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江都人,字崇善。卓荦不群,好立奇节。贺若弼镇寿州时数往来于陈,刺探军情。平陈之役有功,进位上开府。后屡从征讨浙江、闽中,除泉州刺史。炀帝大业中帅师渡海征辽,屡破彼军。迁左翊卫大将军,封荣国公。为宇文化及所忌。于江都之乱中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9—656 【介绍】: 唐并州晋阳人,字茂约。唐鉴子。事亲以孝闻。少与李世民游,见隋政乱,因说以建大计。后佐世民定天下,历迁内史舍人、中书侍郎、天策府长史。太宗贞观初,使突厥还,授民部尚书,劝帝罢猎。坐事贬,卒谥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9—648 【介绍】: 名或作乔。唐齐州临淄人,字乔。房彦谦子。隋开皇时举进士,为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唐高祖武德中,与长孙无忌等策划玄武门之变。太宗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封邢国公。后任尚书右仆射,改魏国公。监修国史。十一年,徙梁国公。居相位十五年,与杜如晦共掌朝政,世称“房谋杜断”。进司空,累表固辞。卒谥文昭。曾受诏重撰《晋书》。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七
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隋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军门。授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贞观元年官中书令。爵邢国公。进尚书左仆射。改封魏。拜司空。图形淩烟阁。加太子太傅。二十三年薨。年七十。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0—643 【介绍】: 唐魏郡内黄人,祖籍钜鹿曲城,一说馆陶人,字玄成。少孤贫,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尤属意纵横之说。隋末为武阳郡丞元宝藏典书记,从宝藏归李密,又随李密降唐。自请安辑山东,乃授秘书丞,至黎阳劝降李绩等。为窦建德所俘,建德败,归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数引入卧内,访以得失。贞观二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七年,代王圭为侍中。时令狐德棻等撰《周书》、《隋书》,徵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时称良史。史成,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徵素有胆智,每犯颜规谏,虽帝怒甚,神色不移。十六年,拜太子太师,知门下事如故。以疾卒,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谥文贞。言论见于《贞观政要》。曾主编《群书治要》,有《类礼》及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80—643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隋末随李密起义,密败,降唐,太子建成引为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历官尚书右丞、秘书临、侍中、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等职,进封郑国公。敢于直谏,史称诤臣。卒谥文贞。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编撰,《隋书》总序及《梁书》、《陈书》、《齐书》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生平见两《唐书》本传。其诗多为郊庙乐章及奉和应制之作,惟《述怀》一篇,气势雄浑,骨力遒劲,在唐初诗中独放异彩。《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李密起兵,召为典书记。密败,窦建德署为起居舍人。归唐,官太子洗马。大宗即位,擢谏议大夫,迁秘书监、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官,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卒谥文贞。徵性谅直,立朝多所谏诤,史称名臣。曾校辑秘府群书,受诏总领周、齐、梁、陈、隋诸史修撰事,序论多出其手。有《魏徵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
徵字元成。钜鹿曲城人。少以策干李密不用。后随密来降。授秘书丞。隐太子引为洗马。太子败。太宗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迁秘书监。参预朝政。进侍中。封郑国公。拜太子太师。薨年六十四。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徵字元成,魏州人。相太宗,致太平。关下既治,惧帝喜武功,尝赋诗曰:“终籍叔孙礼,方知皇帝尊。”帝曰:“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徵亡,帝赋诗曰:“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独孤罗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云中人,字罗仁。独孤信子。信弃父母妻子入关,罗为北齐高氏所囚。及信被宇文护所杀,罗方被释。北齐亡,罗归北周,武帝以功臣子,拜楚安太守。诸弟以罗虽长而贫贱,每轻侮之,不以兄礼事。罗性忠厚,不与校长短,以是文献皇后敬重之。入隋,追赠信为赵国公,袭爵。后迁左卫将军。出为凉州总管。炀帝时封蜀国公。卒谥恭。
窦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扶风平陵人。窦荣定子。性和厚,工草隶书。初封永富郡公,后兄窦抗以参与汉王杨谅构逆之嫌,除名,乃袭封陈国公爵。官河东太守,卫尉卿。炀帝大业末出为南郡太守。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州安陆人,字嗣宗。儿时与李渊同学。隋炀帝大业末为夷陵通守。后以黔安、武陵、澧阳三郡归唐,授峡州刺史,封安陆郡公。其辖境与王世充、萧铣接壤,绍之士卒常被虏杀,绍执王、萧部下,皆给资遣之,杀掠遂渐为止。封谯国公,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1—632 【介绍】: 隋末唐初东郡胙城人,字景云。隋炀帝大业间,从军伐辽,有战功。隋末入李密军,授河内总管,封汾阳公。唐高祖武德初,归唐,授怀州刺史。从平王世充,有功,封虢国公。从平窦建德,迁潞州刺史。官至夔州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2—650 【介绍】: 唐雍州池阳人。从李渊举兵太原,引兵先渡河,入长安,以功授右骁卫大将军。讨薛举,诸军皆没,唯弘基力战,矢尽被俘,不屈。至薛仁杲平,乃归。太宗贞观初李孝常等谋反,坐与交除名。岁余召授卫尉卿,封夔国公。卒谥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2—618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其先世为辽东襄平人,字玄邃,一字法主。趣解雄远,多策略。初为隋炀帝宿卫,谢病去,感励读书。杨玄感起兵,密为之谋,以不能用其策而败。又与翟让据洛口,称魏公,江淮以北,远近响应,复杀让。旋为王世充所败。归唐,拜光禄卿。以失望复叛,为盛彦师所斩。时年三十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82—618 字玄邃,一字法主。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其先居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徙家,遂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以父荫为隋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反隋,以密为谋主。后兵败依翟让,号蒲山公。旋为众推立为主,建号魏公。唐武德元年(618)归唐,拜光禄卿,封邢国公。以赏薄怨恨。会奉命出使,疑惧谋叛,为熊州副将盛彦师所杀。生平见《隋书》及新、旧《唐书》本传、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全唐诗》存诗1首,作于隋代。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密字元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父宽。隋上柱国。封蒲山郡公。遂家长安。大业九年。杨元感举兵黎阳。以密为谋主。元感败。以策干东郡贼翟让。让令别统所部。号蒲山公。十三年二月。推密为主。建号魏公。改元永平。越王侗称帝。遣使授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武德元年。为王世充所败。归唐。拜光禄卿。封邢国公。以赏薄怨望。高祖使领本兵经略东都。行至桃林。复徵之。大惧谋叛。熊州副将盛彦师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22 【介绍】: 唐雍州鄂人,名峤,以字行。殷不害孙。少以学行见称,博涉书史,尤工尺牍。仕隋为大谷长。唐高祖起兵,召补大将军府掾,赐爵陈郡公。从太宗击薛举,大败,坐减死除名。后从平薛仁杲,复爵位。高祖武德二年,从讨王世充,有功,进爵郧国公。终吏部尚书。卒谥节。
周法明 朝代:隋至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3 【介绍】: 隋至唐初永安黄岗人。初仕陈,年十二,授巴州刺史。陈亡臣隋,为赵州真定令。隋末之乱,归黄岗,起兵,攻取蕲、安、沔、黄四州。唐高祖武德四年,以四州之地归唐,授黄州总管,封道国公。为张善安所袭杀。
盛彦师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3 【介绍】: 唐宋州虞城人。少任侠,隋炀帝大业末,为澄城长。归唐,授行军总管,从平京师,与史万宝镇宜阳。击斩李密,追擒王伯当,以功封葛国公,拜武卫将军,镇熊州。太宗讨王世充,遣彦师镇于伊阙,绝其山南之路。世充平,除宋州总管。徐圆朗反,彦师为安抚大使,战败被俘。圆朗令作书招其弟举虞城叛,不从,圆朗壮而置之。圆朗平,得还,后竟以他罪赐死。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彦师。武德时官宋州总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末唐初河南人。隋炀帝大业末,为武阳郡丞。十三年,以郡归李密。后据魏州。魏徵曾为宝藏掌书记,唐高祖武德二年,说宝藏执杨恭仁诣京师。仍授魏州刺史、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封武阳郡开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4—669 【介绍】: 唐曹州离狐人,字懋功。本姓徐氏,名世绩,后以犯太宗讳,单名绩。初从李密。武德初密归唐,其地绩统之,录郡县户口以启密,高祖赞为纯臣,诏授黎州总管,封曹国公,赐姓李。从秦王平窦建德,俘王世充,又从破刘黑闼等。太宗即位,拜并州都督,征降突厥,封英国公。高宗立,拜尚书左仆射,进司空。曾征高丽。用兵多筹算,及战胜,必推功于下,得金帛,尽散之士卒。既没,士皆为流涕。卒赠太尉,谥贞武。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绩字懋功。曹州离狐人。本姓徐。初从李密。守黎阳。武德二年随密归朝。授黎州总管。封莱国公。赐姓。附宗正属籍。徙封曹。累迁左监门大将军。太宗朝拜并州都督。徙封英。召为兵部尚书。授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画像淩烟阁。出为謺州都督。高宗立。授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密。册拜司空。加太子太师。总章二年卒。年八十六。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贞武。绩本名世绩。避太宗偏讳。改名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