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史(國史)  拼音:guó shǐ
1.一国或一朝代的历史。《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旧闻,缀述国史。」
2.掌记国史的史官。《诗经。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國語辭典》:国史馆(國史館)  拼音:guó shǐ guǎn
纂修国史的机关。掌理纂修国史及典藏国家重要史料文献,隶属于总统府。
《分类字锦》:广国史阙(广国史阙)
唐书百官志长寿中宰相姚璹建议仗下后宰相一人录军国政要为时政记月送史馆然率推美让善事非其实未几亦罢而起居郎犹因制敕稍稍笔削以广国史之阙
分类:
《國語辭典》:国书(國書)  拼音:guó shū
派遣国家元首介绍其使节给外国元首的正式文件,或使节卸任时,向该国元首呈递的辞别信。前者称为「到任国书」,后者称为「辞任国书」。
《漢語大詞典》:国志(國志)
(1).指 晋 陈寿 所撰的三国志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余以暇日,常览《国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 吕延济 注:“《志》三国志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宋文帝 以《国志》载事伤於简略,乃命中书郎 裴松之 兼採众书,补注其闕。由是世言三国志者,以 裴 注为本焉。”
(2).泛指国史。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 黄遵宪 ﹞讲其沿革、政教、学俗、以成其国志。”按,此指 清 末 黄遵宪 所撰日本国志
分類:国史陈寿
《漢語大詞典》:大录
(1).总录、总领。《汉书·于定国传》:“君相朕躬,不敢怠息,万方之事,大録於君。” 颜师古 注:“大録,总録也。”《孔丛子·论书》:“ 尧 既得 舜 ,歷试诸难,已而纳之於尊显之官,使大録万机之政。”
(2).指国史。《魏书·李彪传》:“今求都下乞一静处,综理国籍,以终前志,官给事力,以充所须。虽不能光啟大録,庶不为饱食终日耳。”
分類:国史总领
《漢語大詞典》:国记(國記)
指编年史一类的国史。北史·魏纪三·孝文帝:“詔秘书丞 李彪 、著作郎 崔光 改析国记,依纪传体。”
《漢語大詞典》:国乘(國乘)
国史。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朝鲜疏:“復虑 明 朝国乘,復有誑谬。”
分類:国史
《漢語大詞典》:邦籍
犹国史。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以彼藩翰,董斯邦籍。”
分類:国史
《國語辭典》:修撰  拼音:xiū zhuàn
1.职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元时翰林院始置修撰,明清因之。
2.编纂。《北史。卷一○○。序传》:「始末修撰,凡十六载。」
《國語辭典》:上古  拼音:shàng gǔ
远古时代。古人以书契时代以前为上古,今多以洪荒至秦、汉以前为上古。欧洲则约以纪元前四千年至西罗马灭亡期间为上古。《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伊上古之初肇,自昊穹兮生民。」
《國語辭典》:纪年(紀年)  拼音:jì nián
1.记载年代。如:「我国在过去是以干支纪年的。」
2.依年代先后为记载纲领的编史方法。如:「竹书纪年」。
《國語辭典》:日历(日曆)  拼音:rì lì
记载年、月、日、星期和节气、纪念日等的印刷物,一年一本,一日一页。
《国语辞典》:董狐  拼音:dǒng hú
人名。春秋时晋国史官,生卒年不详。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不听,反欲杀之,赵盾于是逃亡国外。其后族人赵穿弑灵公,盾还晋国,而不讨穿。董狐乃书曰:「赵盾弑其君。」孔子因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漢語大詞典》:史事
(1).修撰国史之事。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序状》:“臣误被圣恩,付以史事。”宋史·神宗纪三:“﹝ 元丰 四年﹞詔 曾巩 充史馆修撰,专典史事。”
(2).历史上的事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其实极显浅的史事,随便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倒没人肯去考证他。” 郭沫若 《〈孔雀胆〉二三事》:“不过写剧本不是在考古或研究历史……和史事是尽可以出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