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因缘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大衍所立四宗之第一。(参见:宗)附录四宗项下。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三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参见:宗派)。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教之宗旨者。此又有二种,一单于诸教上判定之者,如永明之三宗乃至贤首之十宗是也。一于已成之自他宗而判定之者,如日本弘法之十住心是也。
因缘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二变)
因熏习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镜之一。于真如体内具足一切之功德,而熏习众生以为成佛之正因,如净镜现一切之影也。起信论曰:「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
【三藏法数】
谓真如觉体,能作现法之因,复能熏习内心,而一切境界悉于中现,故名因熏习镜。(已上二种,明真如在缠,故有空不空之义也。缠者,烦恼业缚也。)
因譬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缘与譬喻。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因缘,种种譬喻。」
因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兰者偷兰遮也。是为四重禁之方便。故云因兰。(参见:偷兰遮)
因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因明为因之体者。即有法上所具之义,立者敌者共许之事件也。立声无常之宗,声论师及佛者共许同有,所作之义,是即因体也。
光明童子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四卷,宋施护译。说王舍城善贤长者之息,光明童子,依佛之證言在火中不死,遂成长,出家證果。
光明名号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缘,普救众生。众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于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由于名之计量。名号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为所生之缘,如母。名号与光明,乃众生往生净土之他力因缘也。信心为内因,故光明与名号为外缘。又信心为众生心内所发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号,乃自如来使外计量而起信心之因缘也。
有因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立有实因而生实果是一种之邪见,谓之有因论。佛教由无生之本义破此有因论。四卷楞伽经四曰:「野马犍闼婆,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
有因无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外道四执之一。(参见:四执)
有法自相相违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相违之第三。有法者,宗之前名辞,自相者,于其前名辞发表之事件,相违者,反对之意。即谓立者所设之因,望其宗之前名辞时,缺因之后二相,故不为成立其前名辞发表之事件之因,而反为可打消之之理由,遂至敌者即用其因,成立反对之宗者。见因明入正理论等。
有法差别相违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相违之第四。有法者,宗之前名辞,差别者,其前名辞里面所含之别件,相违者,反对之意。凡狡黠之论法,于宗之前名辞,怀抱二种之意许,立者成立其一,希敌者不成立。今立者所陈之因,于宜关系之同品不关系,反关系于不应关系之异品,缺因之后二相,敌者因之却为无过之因,是即有法差别相违因也。亦见因明入正理论等。
有漏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招三界果报之业因也。即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
【佛学常见辞汇】
指招感三界果报的业因,包括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是。
【三藏法数】
漏即漏落生死也。因者,对果而言,谓众生由烦恼结业为因,而招三界生死苦果。是则烦恼结业,名有漏因,即集谛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自在等因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外道计六宗之一。即摩醯首罗外道也。计世间之不平等,皆自在天所作,一切者皆从自在天生,皆由自在天灭。凡神论的要素,谓自在天之身有八分,虚空为头,日月为眼,大地为身,河海为尿,山丘为粪,风为命,火为热气,而一切众生为身中之虫也。又主张大梵,时,法,空,我等之变化。义林章一曰:「自在等因宗,谓不平等因者,计随其所事即以为名,如莫醯伊湿伐罗等。或执诸法大自在天变化,或丈夫变化,或大梵变化,或时法空我等为因。」
自类因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类因等流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