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38
词典
59
分类词汇
1677
佛典
2
共1677,分112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27
28
29
3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宣言
帝学
让国
官廪
载言
国均
国策
寿国
泉府
灭国
山国
造邦
正国
国文
折俎
《國語辭典》:
宣言
拼音:
xuān yán
1.逢人公开声明。《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2.发表意见。《国语。周语上》:「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3.政府、政党或其他团体把对某事件的主张,用文书对外的宣示。如:「独立宣言」。
分類:
宣言
宣告
发表
国家
扬言
声明
言论
宣布
政党
故意
表达
达意
意见
散布
团体
领导
导人
重大
大问
问题
公开
示意
宣传
号召
文告
《漢語大詞典》:
帝学(帝學)
即国学。国家所设立的学校。
《
孔丛子·问军礼
》
:“天子使有司以特牲告社,告以所征之事而受命焉,奠于帝学以受成。”
《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
:“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周流华夏,随集帝学。” 李周翰 注:“帝学,国学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
楔子:“为此来就帝学,未及数年,选居上馆,声动朝廷。”
分類:
国学
国家
家所
设立
学校
《漢語大詞典》:
让国(讓國)
将国家或封地的统治权让给贤者。
《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
:“何贤乎 叔武 ?让国也。”
《
史记·张丞相列传
》
:“ 玄成 时佯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让国之名。” 明
李东阳
《挂剑曲》
:“平生让国心,耿耿方在此。” 甘簃
《辛亥和议之秘史》
:“宜速諫君让国,自保安全。”
分類:
让国
国家
封地
统治权
贤者
《漢語大詞典》:
官廪
(1).犹官俸。国家发给的俸禄。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伏闻织络及诸徒坐,乃有千数,计其所长,不足为国财,然坐食官廪,岁岁相承,此为无益。” 宋
陆游
《暑夜》
诗:“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从征》
:“我这里深惭毛义微官廪,那些个少可酬 云英 逆旅情。”
(2).国库里的粮食。
《
宋史·真宗纪二
》
:“﹝ 大中 祥符 二年九月﹞丁丑,发官廪振 凤州 水灾。”
《
宋史·王沿传
》
:“又体量 河朔 饥民,所至不俟詔,发官廪济之。”
分類:
国库
官俸
国家
粮食
俸禄
《漢語大詞典》:
载言(載言)
谓记录国家盟会之辞。后亦泛指记录史事。
《
礼记·曲礼上
》
:“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言,谓会同盟要之辞。” 陈澔 集说:“言,谓盟会之辞。” 唐
刘知几
《〈史通〉序》
:“自惟歷事二主,从官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按,“载言之职”谓史官。
分類:
记录
国家
盟会
史事
《漢語大詞典》:
国均(國均)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 钧 ”,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
《诗·小雅·节南山》
:“ 尹氏 大师,维 周 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毛 传:“均,平。” 陈奂 传疏:“均,
《
汉书·律历志
》
引
《
诗
》
作‘钧’。均、钧同。”
《
北史·隋纪下·炀帝
》
:“强臣豪族,咸执国均,朋党比周,以之成俗。”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
:“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均。”
(2).国家重臣。 南朝 梁
任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
诗:“已矣余何叹,輟春哀国均。”
分類:
国家
家政
政务
重臣
权柄
陶器
模子
下面
圆盘
《國語辭典》:
国策(國策)
拼音:
guó cè
1.国家的政策。如:「共商国策」。
2.《战国策》的别名。参见「战国策」条。
分類:
国家
国计
政策
经济
《國語辭典》:
寿国(壽國)
拼音:
shòu guó
延长国命。《管子。霸言》:「夫一言而寿国,不听而国亡,若此者,大圣之言也。」《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
分類:
保全
全国
国家
久存
《漢語大詞典》:
泉府
(1).官名。在
《
周礼
》
为司徒的属官,掌管国家税收、收购市上的滞销物资等。
《
周礼·地官·泉府
》
:“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於民用者。”
《汉书·食货志下》
:“ 周 有泉府之官。” 颜师古 注:“司徒之属官也。” 明
高攀龙
《今日第一要务疏》
:“臣观古今善理财者,无如 周公 。而
《周官》
所立泉府,谓之曰:‘泉者,欲其如泉之流而不滞也。’”
(2).指储备钱财的府库。
《
魏书·高谦之传
》
:“是以古之帝王,乘天地之饶,御海内之富,莫不腐红粟于太仓,藏朽贯于泉府。”
分類:
官名
储备
钱财
府库
司徒
属官
掌管
管国
国家
税收
收购
市上
滞销
物资
《漢語大詞典》:
灭国(滅國)
已灭亡的国家。
《论语·尧曰》
:“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分類:
灭亡
国家
《國語辭典》:
山国(山國)
拼音:
shān guó
1.多山的国家或地区。如:「尼泊尔是个山国,境内高峰林立。」《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2.汉代西域国名。《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山国》:「山国,王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山出铁,民山居,寄田籴谷于焉耆、危须。」
分類:
山国
国家
西域
地区
《漢語大詞典》:
造邦
创立国家。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
:“昔 洙 泗 之啟圣兮,异才森其并出。大或僈於造邦兮,小犹易夫千室。” 明 王锜
《
寓圃杂记
》
卷上:“时 高皇帝 造邦,法制严峻,其友復坚沮之。” 清
蒋湘南
《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三书》
:“我朝造邦东土,拓界西疆,中外一家,昭回旁薄,精华全萃于 乾隆 时。”
分類:
创立
立国
国家
《漢語大詞典》:
正国(正國)
治理国家。
《
国语·晋语八
》
:“夫正国者,不可以暱於权,行权不可以隐於私。”
分類:
正国
治理
治理国家
理国
国家
《國語辭典》:
国文(國文)
拼音:
guó wén
1.泛指本国的语文、文学和文化。如:「国文教科书」。
2.本国的文字。
分類:
国文
国家
本国
礼乐
乐制
文字
制度
小学
语文
《漢語大詞典》:
折俎
(1).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俎,盛牺牲的礼器。
《
仪礼·乡饮酒礼
》
:“宾升自西方,乃设折俎。” 贾公彦 疏:“凡解牲体之法,有全烝其豚。解为二十体,体解即此折俎是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
》
:“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徵圣
》
:“ 宋 置折俎,以多文举礼。”
(2).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 唐
毛杰
《与卢藏用书》
:“ 杰 时在草莽,运厄穷愁,思折俎而无因,嗟扫门而不逮。”
分類:
祭祀
参与
与国
国家
宴会
会时
大典
肢解
而后
后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