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67,分152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弓志元( 阳国公 )
薛稷(字 嗣通 晋国公 世称 薛少保 )
裴居道( 翼国公 )
黑齿常之( 燕国公 )
姚崇(名 元崇 元之、崇 文献、文贞 梁国公、梁县侯 )
岑长倩( 邓国公 )
韦安石( 郧国公、郇国公 文贞 )
刘幽求( 中山县男、徐国公 文献 行第 大 )
薛怀义(别称 冯小宝 梁国公、鄂国公 )
王孝杰( 清源男、耿国公 )
郭震(字 元振 震 行第 大 代国公、馆陶县男 )
武承嗣( 周国公 宣 )
王美畅(字 通理 薛国公 )
万国俊
其它辞典(续上)
魏知古( 梁国公 忠 )弓志元( 阳国公 )
薛稷(字 嗣通 晋国公 世称 薛少保 )
裴居道( 翼国公 )
黑齿常之( 燕国公 )
姚崇(名 元崇 元之、崇 文献、文贞 梁国公、梁县侯 )
岑长倩( 邓国公 )
韦安石( 郧国公、郇国公 文贞 )
刘幽求( 中山县男、徐国公 文献 行第 大 )
薛怀义(别称 冯小宝 梁国公、鄂国公 )
王孝杰( 清源男、耿国公 )
郭震(字 元振 震 行第 大 代国公、馆陶县男 )
武承嗣( 周国公 宣 )
王美畅(字 通理 薛国公 )
万国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7—715 【介绍】: 唐深州陆泽人。高宗乾封元年进士。累授著作郎、兼修国史。中宗神龙初,擢吏部侍郎。睿宗复位,为黄门侍郎。极谏造金仙、玉真二观。迁户部尚书。玄宗先天元年,进侍中。次年,封梁国公。发窦怀贞结太平公主谋反事,玄宗赏其功。旋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后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卒谥忠。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7—715 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南)人。性方直,早有才名。弱冠举进士,为著作郎,兼修国史。武后长安中,历迁凤阁舍人、卫尉少卿。中宗神龙初(705),擢吏部侍郎,出为晋州刺史。睿宗时,拜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先天二年(713),累封梁国公,知吏部尚书。开元二年(714),改紫微令,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三年卒,赠幽州都督,谥曰忠。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魏知古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存目1首。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七
知古。深州陆泽人。举进士。长安中历迁凤阁舍人卫尉少卿。神龙初擢拜吏部侍郎。授晋州刺史。睿宗景云二年迁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先天二年累封梁国公。知吏部尚书。开元二年改紫微令。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三年卒。年六十九。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并州太原人。历任右金吾将军、相州刺史,封阳国公。为武则天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9—713 【介绍】: 唐蒲州汾阴人,字嗣通。薛道衡曾孙。进士及第。中宗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立,封晋国公,除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世称薛少保。及窦怀贞伏诛,以知其谋,赐死于万年县狱中。工隶书,笔姿遒丽,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书家。又善绘,画为绝品。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薛道衡曾孙,薛收孙,魏徵外甥。武后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又举进士。累迁祠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中宗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即位,以翊赞功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累拜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因与崔日用争权,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工部、礼部尚书,位终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书小史》卷九,《历代名画记》卷九,《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九、二二。稷多才艺,工书画,诗文亦佳,其《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为初唐五古名篇。张说评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见《大唐新语》卷八)。有文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4首。唐诗汇评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擢进士第,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即位,迁黄门侍郎,参知机务。与崔日用不协,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先天二年,窦怀贞伏诛,稷因预知反谋,赐死狱中。稷以辞章名,工书善画,尤善画鹤。有《薛稷集》三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十四首。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五
稷字嗣通。蒲州汾阴人。第进士。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立。以翊赞功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累拜中书侍郎兼黄门侍郎。与崔日用数争事帝前。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工礼部尚书。除太子少保。窦怀贞搆逆。稷以知其谋。赐死万年狱。年六十五。
作品评论
《大唐新语》
引张说语: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玄,无施不可。旧唐书本传
稷举进士,累转中书舍人。时从祖兄曜为正谏大夫,与稷俱以辞学知名,同在两省,为时所称。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薛稷诗明健激昴,有建安七子之风,不类唐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裴熙载子。高宗咸亨四年,为左金吾将军,女为太子李弘妃。武周垂拱元年,自秋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又为内史。三年,为纳言。封翼国公。载初元年,兼太子少傅。旋为酷吏所陷,下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时百济西部人。骁勇有谋略。高宗龙朔中降唐。仪凤三年,随李敬玄击吐蕃,大败之,擢左武卫将军,进为河源军副使。调露中,又大败吐蕃,拜河源道经略大使。建言河源当要冲,宜增兵镇守,乃斥地置烽七十所,垦田五千顷。涖军七年,吐蕃畏惧,不敢盗边。武则天垂拱中,以破突厥功,封燕国公,进燕然道大总管。酷吏周兴诬其谋反,捕系诏狱,遂自缢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卒谥文献。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改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崇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为灵武道大总管,亳、宋、常、越、许等州刺史。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复出为申、徐诸州刺史。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崇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有《姚崇集》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六首。全唐文·卷二百六
崇字元之。陜州硖石人。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超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凤阁侍郎。为张易之所谮。改司仆卿。犹同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神龙元年。预谋诛张易之兄弟。以功封梁县侯。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中书令。先天二年改紫微令。进封梁国公。授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1 【介绍】: 唐南阳棘阳人。岑文本从子。高宗永淳中累转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垂拱初,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则天初擅位,喜符瑞事,长倩惧罪,颇有陈奏。天授二年,加特进、辅国大将军。凤阁舍人张嘉福等请立武承嗣为太子,长倩不署名,由是忤诸武,乃被充武威道行军大总管西征吐蕃,中路召还,下狱,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1—714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举明经第。累除雍州司马。宰相苏良嗣荐于武则天,历迁德、郑二州刺史,政尚清严,吏民尊畏。久视元年,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知纳言事。时张易之等宠横,安石数折辱之,廷臣目之真宰相。中宗神龙元年,罢相,俄迁中书令,封郧国公。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公。太平公主有异谋,欲引安石,拒不往。复罢政事,留守东都。后以事累贬沔州别驾,发愤卒。玄宗天宝初追谥文贞。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14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举明经,授乾封尉。历雍州司兵参军、膳部员外郎、文昌令、雍州司马,并、德、郑三州刺史。久视(700)中,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数折辱张易之、武三思,出为扬州长史。中宗神龙初(705),征拜刑部尚书,转吏部尚书,复同三品,迁中书令,封郧国公,为侍中。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公,复为侍中、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出为蒲州刺史,转青州刺史。二年贬为沔州别驾,愤激而卒。后谥文贞。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5—715 【介绍】: 唐冀州武强人。武周圣历中举制科中第,为阆中尉。临淄王李隆基入诛韦庶人,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知机务,封中山县男。睿宗立,进尚书右丞、徐国公。景云二年,迁户部尚书,转吏部,擢拜侍中。玄宗先天元年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劝除太平公主,谋泄,流封州。及太平公主败,即日诏复旧官。开元初官至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未几,除太子少保,罢知政事。贬睦州刺史,徙杭州、桂阳郡,在道忧愤卒。谥文献。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5—715 排行大,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武后圣历中,举制科中第,授阆州尉。弃官,后授朝邑尉。预诛韦后,以功擢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睿宗即位,进尚书右丞,封徐国公。景云二年(711),改户部尚书,罢知政事。月余,转吏部尚书,拜侍中。玄宗先天元年(712),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一度配流封州。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未几,以太子少保罢知政事。又贬睦州刺史,转杭州刺史。三年(715),移郴州刺史,愤恚卒于道,谥文献。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5 【介绍】: 唐京兆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初为洛阳商人,伟岸有力,因千金公主得幸于武则天。则天度之为僧,又改其姓为薛,使与太平公主婿薛绍合族,命绍以季父事之。垂拱中怀义为白马寺主,又拆乾元殿造为明堂,充督作。堂成,拜左威卫大将军,封梁国公。永昌中,怀义为清平道大总管击突厥默啜,实不出京。旋加辅国大将军,进右卫大将军,改封鄂国公、柱国。怀义伪造《大云经》,陈符命讽则天代唐。后因恩宠渐衰,遂恨怒而焚明堂,则天乃密诏太平公主使人缚而缢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6 【介绍】: 唐京兆新丰人。高宗末,为副总管讨吐蕃,为吐蕃获,免死得归,悉吐蕃虚实。武周长寿初,为武威军总管与吐蕃战,克四镇,拜为左卫大将军。迁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清源男。證圣初,坐与吐蕃战败免官。万岁通天年间,起为清边道总管与契丹战,以少御众,援军不至,堕谷而死。追赠夏官尚书,封耿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6—713 【介绍】: 唐魏州贵乡人,名震,字元振,以字显。高宗咸亨四年进士。历迁通泉尉、主客郎中。武周大足元年,拜凉州都督,拓境一千五百里。中宗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睿宗立,召为太仆卿,安西酋长有赘面哭送者。景云二年,进同中书门下三品。玄宗先天元年,出为朔方大总管,筑丰安、定远城。次年,以兵部尚书复拜相。会帝讲武骊山,坐军容不整,流新州。开元元年,起为饶州司马,道病卒。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6—713 字元振,以字显。排行大。原籍太原阳曲(今山西阳曲东南),祖父徙居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南)。咸亨四年(673)登进士第,任通泉尉,落拓不拘小节,尝铸钱、掠良人财以济四方。武后召见,奇之,上《古剑歌》(一名《宝剑篇》),武后甚为嘉赏,授右武卫胄曹右控鹤内供奉。历官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太仆卿等职,后为宰相。守边时,军威大振,边患平息。后因诛太平公主有功,进封代国公。玄宗时因军容不整,流放新州,旋改饶州司马,病死于途中。生平详见张说《郭代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其诗慷慨雄迈,深受杜甫赞扬。《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唐诗汇评
郭震(656-714),字元振,以字显。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康慨任侠,少有奇志。咸亨四年(673)登进士第,复中拔萃科,授通泉尉。武后索其文章,上《宝剑篇》,后览之嘉叹,授右武卫铠曹参军,使吐蕃。累迁凉州都督、金山道行军大总管。入朝,相睿宗。开元元年,以诛萧至忠等功,封代国公。出为朔方道大总管。未行,会玄宗讲武骊山,坐军容不整,流新州。寻起为饶州司马,道卒。有《郭元振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文·卷二百五
震字元振。以字显。魏州贵乡人。举进士。授通泉尉。唐休璟破吐番。元振参预其谋。以功拜主客郎中。睿宗景云二年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馆陶县男。以诛太平公主功进封代国公兼御史大夫。持节为朔方道大总管。未行。元宗于骊山讲武。坐军容不整流新州。寻以旧功起为饶州司马。道病卒。开元十年追赠太子少保。
作品评论
诗薮
唐人歌行烜赫者,郭元振《宝剑篇》、宋之问《龙门行》、《明河篇》、李峤《汾阴行》、元稹《连昌辞》、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卢令《月蚀》、李贺《高轩》,并惊绝一时。《载酒园诗话又编》
《宝剑篇》英气逼人,自是磊落丈夫本色。独其乐府诗,又何凄艳动人也。谁谓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8 【介绍】: 唐并州文水人。武士彟孙。初拜尚衣奉御,袭祖爵周国公。累官至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终太子太保。承嗣讽则天革命,尽诛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又自以为当作皇储,使人上书陈请,则天不许,怏怏而卒,谥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8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通理。武则天时,历水部员外郎、主爵郎中,迁陈、鄂、饶、润四州刺史,封薛国公。卒于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洛阳人。武则天垂拱年间,与来俊臣同撰《罗织经》,专事陷害无辜。从司刑评事升为判官。天授二年,摄右台监察御史,常与来俊臣共同治狱。长寿二年,奉武则天命至广州,查问流人阴谋叛逆事,杀三百余人,以“若不推究,为变不遥”上奏。升任朝散大夫、肃政台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