
二戒──在家二戒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
〔一、五戒〕,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
〔二、八戒〕,谓五戒之后,更加不坐高广大床、不著花鬘缨络、不习歌舞戏乐,此八戒亦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八戒。
(出毗婆沙论)
〔一、五戒〕,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
〔二、八戒〕,谓五戒之后,更加不坐高广大床、不著花鬘缨络、不习歌舞戏乐,此八戒亦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八戒。
四种具足法──在家人四种具足法
【三藏法数】
(出杂阿含经)
〔一、信具足〕,谓在家之人,于如来所,起敬信心,闻胜妙法,心开意解,不生疑谤,信根坚固,是名信具足。
〔二、戒具足〕,谓在家之人,起净信心,受佛禁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此五戒,一无毁犯,是名戒具足。
〔三、施具足〕,谓在家之人,受前戒法,能于一切所有之财,不悭不惜,施济贫乏,修此舍行,是名施具足。
〔四、慧具足〕,谓在家之人,既受戒行施,当以智慧,观察此身虚假不实,由贪瞋痴起诸烦恼,招集无量生死之苦,能修善道,證涅槃乐,是名慧具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出杂阿含经)
〔一、信具足〕,谓在家之人,于如来所,起敬信心,闻胜妙法,心开意解,不生疑谤,信根坚固,是名信具足。
〔二、戒具足〕,谓在家之人,起净信心,受佛禁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此五戒,一无毁犯,是名戒具足。
〔三、施具足〕,谓在家之人,受前戒法,能于一切所有之财,不悭不惜,施济贫乏,修此舍行,是名施具足。
〔四、慧具足〕,谓在家之人,既受戒行施,当以智慧,观察此身虚假不实,由贪瞋痴起诸烦恼,招集无量生死之苦,能修善道,證涅槃乐,是名慧具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五果──现在五果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谓以十二因缘分为三世因果。无明与行二者,是过去之因;爱、取、有三者,是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是未来之果;识与名色、六入、触、受五者,是现在五阴之身,故名现在五果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由过去无明业行为因,而此识与父母三缘和合,乃有色身增长,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
〔二、名色〕,色即识心,色即羯逻蓝也。此之名色,是胎中初七日之形位,诸根未成之称,即五蕴肉团之体,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羯逻蓝,华言凝滑。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三、六入〕,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四、触〕,谓六根成就,十月满足,而出于胎。身根触风而知寒热,故名为触,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五、受〕,谓出胎之后,诸根领纳前境好恶等事,故名为受,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谓以十二因缘分为三世因果。无明与行二者,是过去之因;爱、取、有三者,是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是未来之果;识与名色、六入、触、受五者,是现在五阴之身,故名现在五果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由过去无明业行为因,而此识与父母三缘和合,乃有色身增长,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
〔二、名色〕,色即识心,色即羯逻蓝也。此之名色,是胎中初七日之形位,诸根未成之称,即五蕴肉团之体,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羯逻蓝,华言凝滑。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三、六入〕,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四、触〕,谓六根成就,十月满足,而出于胎。身根触风而知寒热,故名为触,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五、受〕,谓出胎之后,诸根领纳前境好恶等事,故名为受,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菩萨悲智并运,万行满足,其于寿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无碍也。
〔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三、业自在〕,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四、觉观自在〕,初心曰觉,细心曰观,谓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心,虽有思惟,离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是为觉观自在。
〔五、众具果报自在〕,谓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营为,自然周足,心无染碍,是为众具果报自在。
(出大宝积经)
菩萨悲智并运,万行满足,其于寿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无碍也。
〔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三、业自在〕,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四、觉观自在〕,初心曰觉,细心曰观,谓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心,虽有思惟,离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是为觉观自在。
〔五、众具果报自在〕,谓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营为,自然周足,心无染碍,是为众具果报自在。
观境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
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