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97,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十四生
十四等
十四根
十四难
十四行偈
十四种色
十四变化
十四神九王
十四佛国往生
四乘十地
别解四类
三十七尊四大轮
三百四十一戒
三百四十八戒
佛类词典(续上)
十二因缘与四谛十四生
十四等
十四根
十四难
十四行偈
十四种色
十四变化
十四神九王
十四佛国往生
四乘十地
别解四类
三十七尊四大轮
三百四十一戒
三百四十八戒
十二因缘与四谛
【佛学大辞典】
(杂语)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之五支为集谛,馀七支为苦谛也。若依生灭二观顺逆二观,则其生顺二观,为苦集之二谛,灭逆二观为道灭之二谛也。
(杂语)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之五支为集谛,馀七支为苦谛也。若依生灭二观顺逆二观,则其生顺二观,为苦集之二谛,灭逆二观为道灭之二谛也。
十四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谓为十四生成佛。(参见:忍)
(术语)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谓为十四生成佛。(参见:忍)
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十四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三刹等,四行等,五等正觉等,六神通等,七法轮等,八辩才等,九言辞等,十音声等,十一力无畏等,十二佛所住等,十三大慈悲等,十四不可思议之解脱自在等。出唐华严经八十。
(名数)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三刹等,四行等,五等正觉等,六神通等,七法轮等,八辩才等,九言辞等,十音声等,十一力无畏等,十二佛所住等,十三大慈悲等,十四不可思议之解脱自在等。出唐华严经八十。
十四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等五根与忧喜等五受,及男女意命四根也。仁王经下曰:「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
【佛学常见辞汇】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忧喜苦乐舍等五受,男女意命等四根,合称为十四根。
(名数)眼等五根与忧喜等五受,及男女意命四根也。仁王经下曰:「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
【佛学常见辞汇】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忧喜苦乐舍等五受,男女意命等四根,合称为十四根。
十四难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世界及我为无常耶?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耶?四、世界及我为非有常非无常耶?五、世界及我为有边耶?六、世界及我为无边耶?七、世界及我为亦有边亦无边耶?八、世界及我为非有边非无边耶?九、死后有神去耶?十、死后无神去耶?十一、死后亦有神去亦无神去耶?十二、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耶?十三、后世是身是神耶?十四、身异神异耶?问曰:若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搆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出智度论二,俱舍论十九。
【佛学次第统编】
十四难者,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
一、神及世间之常无常等四句:
一、常。 二、无常。 三、常无常。 四、非常非无常。
二、神及世间之边无边等四句:
一、有边。 二、无边。 三、有边无边。 四、非有边非无边。
三、神及世间之如去不如去等四句:
一、如去。 二、不如去。 三、如去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
四、神与身一、神与身异二句。
共合十四,曰十四难:问曰:「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搆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
(名数)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世界及我为无常耶?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耶?四、世界及我为非有常非无常耶?五、世界及我为有边耶?六、世界及我为无边耶?七、世界及我为亦有边亦无边耶?八、世界及我为非有边非无边耶?九、死后有神去耶?十、死后无神去耶?十一、死后亦有神去亦无神去耶?十二、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耶?十三、后世是身是神耶?十四、身异神异耶?问曰:若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搆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出智度论二,俱舍论十九。
【佛学次第统编】
十四难者,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
一、神及世间之常无常等四句:
一、常。 二、无常。 三、常无常。 四、非常非无常。
二、神及世间之边无边等四句:
一、有边。 二、无边。 三、有边无边。 四、非有边非无边。
三、神及世间之如去不如去等四句:
一、如去。 二、不如去。 三、如去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
四、神与身一、神与身异二句。
共合十四,曰十四难:问曰:「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搆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
十四行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善导观经疏最首之归三宝偈,为四句十四偈,故称十四行偈。
(书名)善导观经疏最首之归三宝偈,为四句十四偈,故称十四行偈。
十四种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色)
(名数)(参见:色)
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佛学次第统编】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
二、极迥色 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之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析此六色以致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无表。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
四、遍计所起 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数】
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佛学次第统编】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
二、极迥色 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之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析此六色以致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无表。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
四、遍计所起 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数】
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十四变化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初禅天有二种变化:一、初禅初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初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二)二禅天有二种变化:一、二禅二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二禅初禅化,能变化初禅地也。三、二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三)三禅天有四种变化:一、三禅三禅化。二、三禅二禅化。三、三禅初禅化。四、三禅观音化。(四)四禅天有五变化:一、四禅四禅化。二、四禅三禅化。三、四禅二禅化。四、四禅初禅化。五、四禅欲界化。见智度论六。
(名数)(一)初禅天有二种变化:一、初禅初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初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二)二禅天有二种变化:一、二禅二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二禅初禅化,能变化初禅地也。三、二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三)三禅天有四种变化:一、三禅三禅化。二、三禅二禅化。三、三禅初禅化。四、三禅观音化。(四)四禅天有五变化:一、四禅四禅化。二、四禅三禅化。三、四禅二禅化。四、四禅初禅化。五、四禅欲界化。见智度论六。
十四神九王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养诸佛之诸身众神,三、久发坚誓愿常随从之诸足行神,四、乐闻妙法之主地神,五、常修大悲之主水神,六、智光照耀之主火神,七、以摩尼为冠之主风神,八、明练十方一切仪式之主方神,九、专勤除灭无明黑暗之主夜神,十、一心不懈阐明佛日之主昼神,十一、庄严法界一切虚空之主空神,十二、普度众生超诸有海之主海神,十三、常勤趣于一切智,积集助道善根如山之主山神,十四、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菩提心城之主城神:一、常勤守护一切智智无上法城之诸大龙王,二、常勤守护一切众生之夜叉王,三、常使众生增长欢喜之乾闼婆王,四、常勤除灭诸饥鬼趣之鸠槃荼王,五、恒愿救济一切众生出诸有海之迦楼罗王,六、愿得成就诸如来身高出世间之阿修罗王,七、见佛欢喜曲躬恭敬之摩睺罗迦王,八、常厌生死恒愿见佛之诸大天王,九、尊重佛而赞叹供养之诸大梵王。出唐华严经六十一。
(名数)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养诸佛之诸身众神,三、久发坚誓愿常随从之诸足行神,四、乐闻妙法之主地神,五、常修大悲之主水神,六、智光照耀之主火神,七、以摩尼为冠之主风神,八、明练十方一切仪式之主方神,九、专勤除灭无明黑暗之主夜神,十、一心不懈阐明佛日之主昼神,十一、庄严法界一切虚空之主空神,十二、普度众生超诸有海之主海神,十三、常勤趣于一切智,积集助道善根如山之主山神,十四、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菩提心城之主城神:一、常勤守护一切智智无上法城之诸大龙王,二、常勤守护一切众生之夜叉王,三、常使众生增长欢喜之乾闼婆王,四、常勤除灭诸饥鬼趣之鸠槃荼王,五、恒愿救济一切众生出诸有海之迦楼罗王,六、愿得成就诸如来身高出世间之阿修罗王,七、见佛欢喜曲躬恭敬之摩睺罗迦王,八、常厌生死恒愿见佛之诸大天王,九、尊重佛而赞叹供养之诸大梵王。出唐华严经六十一。
十四佛国往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量寿经下说,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当往生西方极乐,其诸小行之菩萨及小功德者,不可计也。而其往生者,不仅此土之菩萨复有十三佛国百八十亿乃至七百九十亿之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计也。其十三佛国者:一远照佛国、二宝藏佛国、三无量音佛国、四甘露味佛国、五龙胜佛国、六胜力佛国、七师子佛国、八离光垢佛国、九德首佛国、十妙德仙佛国、十一人王佛国、十二无上华佛国、十三无畏佛国。此十三佛国合此土之释迦佛国则为十四佛国。
(名数)无量寿经下说,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当往生西方极乐,其诸小行之菩萨及小功德者,不可计也。而其往生者,不仅此土之菩萨复有十三佛国百八十亿乃至七百九十亿之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计也。其十三佛国者:一远照佛国、二宝藏佛国、三无量音佛国、四甘露味佛国、五龙胜佛国、六胜力佛国、七师子佛国、八离光垢佛国、九德首佛国、十妙德仙佛国、十一人王佛国、十二无上华佛国、十三无畏佛国。此十三佛国合此土之释迦佛国则为十四佛国。
四乘十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同性经下于四乘各说十地:(一)声闻乘十地:一、受三归地,初受三归戒之位也。二、信地,信根成就之位也。三、信法地,信四谛理之位也。四、内凡夫地,修五停心观等之位也。五、学信戒地,三学成就之位也。六、八人地,见道之位也。七、须陀洹地,预流果之位也。八、斯陀含地,一来果之位也。九、阿那含果,不还果也。十、阿罗汉地,无学果也。(二)缘觉乘十地:一、苦行具足地,修戒行之位也。二、自觉深甚十二因缘地,修十二因缘观法之位也。三、觉了四圣谛地,修四谛观之位也。四、甚深利智地,生甚深无相智之位也。五、九圣道地,修八圣道之位也。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此三法界之位也。七、證寂灭地,见道之位也。八、六通地,得六神通之位也。九、彻和密地,證无学果之位也。十、习气渐薄地,侵害习气之位也。(三)菩萨乘十地,与以上大乘菩萨十地同。(四)佛乘十地:一、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除细习气,于诸法得自在也。二、清净自分成严不思议明德地,转正法轮显深义自在也。三、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开说三乘差别之法自在也。四、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说八万法降四魔自在也。五、大轮威藏明德地,摧异邪法,伏恶行自在也。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现六神通,示无常事自在也。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为诸菩萨显菩提自在也。八、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为诸菩萨授记别自在也。九、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为诸菩萨现方便自在也。十、毗卢舍那智海藏地,为诸菩萨能说法自在也。天台以此四地配于四教。问佛地有十地,岂非于果佛不平等乎?答:此经之意从佛德之别而论十地,非言初地为劣乃至第十地胜于前佛,是皆诸佛之境界,非诸菩萨二乘之所行,故经曰:佛有十地一切菩萨及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行云云。出探要记七。
(术语)大乘同性经下于四乘各说十地:(一)声闻乘十地:一、受三归地,初受三归戒之位也。二、信地,信根成就之位也。三、信法地,信四谛理之位也。四、内凡夫地,修五停心观等之位也。五、学信戒地,三学成就之位也。六、八人地,见道之位也。七、须陀洹地,预流果之位也。八、斯陀含地,一来果之位也。九、阿那含果,不还果也。十、阿罗汉地,无学果也。(二)缘觉乘十地:一、苦行具足地,修戒行之位也。二、自觉深甚十二因缘地,修十二因缘观法之位也。三、觉了四圣谛地,修四谛观之位也。四、甚深利智地,生甚深无相智之位也。五、九圣道地,修八圣道之位也。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此三法界之位也。七、證寂灭地,见道之位也。八、六通地,得六神通之位也。九、彻和密地,證无学果之位也。十、习气渐薄地,侵害习气之位也。(三)菩萨乘十地,与以上大乘菩萨十地同。(四)佛乘十地:一、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除细习气,于诸法得自在也。二、清净自分成严不思议明德地,转正法轮显深义自在也。三、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开说三乘差别之法自在也。四、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说八万法降四魔自在也。五、大轮威藏明德地,摧异邪法,伏恶行自在也。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现六神通,示无常事自在也。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为诸菩萨显菩提自在也。八、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为诸菩萨授记别自在也。九、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为诸菩萨现方便自在也。十、毗卢舍那智海藏地,为诸菩萨能说法自在也。天台以此四地配于四教。问佛地有十地,岂非于果佛不平等乎?答:此经之意从佛德之别而论十地,非言初地为劣乃至第十地胜于前佛,是皆诸佛之境界,非诸菩萨二乘之所行,故经曰:佛有十地一切菩萨及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行云云。出探要记七。
别解四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今于四类之别解中,示地狱界与人界及佛界三种之相。先言地狱界之十如是,相如是者恶人显后堕地狱之前相,凡夫虽不知,而佛菩萨之目,则能见之也。性如是者,专习恶之人其习状如生成,改变为难也。体如是者:「摧折粗恶色心以为体质。」即堕于地狱为狱卒所责之荒恶身心体是也。私记二本云:「问:体者即指受报身。与报何异?答:阴身为体。苦乐为报。」力如是者:「地狱有登刀上剑之用。」即于地狱有上剑山上刃林裂破身体之力用也。作如是者:「搆造经营。」谓于身口意之三业造恶也。私记云:「作是造业与因何别?答:搆造为作,约外约色,习因为因,约内约心。」因如是者:「恶习因也。」谓于过去习恶也。缘如是者作恶之缘助也。果如是者,谓过去所习之恶事,受地狱之身亦能起也。报如是者:「铜柱铁床之苦。」谓于地狱攀登铜柱。坐热铁床也。本末究竟等者,相如是,报如是,皆为空谛故谓为等。又恶之果报在本之性相中,本之性相,在恶之果报中则为假谛等,又地狱之理体与佛果无异,则皆为中道法界,是中道之等也。次明人界之十如,则相如是者:「相表清升。」谓对于四恶趣之沈沦,格别清净,有上升之相也。性如是者:「性觉白法。」谓清白之善法,成为其性也。体如是者:「体是安乐身心。」谓与三途等苦报相违,安稳快乐之身心也。力如是者:「堪任善器。」谓堪于勤善之器也。作如是者:「造止行二善。」谓作止恶行善之二善也。因如是者:「因是白业。」谓成就清白之善因也。缘如是者:「作善我我所。」谓我思能作善也,此为白善之缘。果如是者:「任运修善心生。」谓依前来习善之习用,而自然生善心也,报如是者:「自然爱乐。」谓自然受人果之快乐也。本末究竟如前地狱界。次明佛界之十如,则「佛界十法者。皆约中道分别也。」言佛界之十如其体皆为中道也。此虽为一中道,而因义理相违,故分为十如。相如是者为缘因佛性,是外修万行也。性如是者为了因佛性,是内生真智也。体如是者为正因佛性,是真如法界也。力如是者,谓初发菩提心,超二乘上为力。是发菩提心也。作如是者四弘誓愿也。因如是者智慧庄严也。缘如是者福德庄严也。果如是者一念相应大觉朗然之无上正觉也。报如是者大般涅槃三德秘藏也。本末究竟等者三谛法界之体等也。
(术语)今于四类之别解中,示地狱界与人界及佛界三种之相。先言地狱界之十如是,相如是者恶人显后堕地狱之前相,凡夫虽不知,而佛菩萨之目,则能见之也。性如是者,专习恶之人其习状如生成,改变为难也。体如是者:「摧折粗恶色心以为体质。」即堕于地狱为狱卒所责之荒恶身心体是也。私记二本云:「问:体者即指受报身。与报何异?答:阴身为体。苦乐为报。」力如是者:「地狱有登刀上剑之用。」即于地狱有上剑山上刃林裂破身体之力用也。作如是者:「搆造经营。」谓于身口意之三业造恶也。私记云:「作是造业与因何别?答:搆造为作,约外约色,习因为因,约内约心。」因如是者:「恶习因也。」谓于过去习恶也。缘如是者作恶之缘助也。果如是者,谓过去所习之恶事,受地狱之身亦能起也。报如是者:「铜柱铁床之苦。」谓于地狱攀登铜柱。坐热铁床也。本末究竟等者,相如是,报如是,皆为空谛故谓为等。又恶之果报在本之性相中,本之性相,在恶之果报中则为假谛等,又地狱之理体与佛果无异,则皆为中道法界,是中道之等也。次明人界之十如,则相如是者:「相表清升。」谓对于四恶趣之沈沦,格别清净,有上升之相也。性如是者:「性觉白法。」谓清白之善法,成为其性也。体如是者:「体是安乐身心。」谓与三途等苦报相违,安稳快乐之身心也。力如是者:「堪任善器。」谓堪于勤善之器也。作如是者:「造止行二善。」谓作止恶行善之二善也。因如是者:「因是白业。」谓成就清白之善因也。缘如是者:「作善我我所。」谓我思能作善也,此为白善之缘。果如是者:「任运修善心生。」谓依前来习善之习用,而自然生善心也,报如是者:「自然爱乐。」谓自然受人果之快乐也。本末究竟如前地狱界。次明佛界之十如,则「佛界十法者。皆约中道分别也。」言佛界之十如其体皆为中道也。此虽为一中道,而因义理相违,故分为十如。相如是者为缘因佛性,是外修万行也。性如是者为了因佛性,是内生真智也。体如是者为正因佛性,是真如法界也。力如是者,谓初发菩提心,超二乘上为力。是发菩提心也。作如是者四弘誓愿也。因如是者智慧庄严也。缘如是者福德庄严也。果如是者一念相应大觉朗然之无上正觉也。报如是者大般涅槃三德秘藏也。本末究竟等者三谛法界之体等也。
三十七尊四大轮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三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三世教令轮,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之印。三、遍调伏法轮,三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三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名数)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三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三世教令轮,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之印。三、遍调伏法轮,三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三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三百四十一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三百四十八戒同。
(术语)与三百四十八戒同。
三百四十八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尼之戒数也。常举大数。谓之五百戒,(参见:戒)
(术语)比丘尼之戒数也。常举大数。谓之五百戒,(参见:戒)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