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97,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四大教法
四大菩萨
四大声闻
四大护院
四大元无主
四大佛护院
四上
四土
四山
四不成
四不见
四不可得
四不可轻
四不可说
佛类词典(续上)
四大乘宗四大教法
四大菩萨
四大声闻
四大护院
四大元无主
四大佛护院
四上
四土
四山
四不成
四不见
四不可得
四不可轻
四不可说
四大乘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参见:四个大乘)
(流派)(参见:四个大乘)
四大教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种墨印)
(名数)(参见:四种墨印)
四大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弥勒,文殊,观音,普贤,谓之法华四大菩萨。又涌出品所说之上行等四菩萨也。(参见:四导师)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名数)弥勒,文殊,观音,普贤,谓之法华四大菩萨。又涌出品所说之上行等四菩萨也。(参见:四导师)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四大声闻
【佛学大辞典】
(名数)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也。于法华会座此四人为中根之机,此四人,于信解品得领解。于授记品受当来作佛之记。【又】弥勒下生经以迦叶,屠钵叹,宾头卢,罗云为四大声闻。(参见:四大弟子)
(名数)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也。于法华会座此四人为中根之机,此四人,于信解品得领解。于授记品受当来作佛之记。【又】弥勒下生经以迦叶,屠钵叹,宾头卢,罗云为四大声闻。(参见:四大弟子)
四大弟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连,须菩提,摩诃迦叶为四大弟子。智度论谓舍利弗目连为佛左右弟子。须菩提修无诤定,为行空第一,摩诃迦叶行十二头陀,为头陀第一。佛在世时,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供养此四人。辄得如愿。【又】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钵叹之四人也。法护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岁,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法华文句记一曰:「四大弟子者: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钵叹。」
【佛学常见辞汇】
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叶等为四大弟子。
(名数)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连,须菩提,摩诃迦叶为四大弟子。智度论谓舍利弗目连为佛左右弟子。须菩提修无诤定,为行空第一,摩诃迦叶行十二头陀,为头陀第一。佛在世时,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供养此四人。辄得如愿。【又】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钵叹之四人也。法护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岁,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法华文句记一曰:「四大弟子者: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钵叹。」
【佛学常见辞汇】
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叶等为四大弟子。
四大护院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曼荼罗十三大院之第十三院也。为守护曼荼罗四门之金刚神。南门名金刚无胜结护,东门名无畏结护,北门名坏诸怖结护,西门名难降伏结护。青龙轨具记之。现图曼荼罗不载。
(术语)胎藏曼荼罗十三大院之第十三院也。为守护曼荼罗四门之金刚神。南门名金刚无胜结护,东门名无畏结护,北门名坏诸怖结护,西门名难降伏结护。青龙轨具记之。现图曼荼罗不载。
四大元无主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类集曰:「肇法师遭秦王难,临就刑说偈云: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参见:四大)
(杂语)禅林类集曰:「肇法师遭秦王难,临就刑说偈云: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参见:四大)
四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为身根所得。身根触诸色而觉知坚湿煖动也。假之四大,则世间所称之地水火风也,此四大虽其实为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要之实之四大为能造,假之四大属于所造也。若据成实论意,则无实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触之四尘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尘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质之物,无非为四大之所造(俱舍),无非为四大之和合(成实),故称之为大也。或以之分为二种,称正报之人身为内之四大,或称为有识之四大,依报之诸色曰外之四大,或云无识之四大。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又曰:「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璎珞经二曰:「四大有二种:一有识,二无识。」最胜王经五曰:「譬如机关由业转,地水火风共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梵Maha%bhu%ta。
【佛学常见辞汇】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
四大者,谓人之身,揽外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内身四大。因对色香味触四微,故称为四大也。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若不假水,则不和合。经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是也。
〔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谓唾涕津液等名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流散。经云: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是也。
〔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煖气,名为火大。若不假风,则不增长。经云:煖气归火。是也。
〔四、风大〕,风以动转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名为风大。此身动作,皆由风转。经云:动转归风。是也。(动转归风者,凡身动转皆属风也。)
(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为身根所得。身根触诸色而觉知坚湿煖动也。假之四大,则世间所称之地水火风也,此四大虽其实为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要之实之四大为能造,假之四大属于所造也。若据成实论意,则无实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触之四尘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尘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质之物,无非为四大之所造(俱舍),无非为四大之和合(成实),故称之为大也。或以之分为二种,称正报之人身为内之四大,或称为有识之四大,依报之诸色曰外之四大,或云无识之四大。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又曰:「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璎珞经二曰:「四大有二种:一有识,二无识。」最胜王经五曰:「譬如机关由业转,地水火风共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梵Maha%bhu%ta。
【佛学常见辞汇】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
四大者,谓人之身,揽外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内身四大。因对色香味触四微,故称为四大也。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若不假水,则不和合。经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是也。
〔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谓唾涕津液等名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流散。经云: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是也。
〔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煖气,名为火大。若不假风,则不增长。经云:煖气归火。是也。
〔四、风大〕,风以动转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名为风大。此身动作,皆由风转。经云:动转归风。是也。(动转归风者,凡身动转皆属风也。)
四大佛护院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四大护院。
(名数)即四大护院。
四上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晨午昏及夜半之四时上堂持念也。一切仪处轨曰:「三谓晨午昏,加夜半成四。」性灵集二曰:「四上持念,四魔请降。」
(杂语)晨午昏及夜半之四时上堂持念也。一切仪处轨曰:「三谓晨午昏,加夜半成四。」性灵集二曰:「四上持念,四魔请降。」
四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馀土,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馀。又为七方便人之所居,故名方便土,七方便人者,即藏教声闻缘觉二人(藏教中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道,于菩萨之位,似未断惑,随而不生彼土,故除之),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菩萨一人,圆教菩萨一人之人种类也。又此土称为变易土。变化同居土之依身,而易以方便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又其后变此方便土之依身,而易以实报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然而生于此方便土者有五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前三果,思惑未尽,不能生方便土,故悉为阿罗汉,但从本位立名,于一阿罗汉之上举四果之别也),五辟支佛。文句六所谓:「五人断通惑者同生其土皆为菩萨,五人即之四果支佛」是也。此五人生于方便土,如其次第,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而发菩提心,涅槃经之说也。又谓有九人生于方便土。藏教声缘二人,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三人,圆教一人也,别教三人者,至别教之菩萨第六住,断见思之烦恼,故六住已上者,生于方便土,此一人也,与十行十回向共为三人。圆教一人者,圆教十信位之六根净,以断见思烦恼故,报命尽,故生于方便土。观经妙宗钞上所谓:「九种行人合生彼土」是也。三实报无障碍土。方便土为證空理人之果报土,此上更有證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防,故名实报无障碍土。纯为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别教十地已上圆教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四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体也,寂者解脱,一切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纵不横,名曰秘密藏,是乃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谓之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有有相无相二义:一寂光土,唯理。净名经疏一曰:「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实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法华玄义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假,业力所隔感见不同。」是如理者为如智之所依,故名曰土,非别有能依所依身土之别相。此一义也。二依圆教之极意,三千诸法,宛然本有,是乃真佛真土,常寂光之名,依之而立,此圆教之实义也。见净名经疏一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方便有馀土是二乘与没有證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实报庄严土是佛的报身与地上菩萨所住的国土;常寂光土是从佛的清净法身所示寂的国土。
【佛学次第统编】
前说世间,但明凡夫世间。兹合凡圣,须明凡圣染净之土。惟诸家说土不同,兹就台家所立四种净土:
一、凡圣同居土 人天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也。
二、方便有馀土 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修小乘之方便道,断见思惑者生处,故谓之方便。尘沙无明惑未尽,故谓之有馀。
三、实报无障碍土 方便土證空理者果报之土,此上更證一分中道之理者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可无相妨,谓之实报无障碍土。此土纯为菩萨所居,无凡夫二乘。如别教之十地已上,圆教之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
四、常寂光土 常、即法身,为本在常住之体。寂、解脱也,一切诸相永寂。光、般若也,照诸相之智慧。此三德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是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名常寂光土。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脩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馀土〕,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果报土〕,果报土者,亦名实报土。即别教十地,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觉诸菩萨所居之土也。观无量寿佛经疏云:行真实法,感得胜报。是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四、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此以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净名疏云:修于圆教愿行之因,因极果满,道成妙觉,居常寂光。是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谓自受用法喜之乐,名自受用身,即自报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实报土也。谓佛以相应净识,所修成就,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是名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法喜之乐者,闻法欢喜而快乐也。)
〔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他受用身者,谓因他机感扣,而现此身,即胜应身也。他受用土者,亦即实报土也。谓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是名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变化身依变化土〕,变化身者,改转不定,名之为变;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即劣应身也。变化土者,谓佛以大慈悲力,随诸有缘众生所宜,化为佛土,或大或小,或净或秽,佛变化身依之而住,是名变化身依变化土。
(名数)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馀土,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馀。又为七方便人之所居,故名方便土,七方便人者,即藏教声闻缘觉二人(藏教中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道,于菩萨之位,似未断惑,随而不生彼土,故除之),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菩萨一人,圆教菩萨一人之人种类也。又此土称为变易土。变化同居土之依身,而易以方便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又其后变此方便土之依身,而易以实报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然而生于此方便土者有五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前三果,思惑未尽,不能生方便土,故悉为阿罗汉,但从本位立名,于一阿罗汉之上举四果之别也),五辟支佛。文句六所谓:「五人断通惑者同生其土皆为菩萨,五人即之四果支佛」是也。此五人生于方便土,如其次第,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而发菩提心,涅槃经之说也。又谓有九人生于方便土。藏教声缘二人,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三人,圆教一人也,别教三人者,至别教之菩萨第六住,断见思之烦恼,故六住已上者,生于方便土,此一人也,与十行十回向共为三人。圆教一人者,圆教十信位之六根净,以断见思烦恼故,报命尽,故生于方便土。观经妙宗钞上所谓:「九种行人合生彼土」是也。三实报无障碍土。方便土为證空理人之果报土,此上更有證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防,故名实报无障碍土。纯为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别教十地已上圆教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四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体也,寂者解脱,一切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纵不横,名曰秘密藏,是乃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谓之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有有相无相二义:一寂光土,唯理。净名经疏一曰:「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实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法华玄义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假,业力所隔感见不同。」是如理者为如智之所依,故名曰土,非别有能依所依身土之别相。此一义也。二依圆教之极意,三千诸法,宛然本有,是乃真佛真土,常寂光之名,依之而立,此圆教之实义也。见净名经疏一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方便有馀土是二乘与没有證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实报庄严土是佛的报身与地上菩萨所住的国土;常寂光土是从佛的清净法身所示寂的国土。
【佛学次第统编】
前说世间,但明凡夫世间。兹合凡圣,须明凡圣染净之土。惟诸家说土不同,兹就台家所立四种净土:
一、凡圣同居土 人天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也。
二、方便有馀土 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修小乘之方便道,断见思惑者生处,故谓之方便。尘沙无明惑未尽,故谓之有馀。
三、实报无障碍土 方便土證空理者果报之土,此上更證一分中道之理者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可无相妨,谓之实报无障碍土。此土纯为菩萨所居,无凡夫二乘。如别教之十地已上,圆教之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
四、常寂光土 常、即法身,为本在常住之体。寂、解脱也,一切诸相永寂。光、般若也,照诸相之智慧。此三德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是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名常寂光土。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脩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馀土〕,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果报土〕,果报土者,亦名实报土。即别教十地,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觉诸菩萨所居之土也。观无量寿佛经疏云:行真实法,感得胜报。是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四、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此以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净名疏云:修于圆教愿行之因,因极果满,道成妙觉,居常寂光。是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谓自受用法喜之乐,名自受用身,即自报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实报土也。谓佛以相应净识,所修成就,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是名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法喜之乐者,闻法欢喜而快乐也。)
〔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他受用身者,谓因他机感扣,而现此身,即胜应身也。他受用土者,亦即实报土也。谓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是名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变化身依变化土〕,变化身者,改转不定,名之为变;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即劣应身也。变化土者,谓佛以大慈悲力,随诸有缘众生所宜,化为佛土,或大或小,或净或秽,佛变化身依之而住,是名变化身依变化土。
四山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山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观一曰:「四山合来无逃避处。」【又】别译阿含经四以四山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山。谓人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山能坏一切壮年之盛色也。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病山能坏一切之强健也。三死山,谓人之身尽命终。死山能坏一切之寿命也。四衰耗山,谓人之富贵荣华衰耗。衰耗山能坏一切之荣华富贵也。【又】增一阿含经四意断品以四山譬老病死及无常。
【三藏法数】
(出别译杂阿含经)
佛在给孤独园,语波斯匿王云:有大石山,上连于天,下连于地,从东方来,所历之处,卉木丛林有生之类,悉皆摧碎;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以此四山,喻众生老病死衰之四相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老山〕,谓人之老迈,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则彼少年端美之相,悉皆变坏。如彼大山来时,摧损于物,不可免者。故经言:老山能坏一切壮年盛色也。
〔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或寒或热,生种种病,能使身力疲败,精神减损。如彼大山来时,损一切物,莫可避者。故经言:病山能坏一切强健也。
〔三、死山〕,谓人身殒命终,四大诸根悉归磨灭,如彼大山来时,万物一时摧碎,莫可禦者。故经言:死山能坏一切寿命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衰耗山〕,谓人之生,迫于衰耗,势力既去,赀财亦空,名称不闻,志意消沮。如彼大山来时,损坏于物,莫可逃者。故经言:衰耗之山,能坏一切荣华富贵也。
(譬喻)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山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观一曰:「四山合来无逃避处。」【又】别译阿含经四以四山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山。谓人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山能坏一切壮年之盛色也。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病山能坏一切之强健也。三死山,谓人之身尽命终。死山能坏一切之寿命也。四衰耗山,谓人之富贵荣华衰耗。衰耗山能坏一切之荣华富贵也。【又】增一阿含经四意断品以四山譬老病死及无常。
【三藏法数】
(出别译杂阿含经)
佛在给孤独园,语波斯匿王云:有大石山,上连于天,下连于地,从东方来,所历之处,卉木丛林有生之类,悉皆摧碎;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以此四山,喻众生老病死衰之四相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老山〕,谓人之老迈,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则彼少年端美之相,悉皆变坏。如彼大山来时,摧损于物,不可免者。故经言:老山能坏一切壮年盛色也。
〔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或寒或热,生种种病,能使身力疲败,精神减损。如彼大山来时,损一切物,莫可避者。故经言:病山能坏一切强健也。
〔三、死山〕,谓人身殒命终,四大诸根悉归磨灭,如彼大山来时,万物一时摧碎,莫可禦者。故经言:死山能坏一切寿命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衰耗山〕,谓人之生,迫于衰耗,势力既去,赀财亦空,名称不闻,志意消沮。如彼大山来时,损坏于物,莫可逃者。故经言:衰耗之山,能坏一切荣华富贵也。
四不成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因明三十三过中因有十四过,四不成六不定四相违是也。(参见:三十三过)
【三藏法数】
(出因明入正理论)
〔一、两俱不成〕,谓声是无常,非眼所见,若言声是眼见,而声与眼俱不能成,是名两俱不成。
〔二、随一不成〕,谓声是所作性,故以声显论,声是实法;若不将名句文等共相为用,则不成其论矣,是名随一不成。
〔三、犹豫不成〕,谓如见云雾等,即起疑惑,以为是火非火,疑心不决,是名犹豫不成。
〔四、所依不成〕,谓虚空实有,为万物所依,若言虚空定无,则万物无所依,是名所依不成。
(名数)因明三十三过中因有十四过,四不成六不定四相违是也。(参见:三十三过)
【三藏法数】
(出因明入正理论)
〔一、两俱不成〕,谓声是无常,非眼所见,若言声是眼见,而声与眼俱不能成,是名两俱不成。
〔二、随一不成〕,谓声是所作性,故以声显论,声是实法;若不将名句文等共相为用,则不成其论矣,是名随一不成。
〔三、犹豫不成〕,谓如见云雾等,即起疑惑,以为是火非火,疑心不决,是名犹豫不成。
〔四、所依不成〕,谓虚空实有,为万物所依,若言虚空定无,则万物无所依,是名所依不成。
四不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鱼不见水,鱼以水为居宅,游泳水中,无所障碍,故曰鱼不见水。二人不见风,风者但有声响可闻,而形相不可见,故曰人不见风。三迷不见性,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为烦恼无明所障覆,而不了知,故曰迷不见性。四悟不见空,学人既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曰悟不见空。见圆觉经钞。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钞)
〔一、鱼不见水〕,谓鱼以水为窟宅,游泳水中,悉无所障,故云鱼不见水。
〔二、人不见风〕,谓风发于万窍,但有声响可闻,而无形相可见,故云人不见风。
〔三、迷不见性〕,谓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为烦恼无明覆障,迷而不了,故云迷不见性。
〔四、悟不见空〕,谓修行之人,既能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云悟不见空。
(名数)一鱼不见水,鱼以水为居宅,游泳水中,无所障碍,故曰鱼不见水。二人不见风,风者但有声响可闻,而形相不可见,故曰人不见风。三迷不见性,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为烦恼无明所障覆,而不了知,故曰迷不见性。四悟不见空,学人既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曰悟不见空。见圆觉经钞。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钞)
〔一、鱼不见水〕,谓鱼以水为窟宅,游泳水中,悉无所障,故云鱼不见水。
〔二、人不见风〕,谓风发于万窍,但有声响可闻,而无形相可见,故云人不见风。
〔三、迷不见性〕,谓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为烦恼无明覆障,迷而不了,故云迷不见性。
〔四、悟不见空〕,谓修行之人,既能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云悟不见空。
四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常少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见四不可得经。
【佛学常见辞汇】
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佛告诸比丘:世有四事不可得免,古今已来,天地成立,无免此苦。以斯四苦,佛兴于世,令诸众生,咸得脱离。(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常少不可得〕,谓年幼之时,发黑齿白,形貌光泽,众人瞻戴,莫不爱敬;一旦老耄,头白齿落,短气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终不可得。
〔二、无病不可得〕,谓身体强健,行步轻便,一旦疾病,伏著床枕,不能动转,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三、长寿不可得〕,谓欲求长寿,五欲自恣,放心逸意,将期永久,无常卒至,忽然命终,欲求长寿,终不可得。(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四、不死不可得〕,谓父母兄弟妻妾子息欢娱笑乐,意可常得,无常卒至,魂神独逝,欲求不死,终不可得。
(名数)一常少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见四不可得经。
【佛学常见辞汇】
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佛告诸比丘:世有四事不可得免,古今已来,天地成立,无免此苦。以斯四苦,佛兴于世,令诸众生,咸得脱离。(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常少不可得〕,谓年幼之时,发黑齿白,形貌光泽,众人瞻戴,莫不爱敬;一旦老耄,头白齿落,短气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终不可得。
〔二、无病不可得〕,谓身体强健,行步轻便,一旦疾病,伏著床枕,不能动转,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三、长寿不可得〕,谓欲求长寿,五欲自恣,放心逸意,将期永久,无常卒至,忽然命终,欲求长寿,终不可得。(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四、不死不可得〕,谓父母兄弟妻妾子息欢娱笑乐,意可常得,无常卒至,魂神独逝,欲求不死,终不可得。
四不可轻
【佛学大辞典】
(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又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最不可轻。智度论二十二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故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故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故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是最不可轻。
(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又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最不可轻。智度论二十二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故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故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故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是最不可轻。
四不可说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经二十一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以有因缘故可得说。」此中天台取四种之不可说,配于自家所判之四教:一生生不可说,藏教说能生之因缘,所生之诸法,俱为实有,故云生生。二生不生不可说,通教说能生所生之当体即空,故云生不生。三不生生不可说,别教说真如不生之理,生十界差别之事,故云不生生。四不生不生不可说,圆教说真如之理与十界之事无二,故云不生不生。此四者,皆云不可说者,则以此四教之理,但可以智證,不可言说,其理本来无说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生生不可说,藏教说能生之因缘,所生之诸法,俱为实有,故云生生;二、生不生不可说,通教说能生所生之当体即空,故云生不生;三、不生生不可说,别教说真如不生之理,生十界差别之事,故云不生生;四、不生不生不可说,圆教说真如之理与十界之事无二,故云不生不生。上述四者之所以说不可说,那是因为此四教之理,只可以智證,不可以言说,其理本来是无说的。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證,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灭之法,法虽生灭,理本无言,故云不可说也。
〔二、生不生不可说〕,生者即前根尘相对所生之法也;不生者,了此所生之法,当体即空也。既达所生之法本空,故云生不生也。此是通教所诠之理,理本无言,故云不可说也。
〔三、不生生不可说〕,不生者即真空之理也;生者从空出假而起度生之用也。此言别教之人,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了法无生,故云不生;而又不住于空,复于十行中而修假观,起十界度生之用,故复云生也。此是别教所诠之理,理本无言,故云不可说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脩罗界、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
〔四、不生不生不可说〕,谓理本不生,事即理故,事亦不生,是名不生不生。又惑体本空,故不生;智用亦泯,故不生,是名不生不生。又无因可修故不生,无果可證故不生,是名不生不生。此是圆教所诠之理,理本无言,故云不可说也。
(术语)涅槃经二十一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以有因缘故可得说。」此中天台取四种之不可说,配于自家所判之四教:一生生不可说,藏教说能生之因缘,所生之诸法,俱为实有,故云生生。二生不生不可说,通教说能生所生之当体即空,故云生不生。三不生生不可说,别教说真如不生之理,生十界差别之事,故云不生生。四不生不生不可说,圆教说真如之理与十界之事无二,故云不生不生。此四者,皆云不可说者,则以此四教之理,但可以智證,不可言说,其理本来无说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生生不可说,藏教说能生之因缘,所生之诸法,俱为实有,故云生生;二、生不生不可说,通教说能生所生之当体即空,故云生不生;三、不生生不可说,别教说真如不生之理,生十界差别之事,故云不生生;四、不生不生不可说,圆教说真如之理与十界之事无二,故云不生不生。上述四者之所以说不可说,那是因为此四教之理,只可以智證,不可以言说,其理本来是无说的。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證,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灭之法,法虽生灭,理本无言,故云不可说也。
〔二、生不生不可说〕,生者即前根尘相对所生之法也;不生者,了此所生之法,当体即空也。既达所生之法本空,故云生不生也。此是通教所诠之理,理本无言,故云不可说也。
〔三、不生生不可说〕,不生者即真空之理也;生者从空出假而起度生之用也。此言别教之人,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了法无生,故云不生;而又不住于空,复于十行中而修假观,起十界度生之用,故复云生也。此是别教所诠之理,理本无言,故云不可说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脩罗界、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
〔四、不生不生不可说〕,谓理本不生,事即理故,事亦不生,是名不生不生。又惑体本空,故不生;智用亦泯,故不生,是名不生不生。又无因可修故不生,无果可證故不生,是名不生不生。此是圆教所诠之理,理本无言,故云不可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