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97,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2 73 74 下一页
通取四法体
四众易修,金刚守护门
四众爱乐
十四日
二十四日
围陀论师,计那罗延天生四姓
四洲为四有
四恶趣为四有
四禅天为四有
四空处天为四有
不动三昧,破四天王有
注雨三昧,破四禅有
无色界四天
四牙白净相
佛类词典(续上)
四禅次第定通取四法体
四众易修,金刚守护门
四众爱乐
十四日
二十四日
围陀论师,计那罗延天生四姓
四洲为四有
四恶趣为四有
四禅天为四有
四空处天为四有
不动三昧,破四天王有
注雨三昧,破四禅有
无色界四天
四牙白净相
四禅次第定
【三藏法数】
谓人修禅定,从三禅入四禅时,断喜乐故,不喜不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断喜乐者,谓断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也。不喜不乐者,谓心无善恶,寂然平等,即是四禅之定相也。)
谓人修禅定,从三禅入四禅时,断喜乐故,不喜不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断喜乐者,谓断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也。不喜不乐者,谓心无善恶,寂然平等,即是四禅之定相也。)
通取四法体
【三藏法数】
谓通取声名句文四法,而为能诠教体也。净名经云:通用四法,为佛教体。是也。
谓通取声名句文四法,而为能诠教体也。净名经云:通用四法,为佛教体。是也。
四众易修,金刚守护门
【三藏法数】
谓一切四众,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易于诵习,不假备通教典,所以曼荼罗疏云:念如来之神咒,心心暗契如来心;讽菩萨之密言,愿愿冥符菩萨愿。何生死之不逃?何涅槃而不得?又大悲心陀罗尼经云:诵持陀罗尼者,是无畏藏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谓一切四众,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易于诵习,不假备通教典,所以曼荼罗疏云:念如来之神咒,心心暗契如来心;讽菩萨之密言,愿愿冥符菩萨愿。何生死之不逃?何涅槃而不得?又大悲心陀罗尼经云:诵持陀罗尼者,是无畏藏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四众爱乐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常怀惠施,无所悭嫉,则四众之心,常生爱乐,而无嫌恨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常怀惠施,无所悭嫉,则四众之心,常生爱乐,而无嫌恨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十四日
【三藏法数】
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贤劫千佛名号,则灭一切恶,生一切善。(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贤者,劫名;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贤劫千佛名号,则灭一切恶,生一切善。(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贤者,劫名;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二十四日
【三藏法数】
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则灭除众苦,长养诸善。
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则灭除众苦,长养诸善。
围陀论师,计那罗延天生四姓
【三藏法数】
梵语围陀,华言智论。梵语那罗延,华言钩锁力士,谓其骨节钩锁而有力也。那罗延天能生四姓,谓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生毗舍,两脚生首陀。(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刹利,梵语具云刹帝利,华言田主,即王种也。梵语毗舍,华言商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梵语围陀,华言智论。梵语那罗延,华言钩锁力士,谓其骨节钩锁而有力也。那罗延天能生四姓,谓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生毗舍,两脚生首陀。(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刹利,梵语具云刹帝利,华言田主,即王种也。梵语毗舍,华言商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四洲为四有
【三藏法数】
谓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阎浮提、北郁单越也。(梵语弗于逮,华言胜。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
谓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阎浮提、北郁单越也。(梵语弗于逮,华言胜。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
四恶趣为四有
【三藏法数】
谓六道中,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四者,皆由愚痴贪欲造诸恶业,故感斯趣也。
谓六道中,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四者,皆由愚痴贪欲造诸恶业,故感斯趣也。
四禅天为四有
【三藏法数】
谓色界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
谓色界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
四空处天为四有
【三藏法数】
谓无色界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也。
谓无色界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也。
不动三昧,破四天王有
【三藏法数】
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谓菩萨修戒定慧,破诸烦恼散乱,證于不动三昧。以此天游行世间,则有果报惑业等动故,以此三昧,令其悉破诸动惑业,亦得證此也。
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谓菩萨修戒定慧,破诸烦恼散乱,證于不动三昧。以此天游行世间,则有果报惑业等动故,以此三昧,令其悉破诸动惑业,亦得證此也。
注雨三昧,破四禅有
【三藏法数】
四禅亦色界天也。谓菩萨修戒定慧,證于注雨三昧。以此天如大地具诸种子,若不得雨,善芽不生,故以此三昧之雨,令其发生三谛之种,亦得證此也。(三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
四禅亦色界天也。谓菩萨修戒定慧,證于注雨三昧。以此天如大地具诸种子,若不得雨,善芽不生,故以此三昧之雨,令其发生三谛之种,亦得證此也。(三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
无色界四天
【三藏法数】
一、空处天,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二、识处天,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三、无所有处天,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亦名不用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四、非想非非想处天,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故。
一、空处天,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二、识处天,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三、无所有处天,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亦名不用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四、非想非非想处天,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故。
四牙白净相
【三藏法数】
谓四牙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谓四牙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