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7,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谐因
袭因
因明论
因此上
动因
凭因
顺因
十因
培因
不因热
因霄
因式
因苗
因孕
艾因
《漢語大詞典》:谐因(諧因)
谐合的因缘。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
分類:谐合因缘
《漢語大詞典》:袭因(襲因)
犹因袭。承继。 汉 李尤 《云台铭》:“ 周氏 旧居,维 汉 袭因。崇臺嶒峻,上碍苍云。”
分類:因袭承继
《漢語大詞典》:因明论(因明論)
见“ 因明 ”。
《國語辭典》:因明  拼音:yīn míng
佛教逻辑学,也包含部分认识论的内容。源于印度的辩论术,后来成为佛教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世纪末形成印度学术研究重点之一,至七世纪法称达到顶点。从形式上和现代逻辑比较,因明有先立结论,再溯求理由的特徵。《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向使此贤致意因明者,我复何颜之有乎!」
《國語辭典》:因此上  拼音:yīn cǐ shang
因这个缘故。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为因高门不答,低门不就,因此上未曾成其配偶。」《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有个做花的女儿叫做莲女,十分中我意,……你不见我房里插满花枝?因此上起。」
《國語辭典》:动因(動因)  拼音:dòng yīn
动机、原因。如:「不晓得他这样做的动因何在?」
分類:动力原因
《韵府拾遗 真韵》:凭因(凭因)
李白诗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
《漢語大詞典》:顺因(順因)
顺应;依循。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将顺因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吾伏轻卒鋭士以待之,阴遮险阻以备之。”
分類:顺应依循
《漢語大詞典》:十因
国家借以强盛的十项措施。逸周书·大明武:“十艺必明,加之以十因,靡敌不荒……十因:一,树仁;二,胜欲;三,宾客;四,通旅;五,亲戚;六,无告;七,同事;八,程巧;九,□能;十,利事。”
《国语辞典》:培因  拼音:péi yīn
Alexander Bain
人名。(西元1818~1903)英国哲学家兼心理学家,为一纯粹经验论者,其学说以联想活动和生理过程的关系为主旨,并重视内在的活动力。主要成就在生理学及性心理学等方面。
《国语辞典》:不因热(不因热)  拼音:bù yīn rè
比喻性格独立自主,不倚仗他人权势。参见「不因人热」条。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潘岳本自閒,梁鸿不因热。」
《漢語大詞典》:因霄
传说中的国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西方有 因霄 之国,人皆善啸,丈夫啸闻百里,妇人啸五十里,如笙竽之音,人舌尖处倒向喉内,亦曰两舌重沓,以爪徐刮之,则啸声愈远,故吕氏春秋云‘反舌殊乡之国’,即此谓也。”参见“ 反舌 ”。
《國語辭典》:反舌  拼音:fǎn shé
比喻蛮夷的语音与中国歧异。《吕氏春秋。离俗览。适威》:「蛮夷反舌殊俗异习之国,其衣服冠带、宫室居处、舟车器械、声色滋味皆异。」
《国语辞典》:因式  拼音:yīn shì
若一多项式能整除另一多项式,前者称为后者的因式。如m-1为㎡-1的因式。也称为「因子」。
《韵府拾遗 萧韵》:因苗
淮南子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榖也因苗以为教
《韵府拾遗 径韵》:因孕
史记殷本纪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元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骈字类编》:艾因
艺文类聚言尧则桀对举兰则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