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四官
周礼:太仆下大夫二人。小臣上士四人。祭仆中士六人。御仆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疏。太仆已下四官,因仍同府、史之等者,太仆已下至御仆,乃是别职同官,故同府史也。 吕览: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骈字类编》:四石
汉书武帝纪:赐孤独高年米,人四石 宋史食货志见二石下。
《漢語大詞典》:四选(四選)
(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圣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选,正人为一选,由此以下者,不足选也。”
(2). 宋 代铨选官员的制度。 元丰 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 元丰 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宋 苏辙 《论堂除太宽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与四选稍异,亦旌劝之义也。”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选蠹积,盖不可胜算,司衡综者,可不谨哉!”
(2). 宋 代铨选官员的制度。 元丰 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 元丰 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宋 苏辙 《论堂除太宽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与四选稍异,亦旌劝之义也。”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选蠹积,盖不可胜算,司衡综者,可不谨哉!”
《骈字类编》:四文
晋书食货志:晋自中原丧乱,元帝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谓之四文。
《骈字类编》:四斗
诗疏见六斛下。元史世祖纪:癸卯,给河南行中书省岁用银五十万两。仍敕襄樊军士。自今人月给米四斗。又云笈七签:玉清天中有散华之台。是四斗七晨道君之所治也。七晨天中有反生之香气,反冲于三宝之山。山在四斗之中,上有金琅之馆,名曰映清夷之宫。
《漢語大詞典》:四注
(1).四周环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吕延济 注:“注,犹帀也;高廊,行廊也;谓行廊帀於四边也。”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池山赋》:“别有复道三袭、平臺四注。”
(2).指四周环绕的走廊。 南朝 梁简文帝 《喜疾瘳》诗:“逍遥临四注,兼持散九愁。”
(3).指屋宇、棺椁四边有檐,可使顶上的水从四面流下。 清 程瑶田 《释宫小记·中霤义述》:“故天子、诸侯屋皆四注,则有东西南北之霤凡四。” 清 程瑶田 《释宫小记·栋梁本义述上》:“天子棺载龙輴,其上加椁,椁上加縿幕,幕上欑之,谓菆聚,其木周於其外,以四注如屋而尽涂之也。”参见“ 四阿 ”。
(2).指四周环绕的走廊。 南朝 梁简文帝 《喜疾瘳》诗:“逍遥临四注,兼持散九愁。”
(3).指屋宇、棺椁四边有檐,可使顶上的水从四面流下。 清 程瑶田 《释宫小记·中霤义述》:“故天子、诸侯屋皆四注,则有东西南北之霤凡四。” 清 程瑶田 《释宫小记·栋梁本义述上》:“天子棺载龙輴,其上加椁,椁上加縿幕,幕上欑之,谓菆聚,其木周於其外,以四注如屋而尽涂之也。”参见“ 四阿 ”。
《骈字类编》:四环(四环)
唐书论弓仁传:𨁂跌思太叛,战赤柳涧,弓仁骑才五百,自新堡进。时贼四环之,众不敌,弓仁椎牛誓士自若,再宿溃围出,人服其壮。
《漢語大詞典》:四术(四術)
(1).诗、书、礼、乐四种经术。《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宋书·文帝纪》:“故詔以三德,崇以四术,用能纳诸义方,致之轨度。”《通典·选举一》:“诗、书、礼、乐,谓之四术。四术既修,九年大成。”
(2).治国的四种方法。《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一说指忠爱、无私、用贤、简能。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治道·四术》。
(3).指四方的通道。《文选·左思〈咏史〉诗之四》:“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李善 注引《广雅》:“术,道也。”
(2).治国的四种方法。《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一说指忠爱、无私、用贤、简能。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治道·四术》。
(3).指四方的通道。《文选·左思〈咏史〉诗之四》:“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李善 注引《广雅》:“术,道也。”
《骈字类编》:四军(四军)
左传:见八卿下。又诸侯伐郑,郑人恐,乃行成。知武子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人。吾三分四军,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于我未病。楚不能矣,犹愈于战。乃许郑成。 周语:晋既克楚于䣕,使郤至告庆于周。郤至见召桓公,与之语,召公以告。单襄公曰:夫子见我以晋国之克也,为,已实谋之曰:微我,晋不战矣。楚有五败,晋不知乘,我则强之。罪不由晋,晋得其民,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是有五胜也。有五胜以伐五败,而避之者,非人也,不可以不战次。唐书田令孜传:王建以义勇四军扈帝,夜乱牢水,遂 陈仓。
又南诏传:以邑落远近分四军,以旗帜别四方面,一将统千人,四军置一将。 宋史高宗纪:绍兴五年十二月庚子,改神武四军及巡卫军号行营五护军。文献通考: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光武建武七年省,魏以来复置。晋武初又置左军、右军、前军,太始八年,又置后军,是为四军。齐亦号左右前后四军。小学绀珠:四军处山,处水土、处斥泽、处平陆。
又中上下新四军。韩愈元和圣德诗:四军齐作,殷其如阜。
又南诏传:以邑落远近分四军,以旗帜别四方面,一将统千人,四军置一将。 宋史高宗纪:绍兴五年十二月庚子,改神武四军及巡卫军号行营五护军。文献通考: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光武建武七年省,魏以来复置。晋武初又置左军、右军、前军,太始八年,又置后军,是为四军。齐亦号左右前后四军。小学绀珠:四军处山,处水土、处斥泽、处平陆。
又中上下新四军。韩愈元和圣德诗:四军齐作,殷其如阜。
《骈字类编》:四扇
明 张宪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孥弟走马歌 铜铙四扇绕十指,玉声珠碎金琅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