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疆域  拼音:jiāng yù
国土、国境。《荀子。君道》:「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晋。左思《魏都赋》:「尔其疆域,则旁极齐秦,结凑冀道,开胸殷卫,跨蹑燕赵。」
《國語辭典》:邦域  拼音:bāng yù
疆域、国土。《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也作「封略」、「封疆」、「封域」。
《漢語大詞典》:郊境
亦作“ 郊竟 ”。
(1).国境。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轂之径;川阨流迅,水有惊波之艰。”《晋书·羊祜传》:“昔 吴 为不恭,负险称号,郊境不闢,多歷年所。”
(2).城邑之郊区。左传·昭公十三年“又夺 成然 邑,而使为郊尹” 晋 杜预 注:“郊尹,治郊竟大夫。”
《國語辭典》:海内(海內)  拼音:hǎi nèi
天下,四海之内。《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唐。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作「海宇」。
《國語辭典》:海宇  拼音:hǎi yǔ
天下。《西游记》第四回:「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也作「海内」。
《漢語大詞典》:阃外(閫外)
(1).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晋书·陶侃传:“閫外多事,千緖万端,罔有遗漏。” 唐 白居易 《近见慕巢尚书诗中屡有叹老思退之意因以长句戏而谕之》:“近见诗中叹白鬚,遥知閫外忆 东都 。” 明 单本《蕉帕记·闹婚》:“朝中天子三宣,閫外将军一令。”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盈庭昏庸衰谬之臣,既已心灰胆落,失所凭藉,惟依閫外诸将帅以为重。”
(2).指国境之外。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出使之臣,节盛於碧油囊,令启路者双持於马上,天子之命,节制於閫外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与其取 鲁 而失天下之心,孰若安 鲁 以昭吾君之令德哉。於是制其閫外之命, 鲁 未有君,我是以定 公子申 之位。”
(3).指外任的将吏。《南宫词纪·八声甘州·咏马嵬事》:“ 唐王 心懊恼,赐 贵妃 刑宪,忍落霜毫,欲传恩赦,怎奈閫外军条。” 明 无名氏 《霞笺记·求美结欢》:“閫外威权深重,军门体统尊严。”
(4).指家庭之外。《孔子家语·本命》:“﹝妇女﹞教令不出於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閫外之非仪也。”
《國語辭典》:出境  拼音:chū jìng
离开国境。《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臣之御庶子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晋。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
《國語辭典》:压境(壓境)  拼音:yā jìng
敌军已逼近国界。如:「强敌压境」、「重兵压境」。《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六月,定州言契丹勒兵压境。」《三国演义》第三一回:「今军威稍挫,敌兵压境,岂可复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耶?」
《國語辭典》:越境  拼音:yuè jìng
踰越疆界。《晋书。卷四六。李重传》:「仕无出位之思,臣无越境之交。」
《漢語大詞典》:外境
(1).国境以外的地区。《三国志·魏志·王朗传》:“ 孝武 之所以能奋其军势,拓其外境,诚因祖考畜积素足,故能遂成大功。”隋书·源雄传:“嘉谋絶外境之虞,挺剑息韦韛之望。沙漠以北,俱荷伟恩; 吕 梁 之间,罔不怀惠。”
(2).指外界事物。史记·乐书“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唐 张守节 正义:“物者,外境也。外有善恶来触於心,则应触而动,故云物使之然也。”
《國語辭典》:海关(海關)  拼音:hǎi guān
1.旧时设置于沿海地区以管制出入的关口。汉。刘向《列女传。珠崖二义》:「遂奉丧归,至海关。」
2.办理出入国境的监督、检查及徵收关税等事务的机关。
《國語辭典》:过境(過境)  拼音:guò jìng
经过一国国境而至他国,称为「过境」。如:「老王从美国返回新加坡时,曾过境桃园国际机场。」
分類:国境地区
《國語辭典》:偷渡  拼音:tōu dù
非法出境或入境。如:「为了防止偷渡事件日渐增加,政府已大力加强查缉工作。」
《漢語大詞典》:封外
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外。亦指国境之外。《荀子·正论》:“封外侯服。” 杨倞 注:“畿外也。”韩非子·亡徵:“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太平广记卷四○二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径寸珠》:“ 胡 载石出封外,剖得径寸珠一枚。”
《漢語大詞典》:斥境
开拓国境。汉书·地理志上:“至 武帝 攘却 胡 越 ,开地斥境。”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卫公 既灭 突厥 ,斥境至于大漠。”
分類:开拓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