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97,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菩萨四无畏
四无量
四无为
四无所畏
四无量心
密教四无量观
四无常偈
四无碍智
四无碍解
四无碍辩
四无所畏经
四圣
四圣行
四圣言
佛类词典(续上)
佛四无畏菩萨四无畏
四无量
四无为
四无所畏
四无量心
密教四无量观
四无常偈
四无碍智
四无碍解
四无碍辩
四无所畏经
四圣
四圣行
四圣言
佛四无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四十八明佛之四无畏。法界次第下依智度论释之:一一切智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我为一切正智之人,无些怖心也。二漏尽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我断尽一切烦恼,无些怖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障害佛道之法无些怖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尽苦道无些怖心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佛四无畏,如经广说。一正等觉无畏,二漏永尽无畏,三说障法无畏,四说出道无畏。」
【佛学常见辞汇】
佛对众生说法时有四种的泰然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
(名数)智度论四十八明佛之四无畏。法界次第下依智度论释之:一一切智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我为一切正智之人,无些怖心也。二漏尽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我断尽一切烦恼,无些怖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障害佛道之法无些怖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尽苦道无些怖心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佛四无畏,如经广说。一正等觉无畏,二漏永尽无畏,三说障法无畏,四说出道无畏。」
【佛学常见辞汇】
佛对众生说法时有四种的泰然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
菩萨四无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五说菩萨之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依之而释四无畏:一总持不忘说法无畏。菩萨能闻持教法忆持众义而不忘,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二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药有二种,为世间法出世间法,众生之根欲性有种种,菩萨能了知之,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三善能问答,说法无畏。一切异见皆能摧破,一切正法悉能成立,无量众生一时虽来问难,而菩萨悉能于一时酬对,故对大众中说法不畏也。四能断物疑,说法无畏。众生问难,随意解说法,如法能巧断众生之疑,是曰能断疑。以有此能之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教化众生之时有四种的无畏,即一、总持不忘,说法无畏;二、尽知法乐,和知道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三、善能问答,说法无畏;四、能断物疑,说法无畏。
(名数)智度论五说菩萨之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依之而释四无畏:一总持不忘说法无畏。菩萨能闻持教法忆持众义而不忘,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二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药有二种,为世间法出世间法,众生之根欲性有种种,菩萨能了知之,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三善能问答,说法无畏。一切异见皆能摧破,一切正法悉能成立,无量众生一时虽来问难,而菩萨悉能于一时酬对,故对大众中说法不畏也。四能断物疑,说法无畏。众生问难,随意解说法,如法能巧断众生之疑,是曰能断疑。以有此能之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教化众生之时有四种的无畏,即一、总持不忘,说法无畏;二、尽知法乐,和知道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三、善能问答,说法无畏;四、能断物疑,说法无畏。
四无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四无量心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
(术语)与四无量心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
四无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无为)
(名数)(参见:无为)
四无所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四无畏同。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如实言,是法不法,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一无所畏也。
二、漏尽无所畏 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二无所畏也。
三、说障道无所畏 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如实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三无所畏也。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说尽苦道者,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行能尽诸苦。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如实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不能尽苦,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四无所畏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此四通言无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于大众中凡有所说,则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也。)
〔一、一切智无所畏〕,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是一切智无所畏。(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天魔梵者,天魔即他化自在天,梵即梵天魔。)
〔二、漏尽无所畏〕,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一切漏尽,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是为漏尽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说障法,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是为说障道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说尽苦道者,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能尽诸苦,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是为说尽苦道无所畏。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无所畏有二种:一、佛无所畏,二、菩萨无所畏。今此四无所畏,皆言菩萨也。盖菩萨具诸智慧,明了决定,而于众中说法,则无恐畏之相,故名无所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能持无所畏〕,能持者,谓菩萨闻一切法,常能受持,忆念不忘,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二、知根无所畏〕,知根者,谓菩萨知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三、决疑无所畏〕,决疑者,决剖一切众生之疑难也。谓凡有一切来难问者,菩萨悉能如法剖决而答,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四、答报无所畏〕,答报者,以言辞应答酬报其所问也。谓凡一切众生听受问难,菩萨悉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名数)与四无畏同。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如实言,是法不法,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一无所畏也。
二、漏尽无所畏 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二无所畏也。
三、说障道无所畏 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如实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三无所畏也。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说尽苦道者,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行能尽诸苦。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如实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不能尽苦,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四无所畏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此四通言无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于大众中凡有所说,则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也。)
〔一、一切智无所畏〕,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是一切智无所畏。(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天魔梵者,天魔即他化自在天,梵即梵天魔。)
〔二、漏尽无所畏〕,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一切漏尽,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是为漏尽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说障法,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是为说障道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说尽苦道者,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能尽诸苦,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馀众,实不能转,是为说尽苦道无所畏。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无所畏有二种:一、佛无所畏,二、菩萨无所畏。今此四无所畏,皆言菩萨也。盖菩萨具诸智慧,明了决定,而于众中说法,则无恐畏之相,故名无所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能持无所畏〕,能持者,谓菩萨闻一切法,常能受持,忆念不忘,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二、知根无所畏〕,知根者,谓菩萨知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三、决疑无所畏〕,决疑者,决剖一切众生之疑难也。谓凡有一切来难问者,菩萨悉能如法剖决而答,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四、答报无所畏〕,答报者,以言辞应答酬报其所问也。谓凡一切众生听受问难,菩萨悉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四无量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著也。又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也。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平等利一切众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禅定而修之,修之,则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心:一慈Maitri,二悲Karun!a%,三喜Mudita%,四舍Upeks!a%。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智度论二十曰:「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仁王经下曰:「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梵Catva%ri-aprama%n!a%n!i。
【佛学常见辞汇】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
【佛学次第统编】
四无量心,亦名四等,谓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虽得四禅,以乐高胜,求作梵王,更修四无量心。
一、慈无量心 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
二、悲无量心 悯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
三、喜无量心 欲念众生,从乐得欢喜。
四、舍无量心 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由善修此四无量定成就,命终得为四禅天王。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也。通名无量者,谓菩萨利他之心广大也。所缘众生既无量,而能缘之心亦无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慈无量心〕,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故名慈无量心。
〔二、悲无量心〕,悲名悯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悯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名悲无量心。
〔三、喜无量心〕,谓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故名喜无量心。
〔四、舍无量心〕,谓菩萨于所缘众生,无憎爱心,名之为舍;复念一切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无瞋、无恨、无怨、无恼,故名舍无量心。
(术语)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著也。又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也。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平等利一切众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禅定而修之,修之,则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心:一慈Maitri,二悲Karun!a%,三喜Mudita%,四舍Upeks!a%。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智度论二十曰:「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仁王经下曰:「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梵Catva%ri-aprama%n!a%n!i。
【佛学常见辞汇】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
【佛学次第统编】
四无量心,亦名四等,谓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虽得四禅,以乐高胜,求作梵王,更修四无量心。
一、慈无量心 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
二、悲无量心 悯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
三、喜无量心 欲念众生,从乐得欢喜。
四、舍无量心 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由善修此四无量定成就,命终得为四禅天王。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也。通名无量者,谓菩萨利他之心广大也。所缘众生既无量,而能缘之心亦无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慈无量心〕,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故名慈无量心。
〔二、悲无量心〕,悲名悯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悯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名悲无量心。
〔三、喜无量心〕,谓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故名喜无量心。
〔四、舍无量心〕,谓菩萨于所缘众生,无憎爱心,名之为舍;复念一切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无瞋、无恨、无怨、无恼,故名舍无量心。
密教四无量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萨之三摩地,普贤菩萨即金刚萨埵,东方四菩萨之首也。而在五智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于八识时,第九识摄于第八识,五智摄于四智时,法界智摄于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于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曼之如来,具身口意之三金刚,此时行者起大慈曰:今以我修三密之功德,愿使一切有情等同普贤菩萨,作此观已,诵大慈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昧咀罗夜,娑颇罗(唵义如常,摩诃昧咀罗夜者大慈之义,娑颇罗者普贤之义)。二悲无量观,是南方虚空藏菩萨之三摩地,虚空藏者,南方四菩萨之最初宝菩萨也,在五智,为平等性智所摄。行者住于悲无量定,以悲悯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有情,沈没于生死之苦海,不悟自心,妄起分别,起种种之烦恼,是以不达真如平等虚空过恒沙之功德,故愿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藏菩萨。如是观已,诵大悲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迦鲁拿夜。裟颇罗(摩诃迦鲁拿夜者大悲之义,馀同上)。三喜无量观,是西方观自在菩萨之三摩地,观自在者,西方四菩萨之最初法菩萨也,在五智,为妙观察智所摄,行者住于大喜无量定,以清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本来清净,犹如莲华之不染客尘,自性清净,愿以我修三密之功德力,使一切众生等同观自在菩萨(此中所以以喜无量为清净心者,以若于众生,生嫉妒者,其心浊秽,若离嫉妒,则其心清净故也。故大乘义章曰:但为利生心清不浊名为喜),作此观已,诵大喜三摩地之真言:唵,秫驮,钵罗谟,娜,裟颇罗(秫驮者清净之义,钵罗谟者观之义,娜者喜之义,馀同上)。四舍无量观,是北方虚空库菩萨之三摩地,虚空库菩萨者北方四菩萨之最初业菩萨也,又在五智为成所作智所摄。行者住于舍无量定以平等心(是舍也)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皆离我我所于法平等,心本不生,愿以我所修三密之功德,使一切众生等同虚空库菩萨。作此观已,诵舍无量三摩地之真言:唵,摩护,闭乞洒,娑颇啰(摩护者无量之义,闭乞洒者舍之义)。见秘藏记本,同钞四。
(术语)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萨之三摩地,普贤菩萨即金刚萨埵,东方四菩萨之首也。而在五智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于八识时,第九识摄于第八识,五智摄于四智时,法界智摄于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于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曼之如来,具身口意之三金刚,此时行者起大慈曰:今以我修三密之功德,愿使一切有情等同普贤菩萨,作此观已,诵大慈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昧咀罗夜,娑颇罗(唵义如常,摩诃昧咀罗夜者大慈之义,娑颇罗者普贤之义)。二悲无量观,是南方虚空藏菩萨之三摩地,虚空藏者,南方四菩萨之最初宝菩萨也,在五智,为平等性智所摄。行者住于悲无量定,以悲悯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有情,沈没于生死之苦海,不悟自心,妄起分别,起种种之烦恼,是以不达真如平等虚空过恒沙之功德,故愿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藏菩萨。如是观已,诵大悲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迦鲁拿夜。裟颇罗(摩诃迦鲁拿夜者大悲之义,馀同上)。三喜无量观,是西方观自在菩萨之三摩地,观自在者,西方四菩萨之最初法菩萨也,在五智,为妙观察智所摄,行者住于大喜无量定,以清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本来清净,犹如莲华之不染客尘,自性清净,愿以我修三密之功德力,使一切众生等同观自在菩萨(此中所以以喜无量为清净心者,以若于众生,生嫉妒者,其心浊秽,若离嫉妒,则其心清净故也。故大乘义章曰:但为利生心清不浊名为喜),作此观已,诵大喜三摩地之真言:唵,秫驮,钵罗谟,娜,裟颇罗(秫驮者清净之义,钵罗谟者观之义,娜者喜之义,馀同上)。四舍无量观,是北方虚空库菩萨之三摩地,虚空库菩萨者北方四菩萨之最初业菩萨也,又在五智为成所作智所摄。行者住于舍无量定以平等心(是舍也)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皆离我我所于法平等,心本不生,愿以我所修三密之功德,使一切众生等同虚空库菩萨。作此观已,诵舍无量三摩地之真言:唵,摩护,闭乞洒,娑颇啰(摩护者无量之义,闭乞洒者舍之义)。见秘藏记本,同钞四。
四无常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经说无常苦空无我义之偈文也。有八偈,分为四节,一节各二偈,如其次第,说无常苦空无我。法华文句记一曰:「四非常偈者,只是四无常偈也。」私志记四曰:「无常苦空无我各有二偈,如文次第,可知别论虽四。通论皆为无常之义,故云四无常偈也。」又六度集经第四,贤愚因缘经十一,说四非常偈。与仁王经之文全同。
(术语)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经说无常苦空无我义之偈文也。有八偈,分为四节,一节各二偈,如其次第,说无常苦空无我。法华文句记一曰:「四非常偈者,只是四无常偈也。」私志记四曰:「无常苦空无我各有二偈,如文次第,可知别论虽四。通论皆为无常之义,故云四无常偈也。」又六度集经第四,贤愚因缘经十一,说四非常偈。与仁王经之文全同。
四无碍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四无碍解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无碍是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
【三藏法数】
(亦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三、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故名辞无碍智。
〔四、乐说无碍智〕,谓菩萨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名乐说无碍智。
(术语)与四无碍解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无碍是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
【三藏法数】
(亦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三、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故名辞无碍智。
〔四、乐说无碍智〕,谓菩萨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名乐说无碍智。
四无碍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涅槃经十七曰:「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仁王经下曰:「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俱舍论二十七曰:「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法华玄赞二曰:「四辩者,即四无碍解。」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无碍智)
(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涅槃经十七曰:「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仁王经下曰:「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俱舍论二十七曰:「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法华玄赞二曰:「四辩者,即四无碍解。」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无碍智)
四无碍辩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四无碍解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无碍智)
(术语)与四无碍解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无碍智)
四无所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四无畏及八大众中无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四无畏及八大众中无畏。
四圣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界分凡圣时,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界称四圣,馀称六凡。【又】罗什门人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四人曰关中四圣,或曰什门四圣。佛祖统纪三十六曰:「罗什弟子有生肇融睿,时号关中四圣。」释氏稽古略二曰:「师之第子曰生肇融睿,谓之什门四圣。」【又】禅林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海众菩萨为四圣。敕修清规尊宿迁化起龛曰:「山门维那,向内合掌,中立,举往生咒,或四圣号,大众齐念。」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缘觉、声闻。因此四者都是圣人,故称四圣。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所谓六趣三界,总称六凡。兹叙出世,亦有四圣。圣者正也,圣人行于正道,故谓之圣。如何谓之正道耶?能对治凡夫一切妄惑染业,即行正道。究竟断其妄惑染业,而不受报趣,即为圣者。总之转迷为悟而已。所谓迷者,对于事理颠倒闇昧之谓;所谓悟者,对于事理明达了彻之谓也。
(名数)十界分凡圣时,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界称四圣,馀称六凡。【又】罗什门人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四人曰关中四圣,或曰什门四圣。佛祖统纪三十六曰:「罗什弟子有生肇融睿,时号关中四圣。」释氏稽古略二曰:「师之第子曰生肇融睿,谓之什门四圣。」【又】禅林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海众菩萨为四圣。敕修清规尊宿迁化起龛曰:「山门维那,向内合掌,中立,举往生咒,或四圣号,大众齐念。」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缘觉、声闻。因此四者都是圣人,故称四圣。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所谓六趣三界,总称六凡。兹叙出世,亦有四圣。圣者正也,圣人行于正道,故谓之圣。如何谓之正道耶?能对治凡夫一切妄惑染业,即行正道。究竟断其妄惑染业,而不受报趣,即为圣者。总之转迷为悟而已。所谓迷者,对于事理颠倒闇昧之谓;所谓悟者,对于事理明达了彻之谓也。
四圣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粪扫衣,二乞食,三树下坐,四身心寂静。又名四良药,与行四依及四圣种大意同。南山业疏三下曰:「涅槃具显治本,故彼文云:出家之人有四种病,由此不得四沙门果。为有衣欲,乃至为有恶欲。有四良药能治此病:谓粪扫衣,乞食,树下坐,身心寂静。治有恶欲,故名四圣行。」
(名数)一粪扫衣,二乞食,三树下坐,四身心寂静。又名四良药,与行四依及四圣种大意同。南山业疏三下曰:「涅槃具显治本,故彼文云:出家之人有四种病,由此不得四沙门果。为有衣欲,乃至为有恶欲。有四良药能治此病:谓粪扫衣,乞食,树下坐,身心寂静。治有恶欲,故名四圣行。」
四圣言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圣言)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四圣言者,圣,正也,即正直之言也。
〔一、不见言不见〕,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则可言见;若实眼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见。是名不见言不见。
〔二、不闻言不闻〕,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则可言闻;若实耳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闻。是名不闻言不闻。
〔三、不觉言不觉〕,谓鼻觉香、舌觉味、身觉触也。若鼻识、舌识、身识所受所了,则可言觉;若实三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觉。是名不觉言不觉。
〔四、不知言不知〕,谓意识所受,意识所了,则可言知;若实意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知。是名不知言不知。
(名数)(参见:圣言)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四圣言者,圣,正也,即正直之言也。
〔一、不见言不见〕,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则可言见;若实眼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见。是名不见言不见。
〔二、不闻言不闻〕,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则可言闻;若实耳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闻。是名不闻言不闻。
〔三、不觉言不觉〕,谓鼻觉香、舌觉味、身觉触也。若鼻识、舌识、身识所受所了,则可言觉;若实三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觉。是名不觉言不觉。
〔四、不知言不知〕,谓意识所受,意识所了,则可言知;若实意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知。是名不知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