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飞弹圆熟

相关人物
沈约


《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列传·王筠〉~609~
沈约每见筠文咨嗟,尝谓曰:「昔蔡伯喈见王仲宣,称曰王公之孙,吾家书籍悉当相与。仆虽不敏,请附斯言。自谢朓诸贤零落,平生意好殆绝,不谓疲暮复逢于君。」约于郊居宅阁斋,请筠为草木十咏书之壁,皆直写文辞,不加篇题。约谓人曰:「此诗指物程形,无假题署。」约制郊居赋,搆思积时,犹未都毕,示筠草。筠读至「雌霓连蜷」,约抚掌欣抃曰:「仆常恐人呼为霓」。次至「坠石?星」及「冰悬埳而带坻」,筠皆击节称赞。约曰:「知音者希,真赏殆绝,所以相要,政在此数句耳。」筠又尝为诗呈约,约即报书叹咏,以为后进擅美。筠又能用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靡。约尝启上,言晚来名家无先筠者。又于御筵谓王志曰:「贤弟子文章之美,可谓后来独步。谢朓常见语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近见其数首,方知此言为实。」
典故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八
引《王直方诗话》:谢朓尝语沈约曰:「好诗圆美流如弹丸。」故东坡《答王巩》云:「新诗如弹丸。」又《送欧阳季弼》云:「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杯弹。」盖诗贵于圆熟也。
《國語辭典》:圆熟(圓熟)  拼音:yuán shú
纯熟、熟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八。东坡一》:「余以谓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枯乾。」宋。葛郯满江红。郢客高歌〉词:「愿为予、落笔走盘珠,争圆熟。」
《分类字锦》:圆熟当秋(圆熟当秋)
孔平仲 咏无核红柿诗 排罗置前列,圆熟当高秋。
分类:
《漢語大詞典》:完熟
圆熟;纯熟。《平山冷燕》第十回:“兄毕竟是个才子,前日是那等説来,今日又是这等説去,心机可谓完熟矣。”
分類:圆熟纯熟
《國語辭典》:软熟(軟熟)  拼音:ruǎn shú
性情柔和,不违逆世俗。《新唐书。卷一九一。忠义传。序》:「彼委靡软熟,偷生自私者,真畏人也哉!」《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传》:「世方嘉软熟而恶峥嵘,求劲直如吾经父者,今无有矣。」
《漢語大詞典》:圆美(圓美)
圆熟完美。 宋 王直方 《王直方诗话》:“ 谢朓 尝语 沈约 曰:‘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分類:圆熟完美
《國語辭典》:圆润(圓潤)  拼音:yuán rùn
1.形容体貌圆满丰润。如:「她圆润的脸庞,露著和蔼的笑容。」
2.形容声音圆滑清润。如:「他的歌声圆润悦耳。」
《漢語大詞典》:根熟
佛教语。谓根性圆熟。 南朝 梁武帝 《答皇太子请御讲敕》:“年耆根熟,气力衰耗。”
《漢語大詞典》:谐熟(諧熟)
和谐圆熟。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其弦诵相授,素由耳治,久则音节谐熟,触激唇舌,不假思虑,而天纵其声。”
分類:和谐圆熟
《漢語大詞典》:珠圆玉洁(珠圓玉潔)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 明 宋濂 《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因徵其近製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花月痕》第四回:“其文前后开合……如月照影,月过影失;如风扫叶,风止叶尽;珠圆玉洁之文也。”
《國語辭典》:珠圆玉润(珠圓玉潤)  拼音:zhū yuán yù rùn
像珠子一般浑圆,像玉石一般温润。语本唐。张文琮 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后用以比喻文词圆熟或歌声圆润。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姜夔词》:「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也作「玉润珠圆」。
《国语辞典》:玉润珠圆(玉润珠圆)  拼音:yù rùn zhū yuán
形容文词圆熟或歌声圆润。参见「珠圆玉润」条。如:「他的歌声玉润珠圆,使人有绕梁三日之感。」
《漢語大詞典》:懦熟
亦作“愞熟”。 懦软圆熟。金史·完颜奴申传:“故所用必择愞熟无锋鋩易制者用之。” 明 张居正 《答刘凝斋书》:“将官负气,正可驾驭而用之,固愈於頽靡、懦熟、剥削以事结纳者也。”
分類:圆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