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97,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50 51 52 53 下一页
金光明四天王护国
四重金刚萨埵
四种金刚藏菩萨
四念处
四供养
四种供养
九十四种阿僧祇依报庄严
阿字具四用
四阿含经
四阿鋡暮抄解
四种阿阇梨
阿难四事经
所薰四义
舍利八斛四斗
佛类词典(续上)
四华金光明四天王护国
四重金刚萨埵
四种金刚藏菩萨
四念处
四供养
四种供养
九十四种阿僧祇依报庄严
阿字具四用
四阿含经
四阿鋡暮抄解
四种阿阇梨
阿难四事经
所薰四义
舍利八斛四斗
四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分陀利华,白莲华也。二优钵罗华,青莲华也。三钵特摩华,红莲华也。四拘勿投华,黄莲华也。(参见:莲华)。【又】一曼陀罗华,白莲华也。二摩诃曼陀罗华,大白莲华也。三曼殊沙华,赤莲华也。四摩诃曼殊沙华,大赤莲华也。见法华经序品。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分陀利〕,梵语分陀利,华言白莲华。
〔二、优钵罗〕,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华。
〔三、钵特摩〕,梵语钵特摩,华言红莲华。
〔四、拘勿投〕,梵语拘勿投,亦云拘某陀,华言黄莲华。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一、曼陀罗华〕,梵语曼陀罗,华言适意,又云白华。
〔二、摩诃曼陀罗华〕,梵语摩诃,华言大,即大适意,亦云大白华。
〔三、曼殊沙华〕,梵语曼殊沙,华言柔软,又云赤华。
〔四、摩诃曼殊沙华〕,梵语摩诃曼殊沙,华言大柔软,亦云大赤华。
(名数)一分陀利华,白莲华也。二优钵罗华,青莲华也。三钵特摩华,红莲华也。四拘勿投华,黄莲华也。(参见:莲华)。【又】一曼陀罗华,白莲华也。二摩诃曼陀罗华,大白莲华也。三曼殊沙华,赤莲华也。四摩诃曼殊沙华,大赤莲华也。见法华经序品。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分陀利〕,梵语分陀利,华言白莲华。
〔二、优钵罗〕,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华。
〔三、钵特摩〕,梵语钵特摩,华言红莲华。
〔四、拘勿投〕,梵语拘勿投,亦云拘某陀,华言黄莲华。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一、曼陀罗华〕,梵语曼陀罗,华言适意,又云白华。
〔二、摩诃曼陀罗华〕,梵语摩诃,华言大,即大适意,亦云大白华。
〔三、曼殊沙华〕,梵语曼殊沙,华言柔软,又云赤华。
〔四、摩诃曼殊沙华〕,梵语摩诃曼殊沙,华言大柔软,亦云大赤华。
金光明四天王护国
【佛学大辞典】
(杂语)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曰:「尔时四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胜王经,于未来世,若有国土城邑聚落山林旷野,随所至处流布之时。若彼国王于此经典,至心听受称叹供养,(中略)以是因缘,我护彼王及诸人众,皆令安稳远离忧苦,增益寿命,威德具足」。
(杂语)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曰:「尔时四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胜王经,于未来世,若有国土城邑聚落山林旷野,随所至处流布之时。若彼国王于此经典,至心听受称叹供养,(中略)以是因缘,我护彼王及诸人众,皆令安稳远离忧苦,增益寿命,威德具足」。
四重金刚萨埵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一切众生,即名金刚萨埵。二、初修行之人,别名金刚萨埵。三、阿閦佛之内眷属,名普贤金刚手。四大普贤,为大日内眷属之金刚萨埵。见吽字义显玄记下。
(名数)一、一切众生,即名金刚萨埵。二、初修行之人,别名金刚萨埵。三、阿閦佛之内眷属,名普贤金刚手。四大普贤,为大日内眷属之金刚萨埵。见吽字义显玄记下。
四种金刚藏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凡密教有四种之金刚藏,百八名赞以文殊为金刚藏,理趣经以虚空藏为金刚藏,又以金刚萨埵为金刚藏,陀罗尼集经八有金刚部之金刚藏。即同名异体四种也。楞严经所说之金刚藏王菩萨为此中第四云。
(名数)凡密教有四种之金刚藏,百八名赞以文殊为金刚藏,理趣经以虚空藏为金刚藏,又以金刚萨埵为金刚藏,陀罗尼集经八有金刚部之金刚藏。即同名异体四种也。楞严经所说之金刚藏王菩萨为此中第四云。
四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字部本)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佛学次第统编】
四念处新作四念住。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
一、观身不净 身念处也。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微之净处,故身观不净也。又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搅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著,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 受念处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苦也。又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受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 心念处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常也。又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 法念处也。法除上之三所馀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无我也。又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名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
〔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著,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乐受是坏苦者,乐坏则苦生,即乐极悲生也。苦苦者,于苦身上更加苦受,故名苦苦。行苦者,虽是不苦不乐,念念心有生灭,是故名行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三藏法数】
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生,皆无有我也。
(名数)(参见:四字部本)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佛学次第统编】
四念处新作四念住。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
一、观身不净 身念处也。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微之净处,故身观不净也。又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搅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著,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 受念处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苦也。又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受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 心念处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常也。又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 法念处也。法除上之三所馀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无我也。又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名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
〔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著,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乐受是坏苦者,乐坏则苦生,即乐极悲生也。苦苦者,于苦身上更加苦受,故名苦苦。行苦者,虽是不苦不乐,念念心有生灭,是故名行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三藏法数】
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生,皆无有我也。
四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之四菩萨为内四供养。金刚香,金刚华,金刚锁,金刚涂香之四菩萨为外四供养。合称之曰八供。见曼陀罗大钞。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之四菩萨为内四供养。金刚香,金刚华,金刚锁,金刚涂香之四菩萨为外四供养。合称之曰八供。见曼陀罗大钞。
四种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合掌,二阏迦,三真言印契,四运心。见苏悉地经二。
(名数)一合掌,二阏迦,三真言印契,四运心。见苏悉地经二。
九十四种阿僧祇依报庄严
【佛学大辞典】
(杂语)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十等法界无量回向之菩萨,说愿回向其法施所修之善根,以九十四种阿僧祇之庄严具,庄严十方佛刹云。」
(杂语)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十等法界无量回向之菩萨,说愿回向其法施所修之善根,以九十四种阿僧祇之庄严具,庄严十方佛刹云。」
阿字具四用
【佛学大辞典】
(杂语)阿字有四种功用。大疏七谓:「如来真言于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成立相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且举三昧耶真言:最初阿字以本不生义故,即有『息灾用』,以本不生故,一切功德具足无缺,即有『增益用』,以本不生故,无量过失殄灭无馀,即有『降伏用』,更无一法出此本不生者,即有『摄召用』,如是本不生中无所有功,即能成办一切诸事如阿字者,馀一一字亦如是。」
(杂语)阿字有四种功用。大疏七谓:「如来真言于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成立相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且举三昧耶真言:最初阿字以本不生义故,即有『息灾用』,以本不生故,一切功德具足无缺,即有『增益用』,以本不生故,无量过失殄灭无馀,即有『降伏用』,更无一法出此本不生者,即有『摄召用』,如是本不生中无所有功,即能成办一切诸事如阿字者,馀一一字亦如是。」
四阿含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切之小乘经分类为四部,一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搜集法门之数者。二长阿含经,二十二卷,集长经文者。三中阿含经,六十卷,集不短不长之经文者。四杂阿含经,五十卷,混集前三者。四部之名,因经文之体裁而名。
(经名)一切之小乘经分类为四部,一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搜集法门之数者。二长阿含经,二十二卷,集长经文者。三中阿含经,六十卷,集不短不长之经文者。四杂阿含经,五十卷,混集前三者。四部之名,因经文之体裁而名。
四阿鋡暮抄解
【佛学大辞典】
(书名)婆素跋陀阿罗汉造,苻秦鸠摩罗佛提等译,二卷。说功德法依法恶法之三法者。与三法度论同本。
(书名)婆素跋陀阿罗汉造,苻秦鸠摩罗佛提等译,二卷。说功德法依法恶法之三法者。与三法度论同本。
四种阿阇梨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阿阇梨,有四种之别。
(术语)真言阿阇梨,有四种之别。
阿难四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阿难四事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四事供佛之法。摄于小乘部。
(经名)佛说阿难四事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四事供佛之法。摄于小乘部。
所薰四义
【佛学大辞典】
(名数)由七转识薰习种子之第八识,具备四义也:一、坚住性,无前后始终忧喜变动,一类而相续不断也。二、无记性,具中容性质,为无覆无记性,对善与染污皆不相违背。若有强胜之善,或有染污之性质,则互相违背,不能宽容也。三、可重性,有不依他生起之自在之势力,与他融合之性质者。四、与能薰和合性,与能薰之识体同时同处和合一致也。故他身相望,异时相望,不可论能薰所薰。
(名数)由七转识薰习种子之第八识,具备四义也:一、坚住性,无前后始终忧喜变动,一类而相续不断也。二、无记性,具中容性质,为无覆无记性,对善与染污皆不相违背。若有强胜之善,或有染污之性质,则互相违背,不能宽容也。三、可重性,有不依他生起之自在之势力,与他融合之性质者。四、与能薰和合性,与能薰之识体同时同处和合一致也。故他身相望,异时相望,不可论能薰所薰。
舍利八斛四斗
【佛学大辞典】
(故事)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造八金坛,八师子座,各以七宝而为庄严。其七宝坛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毗奈耶杂事三十九曰:「如来舍利总有一石六斗,分为八分,七分在赡部洲。其第四分阿罗摩处所得之者,在龙宫供养。」传灯录一曰:「尔时金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化火光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释门正统三曰:「按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乃有舍利八斛四斗。」
(故事)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造八金坛,八师子座,各以七宝而为庄严。其七宝坛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毗奈耶杂事三十九曰:「如来舍利总有一石六斗,分为八分,七分在赡部洲。其第四分阿罗摩处所得之者,在龙宫供养。」传灯录一曰:「尔时金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化火光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释门正统三曰:「按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乃有舍利八斛四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