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97,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9 50 51 52 下一页
仰山四藤条
地藏院四菩萨
四度行法
二十四戒
戒四别
戒乘四句
四戒坛
十四忍
序四义
成就四法
身三口四意三
四种佛
四种伽陀
初发心四十一义
佛类词典(续上)
十四色仰山四藤条
地藏院四菩萨
四度行法
二十四戒
戒四别
戒乘四句
四戒坛
十四忍
序四义
成就四法
身三口四意三
四种佛
四种伽陀
初发心四十一义
十四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是成实所立。五根五境及地水火风之四大也。与俱舍之异点,俱舍以四大为能造之实色,摄之于触境,与他所造之根境皆为实色,成实之色香味触之四为能造之实色,依此四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声尘之一(四大相触为声),与眼等之五根从此四大而成,故四大五根及声尘之十法皆为假色,假实合为十四也。
(名数)是成实所立。五根五境及地水火风之四大也。与俱舍之异点,俱舍以四大为能造之实色,摄之于触境,与他所造之根境皆为实色,成实之色香味触之四为能造之实色,依此四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声尘之一(四大相触为声),与眼等之五根从此四大而成,故四大五根及声尘之十法皆为假色,假实合为十四也。
仰山四藤条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公案。传灯录十二,晋州霍山景通条曰:「师初参仰山,仰山闭目坐。师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语讫,向右边翘一足而立。仰山起来,打四藤杖。师因此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又十一,霍山条曰:「仰山一僧到,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参。师乃唤维那搬柴著(一作打钟著),大禅佛骤步去。」宗门统要绩集八,录诸师之评,其中雪窦显云:藤条未到折,因甚只与四下,须是个斩钉截铁汉始得。昭觉勤评雪窦语曰:胡饼里讨甚么汁,大似随邪逐恶。
(杂语)公案。传灯录十二,晋州霍山景通条曰:「师初参仰山,仰山闭目坐。师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语讫,向右边翘一足而立。仰山起来,打四藤杖。师因此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又十一,霍山条曰:「仰山一僧到,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参。师乃唤维那搬柴著(一作打钟著),大禅佛骤步去。」宗门统要绩集八,录诸师之评,其中雪窦显云:藤条未到折,因甚只与四下,须是个斩钉截铁汉始得。昭觉勤评雪窦语曰:胡饼里讨甚么汁,大似随邪逐恶。
地藏院四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宝处菩萨,二持地菩萨,三宝印手菩萨,四坚固菩萨。见大疏五。是地藏菩萨之眷属也。
(名数)一宝处菩萨,二持地菩萨,三宝印手菩萨,四坚固菩萨。见大疏五。是地藏菩萨之眷属也。
四度行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又云四度之加行。一十八道之行法,二胎藏界之行法,三金刚界之行法,四护摩之行法,是密教一般之行法也。
(修法)又云四度之加行。一十八道之行法,二胎藏界之行法,三金刚界之行法,四护摩之行法,是密教一般之行法也。
二十四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方等陀罗尼一。
(术语)出方等陀罗尼一。
戒四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戒四科。(参见:戒)
(名数)即戒四科。(参见:戒)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戒乘四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就持戒与闻法之缓急,为四句分别。以别机类也。(参见:戒急)
(名数)就持戒与闻法之缓急,为四句分别。以别机类也。(参见:戒急)
戒急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专急于成佛之道而研知慧,谓之乘急之人,特严戒法而后研智慧,谓之戒急之人。因此生乘急戒缓,戒急乘缓,乘戒俱急,乘戒俱缓之四种。是谓戒乘之四句。乘急戒缓之人,如维摩居士。戒急乘缓之人,如小乘之比丘。乘戒俱急之人,如出家之菩萨。乘戒俱缓之人,不足言。南本涅槃经六曰:「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止观四上曰:「约此乘戒,四句分别:一乘戒俱急,二乘急戒缓,三戒急乘缓,四乘戒俱缓。」
(术语)专急于成佛之道而研知慧,谓之乘急之人,特严戒法而后研智慧,谓之戒急之人。因此生乘急戒缓,戒急乘缓,乘戒俱急,乘戒俱缓之四种。是谓戒乘之四句。乘急戒缓之人,如维摩居士。戒急乘缓之人,如小乘之比丘。乘戒俱急之人,如出家之菩萨。乘戒俱缓之人,不足言。南本涅槃经六曰:「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止观四上曰:「约此乘戒,四句分别:一乘戒俱急,二乘急戒缓,三戒急乘缓,四乘戒俱缓。」
四戒坛
【佛学大辞典】
(杂语)小乘之三戒坛加大乘圆顿戒坛也。
(杂语)小乘之三戒坛加大乘圆顿戒坛也。
十四忍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贤十圣为十三忍,更加正觉忍而为十四忍。见仁王经十。
(名数)三贤十圣为十三忍,更加正觉忍而为十四忍。见仁王经十。
序四义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义疏一曰:「序者渐也,假时托处,动地雨花,为正说由渐,故名为序也。又序者次也,初明缘起后辩正经,盖是义之次第也。又序者谓祥序也,经首列事,祥序可观之也。又序者舒也,欲显事我舒广故云序也。」
(名数)法华义疏一曰:「序者渐也,假时托处,动地雨花,为正说由渐,故名为序也。又序者次也,初明缘起后辩正经,盖是义之次第也。又序者谓祥序也,经首列事,祥序可观之也。又序者舒也,欲显事我舒广故云序也。」
成就四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法)
(术语)(参见:四法)
四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三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诠之义理也。三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为无为之證果也。心地观经二曰:「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见大乘记法经。【又】信解行證之四法也。占察经于此法各说成佛。(参见:四种成佛)
【佛学常见辞汇】
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證的觉果。2。指菩萨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3。指信、解、行、證。
【三藏法数】
(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经云:于法宝中,有其四种,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三世诸佛,依此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
〔一、教法〕,谓一切无漏善法,教化众生,能破无明烦恼业障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理法〕,谓一切教法所诠之义理也。
〔三、行法〕,谓戒定慧等诸行之法也。
〔四、果法〕,谓至果所證,无为涅槃等法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名数)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三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诠之义理也。三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为无为之證果也。心地观经二曰:「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见大乘记法经。【又】信解行證之四法也。占察经于此法各说成佛。(参见:四种成佛)
【佛学常见辞汇】
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證的觉果。2。指菩萨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3。指信、解、行、證。
【三藏法数】
(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经云:于法宝中,有其四种,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三世诸佛,依此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
〔一、教法〕,谓一切无漏善法,教化众生,能破无明烦恼业障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理法〕,谓一切教法所诠之义理也。
〔三、行法〕,谓戒定慧等诸行之法也。
〔四、果法〕,谓至果所證,无为涅槃等法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身三口四意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业道中杀、盗、淫三者(就恶业而云)是身业。妄、绮、两恶四者是口业。贪、瞋、邪三者是意业。
(名数)十业道中杀、盗、淫三者(就恶业而云)是身业。妄、绮、两恶四者是口业。贪、瞋、邪三者是意业。
四种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三藏佛,坐于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于三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三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谛,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于双树下,唯有此佛为十方之佛,三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于因位断三惑之正使,于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以一念相应之慧,断馀残之习气而成正觉。其本身如藏佛为丈六之劣应身,而时或以神力现尊特之胜应身,故谓之带劣胜应身。通教有利钝二机,其钝根者观但空之理,故如前之藏教见丈六之劣应身,其利根者观不但空之理,故如后之别教见尊特之胜应身(总之,天台之趣意,约于众生感见之机,判佛身也。故丈六之一身,对于四教之机,或为劣应,或为胜应,或为法身。)。是亦对于三乘之根机而说无生之四谛,现八十之老比丘,而入灭于双树下如藏佛。是亦为自身一佛,而他佛非吾分身也。三、别佛,断十二品之无明入于妙觉之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之大宝华正座,或于色究竟天受受职灌顶,而现圆满之报身(他受用身),唯为菩萨众转无量及无作四谛之法轮。此即是华严经,梵网经所说之卢舍那佛也。四、圆佛,断四十二品之无明而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以虚空为座。即是华严经,普贤观经所说之毗卢舍那佛也(台家卢舍那为报身,毗卢舍那为法身)。晋华严经曰:「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中略)师子之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慧行处犹如虚空,其身遍坐一切道场。」唐经曰:「世尊处座譬如虚空,遍一切处,又佛师子座是同法界。」又曰:「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唯识论七曰:「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天宫,得菩提。」释签一之一曰:「若云坐莲华藏,或云三世诸佛皆色究竟成无上道,并别佛相。」此佛为法报应三佛相即,具足一身,法华经所谓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是也。见法华玄义七,四教仪下,增晖记七。
(名数)一、三藏佛,坐于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于三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三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谛,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于双树下,唯有此佛为十方之佛,三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于因位断三惑之正使,于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以一念相应之慧,断馀残之习气而成正觉。其本身如藏佛为丈六之劣应身,而时或以神力现尊特之胜应身,故谓之带劣胜应身。通教有利钝二机,其钝根者观但空之理,故如前之藏教见丈六之劣应身,其利根者观不但空之理,故如后之别教见尊特之胜应身(总之,天台之趣意,约于众生感见之机,判佛身也。故丈六之一身,对于四教之机,或为劣应,或为胜应,或为法身。)。是亦对于三乘之根机而说无生之四谛,现八十之老比丘,而入灭于双树下如藏佛。是亦为自身一佛,而他佛非吾分身也。三、别佛,断十二品之无明入于妙觉之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之大宝华正座,或于色究竟天受受职灌顶,而现圆满之报身(他受用身),唯为菩萨众转无量及无作四谛之法轮。此即是华严经,梵网经所说之卢舍那佛也。四、圆佛,断四十二品之无明而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以虚空为座。即是华严经,普贤观经所说之毗卢舍那佛也(台家卢舍那为报身,毗卢舍那为法身)。晋华严经曰:「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中略)师子之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慧行处犹如虚空,其身遍坐一切道场。」唐经曰:「世尊处座譬如虚空,遍一切处,又佛师子座是同法界。」又曰:「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唯识论七曰:「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天宫,得菩提。」释签一之一曰:「若云坐莲华藏,或云三世诸佛皆色究竟成无上道,并别佛相。」此佛为法报应三佛相即,具足一身,法华经所谓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是也。见法华玄义七,四教仪下,增晖记七。
四种伽陀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八字一句之四句偈,名阿菟吒阐提Anustubh-chandas,谓之处中偈。二、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初偈。三、二十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摩罗Ma%la,谓之后偈。四、以六字以下为句之四句偈,谓之周利偈S/ri^。(参见:阿菟吒阐提)
(名数)一、八字一句之四句偈,名阿菟吒阐提Anustubh-chandas,谓之处中偈。二、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初偈。三、二十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摩罗Ma%la,谓之后偈。四、以六字以下为句之四句偈,谓之周利偈S/ri^。(参见:阿菟吒阐提)
初发心四十一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是心不杂一切之烦恼。二是心相续不贪异乘。三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四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五是心常能集善根。乃至四十是心护念,诸佛之神力故,四十一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见十住毗婆沙论一。
(名数)一是心不杂一切之烦恼。二是心相续不贪异乘。三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四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五是心常能集善根。乃至四十是心护念,诸佛之神力故,四十一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见十住毗婆沙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