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2
词典
3
分类词汇
68
其它
1
共68,分5页显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在列
立朝
朝议
同行
公朝
鸣玉
在廷
同朝
四起
留中
振鹭
内官
廷议
朝望
朝籍
《漢語大詞典》:
在列
犹在位;在朝。
《
国语·晋语
》
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於民;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 韦昭 注:“列,位也,谓公卿至於士献诗以讽也。兜,惑也。”
分類:
犹在
在位
在朝
《漢語大詞典》:
立朝
(1).指帝王在位。
《
史记·商君列传
》
:“ 秦王 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 秦国 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
(2).指在朝为官。 宋
曾巩
《乞出知颍州状》
:“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无所阿附。”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三岁,而 方相国 从哲 贤之,以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论议终不肯苟同。”
分類:
帝王
在朝
在位
《國語辭典》:
朝议(朝議)
拼音:
cháo yì
1.在朝廷商议国政。《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2.朝廷的谋议。《文选。潘岳。关中诗》:「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也作「庙议」。
3.职官名。唐、宋文官正五品以下曰朝议大夫,明朝为从四品初授的官阶,清朝则属从四品。
分類:
朝廷
在朝
大夫
评议
议政
决议
散官
《國語辭典》:
同行
拼音:
tóng xíng
同道而走,结伴而行。《诗经。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既然如此,我也是投军去的,便和你同行,何如?」
分類:
操行
同行
一致
行走
行相
《國語辭典》:
公朝
拼音:
gōng cháo
朝廷、政府。《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
分類:
官吏
在朝
朝廷
治事
《國語辭典》:
鸣玉(鳴玉)
拼音:
míng yù
1.古时富贵人家常佩带宝玉为饰,一有动作,佩玉便相触发声,因此称为「鸣玉」。《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
2.击玉发出响声。《文选。陆机。文赋》:「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分類:
佩玉
古琴名
琴
风铃
出仕
在朝
佩带
碎玉
玉片
玉饰
行走
风吹
走时
相击
击发
发声
《漢語大詞典》:
在廷
(1).
《
论语·乡党
》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又
《
礼记·经解
》
:“天子者……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后以“在廷”指朝廷。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
:“私撰於一室与入告於在廷,其势固殊,非独所遭有幸有不幸也。”
(2).指在朝者,即朝臣。 宋 文莹
《玉壶清话》
卷七:“横金三纪,未佩随身之鱼;赐带万钉,改观在廷之目。”
分類:
在朝
朝臣
朝廷
《漢語大詞典》:
同朝
(1).同僚。指同在朝廷任职者。 汉
刘向
《
说苑·修文
》
:“大夫三月而葬,同朝毕至。”
(2).一同朝拜。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
第二折:“愿贤士早脱白衣,同朝帝闕。”
分類:
同僚
同朝
朝拜
在朝
朝廷
任职
《國語辭典》:
四起
拼音:
sì qǐ
由四方兴起。如:「群雄四起」、「风云四起」。
分類:
四起
四方
四处
在朝
朝廷
兴起
祭祀
到处
军旅
应有
容仪
《漢語大詞典》:
留中
(1).指将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之中,不交办。
《
史记·三王世家
》
:“四月癸未,奏 未央宫 ,留中不下。”
《
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
》
:“ 诲 前后三奏,皆留中不行。”
《孽海花》
第二十回:“上头震怒,幸亏 龚尚书 善言解説,才把折子留中了。”
(2).指留在朝中任职。 唐
戴叔伦
《奉天酬别郑谏议》
诗:“拜闕奏良图,留中沃圣謨。” 宋
岳珂
《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
》
:“ 吴畏斋 自 鄂 召,过 京口 ……既而留中为大蓬,未几,遂以秘撰帅 荆 。”
分類:
臣子
在朝
任职
奏章
留置
宫禁
《國語辭典》:
振鹭(振鷺)
拼音:
zhèn lù
1.比喻操守高洁的贤才。《诗经。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汉。郑玄。笺:「喻杞宋之君有絜白之德。」汉。
扬雄
〈
剧秦美新
〉:「振鹭之声充庭,鸿鸾之党渐阶。」
2.《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本章二句为:「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分類:
在朝
操行
贤人
《國語辭典》:
振振
拼音:
zhèn zhèn
鸟群飞的样子。《诗经。鲁颂。有駜》:「振振鹭,鹭于下。」
《國語辭典》:
振振
拼音:
zhēn zhēn
1.仁厚的样子。《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振振薛公,惟德之造。」
2.美盛的样子。《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分類:
众多
信实
战栗
群飞
骄矜
众多貌
仁厚
盛貌
何休
《國語辭典》:
内官(內官)
拼音:
nèi guān
1.宫中的女官,像妃、嫔、嫱、贵人、美人等是。《左传。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适,以备内官。」《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衔,外官不过九品。」
2.国君左右的侍卫官或京官。《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窃见朝廷物议,莫不重内官,轻外职。」
3.宦官。《金瓶梅》第一四回:「你每内官家财,无可稽考,得之易,失之易。」
分類:
内官
宫中
宦官
国君
在朝
朝廷
女官
太监
任职
官属
亲近
近臣
官员
臣僚
地方官
《漢語大詞典》:
廷议(廷議)
(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
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
》
:“时 匈奴 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
:“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
(2).指朝廷上的议论。 清
李慈铭
《庚午书事》
诗:“夷酋方丧魄,廷议急和戎。”
分類:
在朝
朝廷
商议
议论
发表
《國語辭典》:
朝望
拼音:
cháo wàng
1.朝廷的期望、寄托。《陈书。卷二○。到仲举传》:「及文帝崩,高宗受遗诏为尚书令入辅,仲举与左丞王暹、中书舍人刘师知、殷不佞等,以朝望有归,乃遣不佞矫宣旨遣高宗还东府。」
2.在朝廷中建立的威望。《南史。卷三二。张邵传》:「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
3.朝廷中有声望的人。《晋书。卷三五。裴秀传》:「伦又潜怀篡逆,欲先除朝望,因废贾后之际遂诛之。」
分類:
朝廷
廷中
威望
在朝
大臣
《漢語大詞典》:
朝籍
在朝官吏的名册。 唐
陆龟蒙
《书〈李贺小传〉后》
:“ 长吉 夭, 东野 穷, 玉溪生 官不挂朝籍而死。” 宋
王禹偁
《著作佐郎鞠君墓碣铭》
:“惟公负天才,得高第,復见 范鲁公 、 赵相国 为之引掖,而不登朝籍,终于畿令,岂非命歟?” 明
李东阳
《同年祭倪文毅公文》
:“跡谢朝籍,魂归江乡。” 章炳麟
《秦献记》
:“其穷在蒿艾,与外吏无朝籍,烂然有文采论籑者, 三川 有 成公生 ,与 黄公 同时。”
分類:
在朝
朝官
官吏
名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