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穆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0—586 【介绍】: 隋陇西成纪人,字显庆。李贤弟。早年从字文泰事北魏,以功赐铁券,历原州、雍州刺史。北周初,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子植谋诛护,事泄,植及远俱被诛,穆以尝说远除植,获免为民。植弟基当坐戮,穆请以二子代命,护义而两释焉。未几,复官爵,累进位申国公、上柱国、并州总管,拜大左辅。杨坚为相,穆奉表劝进。隋初拜太师。卒谥明。
全隋文·卷九
穆字显庆,陇西成纪人。迁居高平,柱国远弟。魏永熙中,为统军。孝武西迁,授都督,封永平县子。大统中,进爵为伯,授武卫将军、仪同三司。进封安武郡公,加开府,领侍中,转太仆。进位大将军、原州刺史。迁雍州刺史,兼小冢宰。周初,坐事除名。寻除直州刺史。武成中,除少保,拜小司徒。进位柱国,转大司空。天和中,进封申国公。建德初,拜太保,出为原州总管。进位上柱国,转并州总管。大象初,拜大左辅。隋受禅,拜太师。开皇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冀州刺史,谥曰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2—580 【介绍】: 北周陇西人。初从贺拔岳,除都督。及归宇文泰,引为帐内。从泰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常先锋陷敌,勇冠一时。从于谨破襄城。又从独孤信入洛阳,经河桥阵。授扬州刺史,加大都督。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普屯。出为鄜州刺史,迁河州刺史、本州大中正,颇得人和。武帝宣政元年,进位上柱国。静帝大象二年,进封宿国公,官至少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武川人。唐高祖李渊祖父。西魏时从宇文泰讨平曹泥,出战东魏。赵青雀之乱,辅魏太子出顿渭北。西魏文帝大统中累官至太尉,封陇西郡公,与宇文泰、李弼等八人,以功参佐命,时称为“八柱国家”,赐姓大野氏。周受禅,追封唐国公,谥襄。李渊建唐朝,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72 【介绍】: 北周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萨保。宇文颢少子。从其叔宇文泰征战,有功。西魏时任大将军、司空。恭帝三年,继宇文泰执西魏朝政。次年,拥宇文觉(孝闵帝)登天王位,建北周,自任大冢宰,封晋国公,专权。旋废孝闵帝,立明帝宇文毓;又杀明帝而立武帝宇文邕。后为武帝所杀。谥荡。
全后周文·卷四
护字萨保,文帝兄子,永熙末为都督,以迎孝武功封水池县伯,大统初加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进爵为公,迁镇东将军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骠骑大将军、开府,进封中山公,迁大将军。六官建,拜司空,寻为柱国。周受禅,拜大司马,封晋国公,拜大冢宰,寻行弑立事。明帝即位,拜太师,复行弑立事。武帝即位,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天和七年伏诛,建德三年谥曰荡。
梁士彦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86 【介绍】: 隋安定乌氏人,字相如。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北周时,以军功拜仪同三司,从周武帝攻拔北齐晋州,进位柱国,除晋州刺史。以孤军独守晋州,力拒北齐军,齐平,封郕国公,进位上柱国。旋与乌丸轨擒陈将吴明彻,略定淮南地。杨坚作相,以行军总管从韦孝宽讨平尉迟迥,攻取邺城,除相州刺史。入隋,以宿将被忌,征还京师。闲居怀怨,与宇文忻、刘昉谋反,事觉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62 【介绍】: 北周武川人,鲜卑族。字盛乐。少有胆气,志在立功。起家奉朝请。屡从宇文泰征战,积功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除荆州刺史。周代魏,进位柱国,迁大司马。宇文护执政,祥参与废孝闵帝,诛赵贵。明帝武成初,吐谷浑攻凉州,祥与宇文贵破之。进封凉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7 【介绍】: 北周天水南安人,字元贵。北魏末,从尔朱荣讨元颢有功,封燕乐县子。从贺拔岳平关中,累迁大都督。岳为侯莫陈悦所杀,贵诈降悦,收岳尸,奔平凉,首议迎宇文泰。宇文泰以贵为大都督。后以预立西魏文帝勋,进爵为公。后拜柱国大将军,赐姓乙弗氏。北周孝闵帝时迁大冢宰,进封楚国公。以谋杀宇文护,事觉被诛。

人物简介

简介
高显国,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北齐宗室,东魏、北齐官员。
宇文忻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86 【介绍】: 隋昌黎大棘人,字仲乐。宇文贵子。儿时与群辈戏,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听命,时人奇之。及长,骁勇善战,能左右驰射。年十八从讨实厥有功,拜仪同三司。旋进爵化政郡公。与杨坚友善,从讨尉迟迥之乱,战于邺,不利。时邺士庶观于城上者数万人,忻乃射观者,观者乱。忻大呼贼败,乘势力战,迥军大败。以功封英国公。入隋,恩顾弥重,威名当世,帝微忌,以谴去官。后以怨望谋逆,事泄被杀。
尉迟纲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代人,字婆罗。尉迟迥弟。宇文泰甥。鲜卑族。骁果有膂力,善骑射。西魏文帝大统元年,为宇文泰帐内都督。大统年间,从破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河桥之役,邙山之战,屡立军功,进爵昌平郡公。西魏废帝二年,拜大将军,兼领军。泰闻帝有异谋,以纲职典禁旅,密为之备。北周孝闵帝即位,除小司马。明帝即位,进柱国大将军。武帝元年,封吴国公,除泾州刺史。保定四年,晋公宇文护东讨,留镇京师。卒谥武。
宇文贵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7 【介绍】: 北周昌黎大棘人,徙居夏州,鲜卑族,字永贵。善骑射,北魏孝明帝正光末,破六汗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贵率军击破六汗拔陵军。后从尔朱荣镇压葛荣,破元颢,以功除郢州刺史。从孝武帝西迁后,以战功,历夏、岐二州刺史,进位大将军。西魏废帝时,代尉迟迥镇蜀。除都督益潼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周代魏,进柱国,拜御正中大夫,封许国公,官至太保,卒谥穆。
羊鹍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7—554 【介绍】: 南朝梁泰山梁甫人,字子鹏。羊侃子。随侃在台城,城陷,侯景待之甚厚。及景败,杀景,封昌国县公。征陆纳,平峡中,破郭元建,累迁东晋州刺史。从征岭表,为侯瑱所败,遇害。
僧粲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姓孙氏。汴梁陈留人也。幼年游学河北河南。东西关陇。备历齐陈周境。工问难。善机谲。自号为三国论师。开皇十年。诏住京师兴善寺。十七年诏补为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故著十种大乘论。谓一通二平三逆四顺五接六挫七迷八梦九相十中道也。仍于总化寺敷通。以摄学众。又著十地论两卷。仁寿二年。诏诸州置塔。内出所藏舍利。选天下有道僧行分往以葬。且约同日下坎。帝于内道场。盛作功德。以候四方瑞应之报。粲率洪遵律师等陛辞。帝曰。法师等可遂因化事。以荣还乡壤。粲获葬舍利于汴州广福寺。其光景香气之瑞。详于别录。仁寿之季。复以葬之滑州脩德寺。其光景香气。愈益奇炽。帝屡加叹赏。有道士褚揉者。善庄老。一日诏公卿毕集。讲老子。唯沙门不许预坐。粲闻之。率门人十馀。𢹂行床。排防卫。径至其地而坐。揉方序王。且未命文。而粲即抗言激刺。然词若俳谑。而义寔张诠。席因散。或以闻。帝曰。朕得与此人同时。顾非福邪。齐王暕钦渴谈论。时沙门吉藏得玄辩名。王每欲摧挫之。大业五年。大张法筵于其第。会者三十馀人。请藏升座。粲命章标问。听者谓藏无以酬。及藏牒难接解。又谓粲必无以嗣进。如是往还四十馀番。藏犹开析不滞。王止之。更令次座续答。粲续问又二三十番而退。王起执粲手而谢曰名不虚得。名不虚得。赠麈尾什物。以褒显之。 九年卒于兴善。春秋八十五。弟子僧鸾僧凤。鸾返俗出仕。凤别有传。
续高僧传·卷第九 义解篇五
释僧粲。姓孙氏。汴州陈留人也幼年尚道游学为务。河北江南东西关陇。触地皆履靡不通经。故涉历三国备齐陈周。诸有法肆无有虚践。工难问善博寻。调逸古今风徽遐迩。自号为三国论师。机谲动人是所长也。开皇十年迎入帝里。敕住兴善。频经寺任。缉谐法众治绩著声。十七年下敕。补为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故著十种大乘论。一通二平三逆四顺五接六挫七迷八梦九相即十中道。并据量经论。大开轨辙亦初学之巧便也。仍于总化寺敷通此论以摄学众。又著十地论两卷。穷讨幽致散决积疑。仁寿二年文帝下敕置塔诸州。所司量遣大德多非暮齿。粲欲开阐佛种广布皇风。躬率同伦洪遵律师等。参预使任。及将发京辇面别帝庭。天子亲授灵骨。慰问优渥。粲曰。陛下属当佛寄弘演圣踪。粲等仰会慈明。不胜欣幸。岂以朽老用辞朝望。帝大悦曰。法师等岂又不以欲还乡壤亲事弘化。宜令所司备礼各送本州。粲因奉敕。送舍利于汴州福广寺。初达公馆。异香满院充塞如烟。及将下塔。还动香气如前蓬勃。又放青光映覆宝帐。寺有舍利亦放青光。与今送者光色相糺。又现赤光当佛殿上可高五尺。复现青赤杂光在寺门上。三色交映良久乃没。粲具表闻。详于别传。仁寿年末。又敕置塔于滑州修德寺。初停馆宇。夜放黄光遍满一室。千人同见。后放五色食顷方灭。自尔求者辄现。不可殚言。及至塔寺夜别放光。乃照一寺。与昼无别。有赵威德者。患目积年。蒙照平复。当下塔日又放光明。塔上空云五色间错。或如贤圣仙人龙凤林树等象。峙于云内。数万士女嗟咏成音。前后往使皆感灵瑞。文帝叹重更加敬仰。时李宗有道士褚揉者。乡本江表。陈破入京。既处玄都。道左之望探微辩妙拟阐三玄。学鲜宗师情无推尚。每讲庄老粲必听临。或以义求或以机责随揉声相即势沈浮。注辩若悬泉。起啭如风卷。故王公大人莫不解颐抚髀讶斯权变。常下敕令揉讲老经。公卿毕至。惟沙门不许预坐。粲闻之不忍其术。乃率其门人十馀。携以行床径至馆所。防卫严设都无畏惮。直入讲会人不敢遮。揉序王将了。都无命及。粲因其不命。抗言激刺。词若俳谑义寔张诠。既无以通。讲席因散。群僚以事闻上。帝曰。斯朕之福也。得与之同时。隋齐王[日*东]。见礼下筵钦兹叹咽。常欲见其谈说。故致于法会。有沙门吉藏者。神辩飞玄望重当世。王每怀摧削将倾折之。以大业五年于西京本第盛引论士三十馀人。令藏登座咸承群难。时众以为荣会也。皆参预焉。粲为论士。英华命章标问义筵。听者谓藏无以酬及。牒难接解。谓粲无以嗣。往还抗叙四十馀翻。藏犹开析不滞。王止之。更令次座接难。义声才卷。粲又续前难。势更延累。问还得二三十翻终于下座莫不齐尔。时人异藏通赡坐制勍敌重粲继接他词慧发锋挺。从午至夕无何而退。王起执粲手而谢曰。名不虚称。见之今日矣。躬奉麈尾什物。用显其辩功焉。而行摄专贞不贪华望及禅定郁起名德待之。道行既隆最初敕命。粲以高位厚味沈累者多。苦辞不就。以大业九年卒于兴善。春秋八十有五。弟子僧鸾僧凤。并以继轨驰名。鸾本姓王。名为大业。八岁通礼。十岁讲传于江都。夙有惊俗之誉。及投簪佛种。经论有闻。隋末返俗。唐初出仕。位至给事中。凤有别传。自光徽绩。
狼牙修国王婆伽达多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全梁文·卷七十
婆伽达多,天竺甥,国在南海中,去广州二万四千里。大监十四年,遣使阿撤多奉表入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代郡武川人,字达摩。若干惠子。西魏文帝大统末,袭父爵长乐郡公,尚宇文泰女。累官洛州刺史。周武帝保定四年,封徐国公。建德中拜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