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97,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大乘之四分
四我烦恼
四见(二)
因果一异四见
六十二见 其四
八万四千尘劳(二)
四不定
相等四分
因等四缘
三业四业
定不四业
辨惑(四)
因果四执
因果四计
因果四计(二)
大乘之四分
【佛学次第统编】
兹叙大乘之法,亦以信解行證四分说之,其义虽已见于小乘篇中,兹为大乘篇说,不妨重复述之。谓信解行證者,是佛道之一期,先信乐其法,次了解其法,次依其法而修行,终證得其果也。
又单就信解而言,闻佛之说法,初信之,次解之,则谓信解。又钝根信之,利根解之,是曰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也。
又就信行而言,信行对法行之称,自依圣法而行曰法行,信他之教而行曰信行。即信行者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利根而成思慧也。
四我烦恼
【佛学次第统编】
四我烦恼,又云四惑。于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
一、我痴 即无明,愚于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
二、我见 即我执,于非我之法,妄计为我也。
三、我慢 即倨傲,持所执之我,令心高举也。
四、我爱 即我贪,于所执之我,深生耽著也。
四见(二)
【佛学次第统编】
四见有三种: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
一、单四见
一、有。  二、无。  三、亦有亦无。  四、非有非无。
二、复四见
一、有有有无。     三、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
二、无有无无。     四、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
三、具足四见
一、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
二、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
三、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四、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
因果一异四见
【佛学次第统编】
华严经疏:「谓外道之所见,不出四见。」
一、计一 数论师计因中有果。以因果不异之故,名为计一。
二、计异 胜论师计因中无果,以因果不同之故,名为计异。
三、计亦一亦异 勒娑婆论师计因中有果,亦计因中无果,以有无双计故,名为亦一亦异。
四、计非一非异 尼犍子计因果亦非是一,亦非是异,故名非一非异。
六十二见 其四
【佛学次第统编】
六十二见者,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尽入六十二见中。
一、本劫本见, 种种无数,尽入十八见中。
二、末劫末见,种种无数,尽入四十四见中。
本劫者,过去之时也。本见者,于彼之过去起常见也。末劫者,未来之时也。末见者,于未来世起断见也。此四十四合前十八为六十二。
一、常论…………………………四┐
二、亦常亦无常论………………四│
三、边无边论……………………四├十八见
四、种种论………………………四│
五、无因而有论…………………二┘
一、有想论……………………十六┐
二、无想论………………………八│
三、非有想非无想论……………八├四十四见
四、断灭论………………………七│
五、现在泥洹论…………………五┘
八万四千尘劳(二)
【佛学次第统编】
西天之法,显物之多者,常举八万四千之数,略云八万。三藏法数引华严孔目云:「八万四千尘劳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之义,谓种种邪见烦恼,能染污真性也。劳即劳役也,谓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论其尘劳,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三世各有一百,共成三百。而现在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世二百,又各各以一使为头,九使为助,共成二千。合前现在世一百,共成二千一百。又约多贪、多瞋、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有二千一百,共成八千四百。又约四大、六衰、各有八千四百,总成八万四千尘劳也。
┌现在………成一百┐
贪┐ ┌贪┐ │    ┌贪┐ │         ┌地┐
瞋│ │瞋│ │    │瞋│ │此    成   │水│成
痴│十│痴│成│过去┐成│痴│ │二┌多贪┐八┌四大┤火│八
慢│使│慢│一│  │二│慢│成│千│多瞋│千│  └风│万
疑├各┤疑├百┤  ├百┤疑├二├一┤  ├四┤  ┌色├四
身│历│身│历│  │再│身│千┘百│多痴│百│  │声│千
边│十│边│三└未来┘约│边│  约└等分┘又│  │香│尘
邪│使│邪│世     │邪│  四    约└六衰┤味│劳
取│ │取│      │取│  分        │触│
戒┘ └戒┘      └戒┘           └法┘
四不定
【佛学次第统编】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言不定者,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遍一切心,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
一、睡眠 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暗昧略缘境界为性,障观为业。
二、恶作 恶作者,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三、寻求 寻求者,令心总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四、伺察 伺察者,令心总务急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
寻伺二者,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并用思及慧之各一分为体。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为寻,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各之为伺。
相等四分
【佛学次第统编】
于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谓相分、见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一、相分 相、谓相状也。所缘为义,纵缘于心。以心为相,亦唯所缘。相分之心,不能缘故。色尘有青黄等相状,声尘有执受非执受等相状,香尘有香臭差别,味尘有甘辛等相状,缘触有坚湿等相状,第六识缘法尘随则有色心相状,第七识缘第八见分带我法之相状,第八识缘种子五根器界带其相状也。
二、见分 见、谓见照也。能缘为义,心性明了能照前境,名之为见。
三、自證分 此缘自用故名自證,即指见分名曰自用,见分是第三分缘外之用也。亦名自体分,对馀三分以明自体。
四、證自證分 第三体用名为自證,此第四分能證知彼,是故名曰證自證分也。
第二分唯缘第一,第三能缘第二第四,第四唯缘第三,相分见分自体三种,即所能量量果别也。如以尺丈量于物时,物为所量,尺为能量。解数之智,名为量果。心等量境,类亦应然。果是何义?成满因义。谓第二分,以第三为果,自为能量。第三缘见,以第四为果,能量可知。缘第四时,即以第四为果。第四缘第三,为果同此。四分是识之义用分,非是体名,强指其体,即自證分也。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缘,后三通二。第二分通现等三量,第三第四皆现量摄。
因等四缘
【佛学次第统编】
有为诸法,从因缘生。如幻假有,谓色法及诸种子,依二缘生。心法依四缘生。所谓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也。
一、因缘 谓有为法亲辨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
一、种子 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有漏无漏、色非色、报非报等功能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果,此唯望彼。是因缘性。
二、现行 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极劣无记,馀薰本识。生自类种,此唯望彼,是因缘性。
二、等无间缘 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生定。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等无间缘。心与心所,如何似一?同一所缘,同一所依,同一时转,同一性摄,是故似一也。
三、所缘缘 谓若有法,是带已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二疏。
一、亲 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
二、疏 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
四、增上缘 谓若有法,有胜势用,能于馀法,或顺或违。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馀。有为无为,皆有不障之力,谓之胜势用。与违顺法,能得为缘,谓之或顺或违。如何与违法得为缘?如夫霜雪,与违青之黄叶为增上缘,非前灭法,此顺违用。于四处转,生住成得,四事别故。
三业四业
【佛学次第统编】
阿毗达磨集论四云:业差别有三种:
一、顺现法受业 若业于现法中,异熟成熟。谓从慈定起已,于彼造作,若损若益,必得现异熟。如从慈定起,从无诤定起,从灭定起,从预流果起,从阿罗汉果起亦尔。又于佛为上首僧中造善恶业,必得现异熟。又有馀猛利意乐方便所行善不善业,亦得善异熟。
二、顺生受业 若业于无间生中异熟成熟,谓五无间业。复有所馀善不善业,于无间生异熟成熟者,一切皆名顺生受业。
三、顺后受业 若业于无间生后异熟成熟,是名顺后受业。
四、顺不定受业 集论云:「上三业唯识论更加顺不定受业以为四业。」
杂集论云:「于此业中,从初熟位,建立顺现法受等名,不唯受此一位异熟。若业于此生造,即从此生已去,异熟成熟,说名顺现法受业。若业于此生造,从无间生已去,异熟成熟,说明顺生受业。若业于此生造,度无间生已去,异熟成熟,说名顺后受业矣。」
定不四业
【佛学次第统编】
瑜伽云:复有四业:
一、异熟定  二、时分定  三、二俱定  四、二俱不定
了义灯云:「馀三不定,第一约报受虽是定,然时不定。第二时定而报不定,故并不定。」
辨惑(四)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众生,所以不入正道者,盖为邪见之所覆故。是邪见者,缘一切相之所惑故,若夫摧邪显正,殆无过就诸相义,辨一切惑。
因果四执
【佛学次第统编】
三论玄义云:「总论西域九十六术,别序宗要,则四执盛行:一、计邪因邪果,二、执无因有果,三、立有因无果,四、辨无因无果。」
一、问云:「何名为邪因邪果?」 答:「有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若灭,还归本天,故云自在天若瞋。四生皆苦,自在若喜,则六道咸乐。然天非物因,物非天果,盖是邪心所画,故名邪因邪果。」
二、问云:「何名为无因有果?」 答:「复有外道,穷推万物,无所由藉,故谓无因。而现睹诸法,当知有果。例如庄周魍魉问影,影由形有,形因造化,造化则无所由。本既自有,即末不因他,是故无因而有果也。」
三、问云:「何名为有因无果?」 答:「断见之流,惟有现在,更无后世,类如草木,尽在一期。」
四、问云:「何名为无因无果?」 答:「既拨无后世受果,亦无现在之因。故六师云:「无有黑业,无有黑业报;无有白业,无有白业报。」四邪之间,最为尤弊,现在断善,后生恶趣。」
因果四计
【佛学次第统编】
由因果一异,亦分四计。
一、因果一  二、因果异  三、因果亦一亦异  四、因果非一非异
因果四计(二)
【佛学次第统编】
或即前意以因中有果无果,成四句者。
一、因中有果 二、因中无果 三、因中亦有无果 四、因中非有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