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灰不溜丢(灰不溜丟)  拼音:huī bù liū diū
颜色灰暗无光的样子。如:「他把墙壁漆成灰不溜丢,看起来怪刺眼的!」
《漢語大詞典》:继发性疾病(繼發性疾病)
对原发性疾病而言。在原发性疾病基础上或因其他病因而引起的与原发性疾病症状相类似的疾病称为继发性疾病。亦省称“ 继发症 ”。《解放军报》1970.6.7:“有的‘结症’虽然治好了,但继发症发生了,仍然避免不了马的死亡。”
《國語辭典》:祸福相倚(禍福相倚)  拼音:huò fú xiāng yǐ
祸与福互相依存,往往福因祸而生,而祸中也潜伏有福的因子。参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条。《旧唐书。卷七一。列传。魏徵》:「祸福相倚,吉凶同域,唯人所召,安不可思。」
《國語辭典》:祸福倚伏(禍福倚伏)  拼音:huò fú yǐ fú
祸与福互相依存,往往福因祸而生,而祸中也潜伏有福的因子。参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条。如:「世事往往是祸福倚伏,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宋。刘一止 试馆职策:「故圣人畏无难而不畏多难,以其因难而能图也,又况祸福倚伏之理为未易料者。」
分類:相因因而
《國語辭典》:祸福倚伏(禍福倚伏)  拼音:huò fú yǐ fú
祸与福互相依存,往往福因祸而生,而祸中也潜伏有福的因子。参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条。如:「世事往往是祸福倚伏,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宋。刘一止 试馆职策:「故圣人畏无难而不畏多难,以其因难而能图也,又况祸福倚伏之理为未易料者。」
分類:相因因而
《國語辭典》:活寡  拼音:huó guǎ
已婚妇女长期与丈夫分离而过独居生活。《红楼梦》第八三回:「你日后必定有个好人家,好女婿,决不像我这样守活寡,举眼无亲,叫人家骑上头来欺负的。」
《漢語大詞典》:逼闷(逼悶)
谓由于心里有疑团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畅。《孽海花》第三十回:“他尽发愁,不大説话。説起话来,老是愁着太太在家里逼闷出病来。”
《國語辭典》:大减价(大減價)  拼音:dà jiǎn jià
大幅降低货品价格。减价原因多为促销,提高销售额或制造、销售成本降低。如:「最近百货公司正在大减价,每天人潮不断,挤得水泄不通。」
《國語辭典》:大喜过望(大喜過望)  拼音:dà xǐ guò wàng
因结果超过原本预期的,而显得特别高兴。《史记。卷九一。黥布传》:「出就舍,帐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文明小史》第四回:「柳知府听了不禁大喜过望,如同拾了宝贝一般。」也作「喜出望外」。
《國語辭典》:触景生情(觸景生情)  拼音:chù jǐng shēng qíng
看见眼前景象而引发内心种种情绪。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也作「触景生怀」。
《漢語大詞典》:十室九匮(十室九匱)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 高昌 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 河西 供役,飞米转芻,十室九匱,五年未可復。”参见“ 十室九空 ”。
《國語辭典》:十室九空  拼音:shí shì jiǔ kōng
十户住家,有九家空无人居。形容大乱之后,人民穷困散亡的凄凉景象。《抱朴子。外篇。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唐。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國語辭典》:胜残去杀(勝殘去殺)  拼音:shèng cán qù shā
残,暴戾凶恶的人。杀,代指死刑。胜残去杀语出《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指感化凶残的人,使其去恶从善,则可以废除死刑。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凭宗庙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也作「捐残去杀」、「去杀胜残」。
《漢語大詞典》:水照云光
近地平线处阴沉灰色的天空,是由云受海面颜色反射而产生,因而当在覆盖着冰的海洋上看去就像是未冻结的水面
由于空旷水域没有光的反射而在水天接触区域产生的黑暗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鹊夜传枝(鵲夜傳枝)
谓鹊鸟在夜间因受惊等因而转移所栖息的树枝。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鹊夜传枝,月晕绕鑾,皆主有赦。”
《國語辭典》:人杰地灵(人傑地靈)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杰出的人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镜花缘》第七一回:「古人云:『人杰地灵。』人不杰,地安得灵?」也作「地灵人杰」。
《漢語大詞典》:人亡邦瘁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毛 传:“殄,尽;瘁,病也。” 郑玄 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李光 《赠穉兰》诗:“神憎鬼瞰知君忿,人亡邦瘁知君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