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熊虎 拼音:xióng hǔ
1.熊和虎。汉。张衡〈西京赋〉:「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三国魏。阮籍 元父赋:「崇陵崔巍,深溪峥嵘,美类不处,熊虎是生。」
2.形容勇猛。《左传。宣公十四年》:「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3.比喻勇猛善战的将士。晋。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帝曰将军,整尔熊虎,赫赫明明,皇舆出祖。」《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扬旌北讨,熊虎齐奋,剋复中原。」
4.古代旗帜常以熊、虎为图案,后亦引申指旗帜。《周礼。春官。司常》:「熊虎为旗,鸟隼为旟。」唐。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
2.形容勇猛。《左传。宣公十四年》:「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3.比喻勇猛善战的将士。晋。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帝曰将军,整尔熊虎,赫赫明明,皇舆出祖。」《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扬旌北讨,熊虎齐奋,剋复中原。」
4.古代旗帜常以熊、虎为图案,后亦引申指旗帜。《周礼。春官。司常》:「熊虎为旗,鸟隼为旟。」唐。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
《國語辭典》:鸳鸯(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小于鸭,雄者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黄褐色,雌者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鸳,雌曰鸯。也称为「匹禽」。
2.因鸳鸯常偶居不离,故以鸳鸯比喻夫妇。《红楼梦》第一回:「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3.成对的物件。如:「鸳鸯剑」、「鸳鸯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称为「鸳鸯」。如菜肴中有鸳鸯捲。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鸳鸯,刺幽王也。」或亦指为颂祷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2.因鸳鸯常偶居不离,故以鸳鸯比喻夫妇。《红楼梦》第一回:「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3.成对的物件。如:「鸳鸯剑」、「鸳鸯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称为「鸳鸯」。如菜肴中有鸳鸯捲。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鸳鸯,刺幽王也。」或亦指为颂祷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漢語大詞典》:云龙(雲龍)
(1).云和龙。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 五代 齐己 《春雨》诗:“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前蜀 杜光庭 《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
(2).《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宋 陆游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明 张居正 《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3).喻朋友相得。 清 赵翼 《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 唐 有 韩 孟 ,云龙两连翩。” 清 徐夔 《移居赠永夫》诗:“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且。”
(4).即龙。《易·乾》:“云从龙。”故称。 唐 张祜 《忆游天台寄道流》诗:“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南唐 沈汾 《续仙传·酆去奢》:“﹝ 安和观 ﹞北五里有 卯山 ……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见云龙、雷公、电姥,神鬼甚众。”
(5).喻豪杰。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和卓阁老纪恩诗》:“云龙追逐当时志,愧我衰龄独闭关。”
(6).骏马的美称。《文选·曹植〈七启〉》:“僕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駟,饰玉輅之繁缨。” 李善 注:“马有龙称,而云从龙,故曰云龙也。《周礼》曰:凡马八尺已上为龙。”
(7). 汉 宫殿门名。《文选·班固〈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 云龙 之庭。” 吕延济 注:“ 云龙 ,门名。”《文选·张衡〈东京赋〉》:“飞 云龙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 薛综 注:“ 德阳殿 东门称 云龙门 。”
(8).山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 宋 苏轼 《访张山人得山中二字》诗之二:“万木锁 云龙 ,天留与 戴公 。”自注:“ 云龙 ,山名。”
(9).印有龙的图案的茶饼,为 宋 朝的贡茶。泛指优质名茶。 宋 舒亶 《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 宋 黄庭坚 《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杨休》诗:“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明 高启 《赠墨翁沈蒙泉》诗:“人间留藏敢轻试,传玩正比云龙茶。”参见“ 龙团 ”。
(2).《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宋 陆游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明 张居正 《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3).喻朋友相得。 清 赵翼 《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 唐 有 韩 孟 ,云龙两连翩。” 清 徐夔 《移居赠永夫》诗:“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且。”
(4).即龙。《易·乾》:“云从龙。”故称。 唐 张祜 《忆游天台寄道流》诗:“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南唐 沈汾 《续仙传·酆去奢》:“﹝ 安和观 ﹞北五里有 卯山 ……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见云龙、雷公、电姥,神鬼甚众。”
(5).喻豪杰。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和卓阁老纪恩诗》:“云龙追逐当时志,愧我衰龄独闭关。”
(6).骏马的美称。《文选·曹植〈七启〉》:“僕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駟,饰玉輅之繁缨。” 李善 注:“马有龙称,而云从龙,故曰云龙也。《周礼》曰:凡马八尺已上为龙。”
(7). 汉 宫殿门名。《文选·班固〈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 云龙 之庭。” 吕延济 注:“ 云龙 ,门名。”《文选·张衡〈东京赋〉》:“飞 云龙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 薛综 注:“ 德阳殿 东门称 云龙门 。”
(8).山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 宋 苏轼 《访张山人得山中二字》诗之二:“万木锁 云龙 ,天留与 戴公 。”自注:“ 云龙 ,山名。”
(9).印有龙的图案的茶饼,为 宋 朝的贡茶。泛指优质名茶。 宋 舒亶 《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 宋 黄庭坚 《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杨休》诗:“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明 高启 《赠墨翁沈蒙泉》诗:“人间留藏敢轻试,传玩正比云龙茶。”参见“ 龙团 ”。
《漢語大詞典》:蛟螭
(1).犹蛟龙。亦泛指水族。 汉 扬雄 《羽猎赋》:“探巖排碕,薄索蛟螭。” 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观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书文艺近取 支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无二国者, 日本 则终古为蛟螭蜃蛤耳。”参见“ 蛟龙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蛟螭露笋簴,縞练吹组帐。”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3).指形似蛟龙的拐杖。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蛟螭盘拏露头角,熊经树颠虎山脚。”
(2).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蛟螭露笋簴,縞练吹组帐。”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3).指形似蛟龙的拐杖。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蛟螭盘拏露头角,熊经树颠虎山脚。”
《漢語大詞典》:云旗(雲旗,雲旂)
亦作“ 云旂 ”。
(1).以云为旗。《楚辞·九歌·东君》:“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王逸 注:“以云为旌旗。”
(2).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拖蜺旌,靡云旗。” 张守节 正义:“ 张 云:‘画熊虎於旌,似云气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龙輅充庭,云旗拂霓。” 薛综 注:“旗谓熊虎为旗,为高至云,故曰云旗也。”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刘师培 《文说·宗骚》:“云旗星盖,遽宇高堂,靃靡千古,鏤错万状。”
(1).以云为旗。《楚辞·九歌·东君》:“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王逸 注:“以云为旌旗。”
(2).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拖蜺旌,靡云旗。” 张守节 正义:“ 张 云:‘画熊虎於旌,似云气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龙輅充庭,云旗拂霓。” 薛综 注:“旗谓熊虎为旗,为高至云,故曰云旗也。”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刘师培 《文说·宗骚》:“云旗星盖,遽宇高堂,靃靡千古,鏤错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