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00,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土耦人
土坪
土瓶
土祇
土器
土枪
土腔
土青木香
土壤地带性
土壤胶体
土宜黄白
土壤空气
土壤水
土壤污染
土壤细流
《漢語大詞典》:土耦人
见“ 土偶 ”。
《國語辭典》:土偶  拼音:tǔ ǒu
用泥土塑成的人像或神像。《战国策。齐策三》:「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宋。陆游 秋社诗:「不须谀土偶,正可倚天公。」也称为「土椎」、「小泥人」。
《漢語大詞典》:土坪
较平的地面。例如:山顶上有一块土坪。
分類:地面
《骈字类编》:土瓶(土瓶)
说苑见上。
《國語辭典》:土祇  拼音:tǔ qí
地神。相对于天神而言。《周礼。春官。大司乐示》:「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唐。贾公彦。疏:「土只,原隰及平地之神也。」也作「土示」。
分類:地神
《骈字类编》:土器
史记晋世家: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分类:土器
《漢語大詞典》:土枪(土槍)
指用土法制造的枪。与“洋枪”相对。枪膛内装以火药、铁砂等。 郭希仁 《从戎纪略》:“须臾街面鼓譟起, 张世瑗 被戕,匪众拥至署内,以土枪向内轰击。” 锺发宗 《赤卫军围困兴国城》:“每个中队都有四门土炮,十几支土枪。”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工厂》:“这是以前红军使用的武器,本来是农民打鸟的土枪,也跟着主人来到了队伍里。”
《國語辭典》:土腔  拼音:tǔ qiāng
土话腔调。如:「这时刘妈正在门外向邻居家张望,只听她用台湾土腔喊著:『阿明!回家吃饭啰!』」
分類:土话腔调
《漢語大詞典》:土青木香
马兜铃的异称。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马兜铃﹝释名﹞:“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云南根、三百两银药。”
《漢語大詞典》:土壤地带性
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可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从低纬到高纬出现砖红壤、红壤、棕壤、灰化土、冰沼土的变化是土壤纬度地带性的表现。中国暖温带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和棕漠土,即为经度地带性。在高山地区,随山体海拔升高,土壤类型随之呈垂直变化。
《漢語大詞典》:土壤胶体
土壤中呈胶体状态的物质。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类。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无机胶体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壤胶体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肥力变化起重要作用。
《分类字锦》:土宜黄白
博物志:五土所宜,黄白宜种禾。
分类:禾稼
《漢語大詞典》:土壤空气
存在于土壤中气体的总称。分别以自由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以溶解态存在于土壤水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土粒中。土壤空气基本上是由大气而来,但也有少部分产生于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空气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形成有重大意义。
《漢語大詞典》:土壤水
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液态水按所受的力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毛管水是土壤毛管孔隙中保持的水分,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的土壤水分。土壤水来自于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國語辭典》:土壤污染(土壤汙染)  拼音:tǔ rǎng wū rǎn
土壤受外来化学物质的侵入,使土壤变质,失去种植的能力。污染来源有工业、都市废水、农业、水肥、重金属污染等。
《國語辭典》:土壤细流(土壤細流)  拼音:tǔ rǎng xì liú
比喻细微的事物,也能发生重大的作用。语本《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分類: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