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还复(還復)
(1).返回,复归。汉书·赵充国传:“豪 靡忘 使人来言:‘愿得还復故地。’”《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復民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楚子 使 薳射 城 州屈 ,復 茄 人焉” 晋 杜预 注:“还復 茄 人於 州屈 。”
(2).回复;恢复。后汉书·献帝纪:“詔除 光熹 、 昭寧 、 永汉 三号,还復 中平 六年。” 晋 王嘉 拾遗记·周:“使发其国之时并童稚,至京师鬚皆白。及还至 燃丘 ,容貌还復少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蓝摩国:“太子解其上服,授与猎人。猎人得已,还復天身,持所得衣,凌虚而去。”
(3).反复,接连。荀子·宥坐:“ 子贡 观於 鲁 庙之北堂,出而问於 孔子 曰:‘乡者, 赐 观於太庙之北堂,吾亦未輟,还復瞻被,九盖皆继;被有説邪?匠过絶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过发奔命兵,移檄边部,共击 邯郸 ,郡县还復响应。”
(4).仍然。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 潜, ,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隋 薛道衡 《豫章行》:“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復忆。” 明 刘基 《遣兴》诗之四:“飞蚊何营营,绕鬢鸣相煎。拍之不胜多,挥去还復前。”
(5).用在问句里,表示选择。犹还是。朱子语类卷三:“不知 魏公 是有此梦,还復一时用兵托为此説?”
《漢語大詞典》:复归(復歸)
(1).谓去国者归国复位。左传·成公十八年:“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復其位曰復归。” 孔颖达 疏:“本无位曰入,本有位曰復归。”书·太甲序:“ 太甲 既立,不明。 伊尹 放诸 桐 ,三年,復归于 亳 。”
(2).回复;返回。《老子》:“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是 都介涅夫 给创立出来的名目,指不信神,不信宗教,否定一切传统和权威,要复归那出于自由意志的生活的人物而言。”
《漢語大詞典》:复返(復返)
回返;回复。 唐 崔颢 《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大字帖》:“前辈之朴而谨如此,今滔滔不可復返。”
《漢語大詞典》:复反(復反)
犹回复。韩非子·扬权:“法刑苟信,虎化为人,復反其真。”史记·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姦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燿天下,復反无名。”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 宣王 修 文 武 之业, 周 道灿然復至矣,非天降命不可復反也。”
分類:回复
《漢語大詞典》:还反(還反)
亦作“ 还返 ”。
(1).返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説。”韩非子·喻老:“ 晋 已取 虢 ,还反灭 虞 。”穆天子传卷六:“壬子,天子具官见 邢侯 、 曹侯 ,天子还返, 邢侯 、 曹侯 执见拜天子之武一。”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吾今取 谦 ( 桓谦 ),往至便克,沉疑之间,已自还反。” 宋 黄庭坚 《奉和王世弼》:“田园虽足乐,及时思还返。” 元 郝经 《云梦》诗:“鹅鸛不知家,悠悠忘还返。”
(2).回复。《淮南子·原道训》:“已彫已琢,还反於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昔 桀 囚 汤 而不诛, 紂 囚 文王 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
(3).指还丹。 唐 吕岩 《渔父词·神异》:“还返初成立变童,瑞莲开处色辉红。金鼎内,迥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参见“ 还丹 ”。
分類:返回回复
《國語辭典》:还丹(還丹)  拼音:huán dān
道家炼丹,将丹砂烧成水银,积久又还原成丹砂,循还变化,称为「还丹」。见《抱朴子。内篇。金丹》。
《漢語大詞典》:返还(返還)
(1).退还,归还。《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环缘》:“为此各镇所餽,一概返还,单单收这一个美人。”
(2).回复。 郭沫若 《沸羹集·我如果再是青年》:“但老者必须向童年返还,足见人人所景仰的还是自己的青春。”
《國語辭典》:打发(打發)  拼音:dǎ fa
1.派遣、安排。《三国演义》第一一回:「陶谦先打发陈元龙往青州去讫,然后命糜竺赍赴北海。」《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过了十馀日,抚台打发人来,请王总教衙门里去有事相商。」
2.驱赶。元。无名氏《村乐堂。楔子》:「那个弟子孩儿,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罢。」
3.使人离开。《儒林外史》第三回:「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原来捕厅也因为风声不好,先打发家眷进府,外面却瞒著不说起。」
4.给与、支付。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三折:「少下我茶钱五钱,酒钱三两,饭钱一两三钱,打发唱的耿妙莲五两。」《金瓶梅》第一○回:「将家活多办买了,打发那两个公人路上盘费。」
5.消磨时间。如:「打发时间」。
6.服侍。《红楼梦》第三一回:「才刚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他们打发你吃。」
《國語辭典》:恢复(恢復)  拼音:huī fù
1.回复原来的样子。《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大凡我们要办一事,败坏甚易,恢复甚难。」
2.收复,将失去的收回来。《金史。卷一○八。胥鼎传》:「宋我世雠,比年非无恢复旧疆、洗雪前耻之志。」
《國語辭典》:回文  拼音:huí wén
1.反覆颠倒均能成诵的诗词。也作「回文」。
2.句子的上下两句,词汇相同而词序相反的修辞法。如老子第八十一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回覆的公文。《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解曹伯明并赃物文卷,到府厅交割了,讨了回文自回。」
4.回族的文字。即现行维吾尔文字,用阿拉伯字母书写,自右而左横行,字母有二十八至四十个不等。
《國語辭典》:来复(來復)  拼音:lái fù
来回、往复。本指易道中由剥至复的过程。易经剥卦坤下艮上,仅剩上九一阳爻,卦气上升,转为坤卦,坤下坤上,一阳不馀,转至复卦,震下坤上,初九一阳始生。故由剥之上九一阳将尽至复卦一阳始生,来复七爻,于时可代表七日。《易经。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唐。孔颖达。正义:「阳气始剥尽,谓阳气始于剥尽之后至阳气来复时,凡经七日。」后亦用来代表七天的循还周期。称一星期为一个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
《漢語大詞典》:归业(歸業)
回复原来的正业。主要指农业。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 滎阳 、 陈留 胁从兵,皆散令归业。”宋史·太宗纪一:“没界外民归业,仍给復三年。” 宋 岳飞 《申省破曹成捷状》:“及夺到被虏人民数万人放令归业。”
《漢語大詞典》:还淳(還淳)
回复到原来的淳朴状态。南齐书·明帝纪:“永览玄风,兢言集愧,思所以还淳改俗,反古移民。”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漢語大詞典》:复始(復始)
回复到初始。重新开始。史记·封禅书:“天增授皇帝太元神策,周而復始。”汉书·律历志上:“周旋无端,终而復始,无穷已也。”《淮南子·天文训》:“凡二十纪,一千五百二十岁大终,日月星辰復始。”
《國語辭典》:回复(回復)  拼音:huí fù
1.回旋反覆。唐。柳宗元梦归赋〉:「若有鉥予以往路兮,驭儗儗以回复。」
2.回答、答覆。《文明小史》第五五回:「钱庄上掌匮进去,回复了秦凤梧,秦凤梧正惊得呆了。」
3.恢复。如:「回复国籍。」
《漢語大詞典》:牵复(牽復)
(1).谓牵引回复正道。易·小畜:“九二,牵復,吉。” 孔颖达 疏:“牵谓牵连,復谓反復。”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袞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 吕延济 注:“言相引復归顺道以为善也。”
(2).谓复官;复原。 唐 杜牧 《张直方贬恩州司户制》:“俟其抆拭旧痕,湔洗前过,必欲牵復,用存始终。” 宋 邵雍 《安乐窝中吟》之十一:“虽然春老难牵復,却有夏初能就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尝观 唐 时詔令,凡即位改元之詔,其先朝贬窜诸臣即与量移。量移后方纔牵復,牵復后方始收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