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圣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八正道同。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八正道。(参见:八正道)
(名数)与八正道同。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八正道。(参见:八正道)
八正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总谓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谓之圣道(A^ryama%rga,巴Ari^yamagga)。玄应音义三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义一也。」一、正见Samyak-dr!s!ti,巴Samma%-dit!t!hi(正者Samyak及Samma%也,以下略之),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明之也。以无漏之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二、正思惟(一sam%kalpa,巴一sam%kappa),既见四谛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长也。以无漏之心所为体。三、正语(-va%c,巴-va%ca%),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四、正业(-karma%nta,巴-kammanta),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也。以无漏之戒为体。五、正命(-a%jiva,巴同),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六、正精进(-vya%ya%ma,巴-va%ya%ma),发用真智而强修涅槃之道也。以无漏之勤为体。七、正念(-smr!ti,巴-sati),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也。以无漏之念为体。八、正定(-sama%dhi,巴同),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也。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到涅槃,故谓之道。总为无漏,不取有漏,是见道位之行法也。七觉支者,修道之行法也,经以七觉八正为次第者,是数之次第,非修之次第也。此中正见之一,是八正道中之主体,故为道,亦为道分道支,馀七者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罗汉果。
【佛学次第统编】
八正道统云:「八正道分,一名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谓之圣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通涅槃,故谓之道。」法界次第云:「八正道者,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一、正见 见苦集灭道分明四谛之理,以无漏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又谓八修,无漏道即戒定慧。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
二、正思惟 既见四谛之理,当思惟筹令增长真智,以无漏心所为体。又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
三、正语 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以无漏戒为体。又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四、正业 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以无漏戒为体。又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
五、正命 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以无漏戒为体。又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
五种邪命者,比丘不如法事,以求生活,谓之邪命。
一、诈现异相 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
二、自说功德 说自己之功德,以求利养。
三、占相吉凶 学占卜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
四、高声现威 大言壮语,现威势,以求利养。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 于彼得利,为此称说,于此得利,为彼称说,以求利养。
六、正精进 发明真智,强修涅槃之道,以无漏勤为体。又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
七、正念 以真智忆念正道无邪念,以无漏慧为体。又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槃,是名正念。
八、正定 以真智入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定为体。又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
〔三、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四、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清净正业者,谓戒定慧等出世之善业也。)
〔五、正命〕,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五种邪命者,一诈现异相,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也。)
〔六、正精进〕,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
〔七、正念〕,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槃,是名正念。(五停心者,多散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也。)
〔八、正定〕,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三藏法数】
不邪曰正,能通曰道。一、正见,谓能见真理也。二、正思惟,谓心无邪念也。三、正语,谓言无虚妄也。四、正业,谓白净善业也。五、正命,谓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进,谓修诸道行无间杂也。七、正念,谓专心忆念善法也。八、正定,谓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
(术语)总谓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谓之圣道(A^ryama%rga,巴Ari^yamagga)。玄应音义三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义一也。」一、正见Samyak-dr!s!ti,巴Samma%-dit!t!hi(正者Samyak及Samma%也,以下略之),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明之也。以无漏之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二、正思惟(一sam%kalpa,巴一sam%kappa),既见四谛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长也。以无漏之心所为体。三、正语(-va%c,巴-va%ca%),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四、正业(-karma%nta,巴-kammanta),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也。以无漏之戒为体。五、正命(-a%jiva,巴同),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六、正精进(-vya%ya%ma,巴-va%ya%ma),发用真智而强修涅槃之道也。以无漏之勤为体。七、正念(-smr!ti,巴-sati),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也。以无漏之念为体。八、正定(-sama%dhi,巴同),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也。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到涅槃,故谓之道。总为无漏,不取有漏,是见道位之行法也。七觉支者,修道之行法也,经以七觉八正为次第者,是数之次第,非修之次第也。此中正见之一,是八正道中之主体,故为道,亦为道分道支,馀七者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罗汉果。
【佛学次第统编】
八正道统云:「八正道分,一名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谓之圣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通涅槃,故谓之道。」法界次第云:「八正道者,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一、正见 见苦集灭道分明四谛之理,以无漏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又谓八修,无漏道即戒定慧。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
二、正思惟 既见四谛之理,当思惟筹令增长真智,以无漏心所为体。又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
三、正语 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以无漏戒为体。又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四、正业 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以无漏戒为体。又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
五、正命 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以无漏戒为体。又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
五种邪命者,比丘不如法事,以求生活,谓之邪命。
一、诈现异相 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
二、自说功德 说自己之功德,以求利养。
三、占相吉凶 学占卜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
四、高声现威 大言壮语,现威势,以求利养。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 于彼得利,为此称说,于此得利,为彼称说,以求利养。
六、正精进 发明真智,强修涅槃之道,以无漏勤为体。又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
七、正念 以真智忆念正道无邪念,以无漏慧为体。又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槃,是名正念。
八、正定 以真智入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定为体。又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
〔三、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四、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清净正业者,谓戒定慧等出世之善业也。)
〔五、正命〕,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五种邪命者,一诈现异相,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也。)
〔六、正精进〕,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
〔七、正念〕,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槃,是名正念。(五停心者,多散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也。)
〔八、正定〕,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三藏法数】
不邪曰正,能通曰道。一、正见,谓能见真理也。二、正思惟,谓心无邪念也。三、正语,谓言无虚妄也。四、正业,谓白净善业也。五、正命,谓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进,谓修诸道行无间杂也。七、正念,谓专心忆念善法也。八、正定,谓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
八圣道支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圣道分。(参见:八圣道)
(名数)又名圣道分。(参见:八圣道)
圣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圣者之道也。总称三乘所行之道。华严经八曰:「具转圣道妙法轮。」成实论一曰:「圣道能破一切结使。」【又】八圣道支也。与八正道分同。(参见:圣道门)
(术语)圣者之道也。总称三乘所行之道。华严经八曰:「具转圣道妙法轮。」成实论一曰:「圣道能破一切结使。」【又】八圣道支也。与八正道分同。(参见:圣道门)
圣道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紫衣,素绢,道服等谓之圣道衣。以是为天台真言等圣道众之人所著故也。对于律僧之律衣,念佛僧之黑衣而言。
(衣服)紫衣,素绢,道服等谓之圣道衣。以是为天台真言等圣道众之人所著故也。对于律僧之律衣,念佛僧之黑衣而言。
圣道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门之一。除净土宗,净土真宗之净土门,如其他法相天台宗于此土说自凡至圣之道。总名为圣道门。二门条。
(术语)二门之一。除净土宗,净土真宗之净土门,如其他法相天台宗于此土说自凡至圣之道。总名为圣道门。二门条。
圣道众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相,三论,天台,真言等升于官位之僧徒也。圣道之名,自圣净二门之别而来。
(杂语)法相,三论,天台,真言等升于官位之僧徒也。圣道之名,自圣净二门之别而来。
缘起圣道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
(经名)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