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图籍(圖籍)  拼音:tú jí
1.地图户籍。《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2.图画文籍。《新唐书。卷九七。列传。魏徵》:「丧乱后,典章湮散,徵奏引诸儒校集秘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
《漢語大詞典》:鱼鳞图籍(魚鱗圖籍)
见“ 鱼鳞图册 ”。
《國語辭典》:鱼鳞图册(魚鱗圖冊)  拼音:yú lín tú cè
宋代记载田地形状面积的地籍册。按田亩方圆画图,编以字号,宛如鱼鳞比次,故称为「鱼鳞图册」。也称为「鱼鳞册」。
《分类字锦》:一堂图籍(一堂图籍)
刘跂 题半隐堂诗 一堂图籍自陶冶,三径萧兰俱岁华。
分类:堂室
《分类字锦》:详正图籍(详正图籍)
唐书百官志:弘文馆学士,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
分类:馆阁
《國語辭典》:图书(圖書)  拼音:tú shū
1.书籍。《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
2.地图户籍。《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臧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彊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3.河图洛书的简称。参见「河图洛书」条。《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
4.图谶符命一类的书籍。参见「图谶」条。《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
5.图章。《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何不把我的名字,合著他的号,刻起两方图书来印在上面。」
《國語辭典》:河图洛书(河圖洛書)  拼音:hé tú luò shū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黄河,而据以演画八卦,称为「河图」。又相传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排列其次第,而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后世将河图洛书都视为圣王治世的祥瑞徵兆。《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简称为「图书」。
《國語辭典》:图谶(圖讖)  拼音:tú chèn
河图、符命等有关王者受命徵验的书籍。流行于东汉,多为预言或隐语。如「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即预言刘季作天子。其实是事后附会的说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三国演义》第八○回:「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也作「图录」、「图箓」、「图书」。
《漢語大詞典》:瑶图(瑶圖)
(1).图籍;版图。 南朝 齐 王融 《赠族叔卫军俭》诗:“极睇金策,具览瑶图。” 唐 储光羲 《敬酬陈掾秋夜有赠》诗:“ 武皇 授瑶图,爵土封其新。”《宋史·乐志十四》:“永翼瑶图,亿万 尧 春。”
(2).指帝王世系;帝王族谱。 宋 柳永 《送征衣》词:“瑶图纘庆,玉叶腾芳。” 清 龚自珍 《皇朝硕辅颂》序:“若夫璿牒亲藩,瑶图上爵,同姓大功,逾 朱虚 、 东牟 之至亲; 文 子 武 弟,有 周公 、 康叔 之明德。”
(3).精美的图像。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九:“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旧唐书·音乐志三:“紺筵分彩,瑶图吐绚。”
《漢語大詞典》:瑞图(瑞圖)
旧指上天所赐、表示受命的图籍。 汉 班固 《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 汉 王逸 《九思·逢尤》:“羡 咎繇 兮建典謨,懿 风后 兮受瑞图。” 唐 杜甫 《凤凰台》诗:“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宋 宋祁 《陈州瑞麦赋》:“绘我于瑞图,辨我于凡菽。”
《漢語大詞典》:图簿(圖簿)
图籍。指地图、户籍等簿册。汉书·王莽传中:“﹝ 王莽 曰﹞‘定诸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 孔秉 等与州部众郡晓知地理图籍者,共校治于 寿成 朱鸟堂 ……’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
《國語辭典》:文书(文書)  拼音:wén shū
1.文字。《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2.书籍。《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三国志平话》卷上:「见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3.统称公文、契约等文件。《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顾雍》:「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
4.司理文书的人员。
《漢語大詞典》:披图(披圖)
展阅图籍、图画等。《后汉书·卢植传》:“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 舜 以甲子之朝,披图而巡 洛 。” 沈宗畸 《题高丽闵王妃遗像》诗:“釃酒难招海国魂,披图喜识春风面。”
分類:图籍图画
《國語辭典》:典籍  拼音:diǎn jí
1.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图书。《文选。孔安国。尚书序》:「乃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
2.职官名。负责掌理图书。清代于内阁中设此官。
《漢語大詞典》:属籍(屬籍)
交付图籍。《淮南子·氾论训》:“ 成王 既壮, 周公 属籍致政,北面委质而臣事之。” 高诱 注:“以图籍付属 成王 。”
(1).指宗室谱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举适诸 竇 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后汉书·伏隆传》:“ 梁王 刘永 ,幸以宗室属籍,爵为侯王,不知厌足。” 宋 王安石 《明堂宗室加恩制》:“尔列名属籍,序位内朝。”
(2).户籍。后汉书·安帝纪:“三月丙午,改元 延光 。大赦天下。还徙者,復户邑属籍。”
《漢語大詞典》:书府(書府)
(1).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 睡虎地 秦 墓竹简《内史杂》:“毋敢以火入臧府、书府中。”《书序》:“藏之书府,以待能者。” 宋 刘炜叔 《〈诚斋集〉序》:“搜访遗书,遂获羣书之未备者悉送上官,藏之书府云。”
(2).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唐 张九龄 《谢中书侍郎状》:“右臣谬跡书府,兼司纶翰。” 宋 苏轼 《谢卿材可直秘阁福建转运使》:“释此大邦,付之一路,仍进直於书府,俾增重於使权。”
《漢語大詞典》:图牒(圖牒)
亦作“ 图谍 ”。
(1).图籍表册。 汉 蔡邕 《上汉书十志疏》:“道至深微,不可独议。郎中 刘洪 密於用筭,故臣表上 洪 ,与共参思图牒。” 唐 白居易 《许昌县令新厅壁记》:“若其官邑之省置,风物之有亡,田赋之上下,盖存乎图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温州 雁荡山 ,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2).犹谱牒。 明 宋濂 《张氏谱图序》:“其迁 江阴 者,则不知始于何世,图谍丧漫,不可钩考。”
(3).指图谶。《北齐书·文宣帝纪》:“图谍潜藴,千祀彰明,嘉禎幽秘,一朝纷委,以表代德之期,用启兴邦之迹。”旧唐书·唐俭传:“明公日角龙庭, 李 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
《漢語大詞典》:东省(東省)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 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 ,迁侍中,与侍中 沈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拾遗时,政事堂已在中书。其自宫中退朝而归东省者,以本省言也。”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宋 指秘书省。掌图籍。 宋 杨万里 有《早入东省残月初上》诗。按, 杨 曾任秘书监。
(4). 清 代对 山东省 的省称。《清会典·户部·赈饥一》:“上年 东省 济宁 等州县卫成灾地方,无论极次贫民,著各展賑一月。”
(5). 民国 时期对东三省的省称。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但不幸 东省 沦陷,举国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