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四诗(四詩)
(1).即四家诗。 鲁 《诗》、 齐 《诗》、 韩 《诗》和 毛 《诗》的合称。 汉 代传《诗经》的有 鲁 人 申培 、 齐 人 辕固 、 燕 人 韩婴 ,称“鲁”、“齐”、“韩”三家诗,为今文诗学, 两汉 时皆立于学官, 魏 晋 以后逐渐衰亡。三家诗除存《韩诗外传》外,馀均亡佚。又有 鲁 人 毛亨 ,亦传《诗经》,称 毛 《诗》,为古文诗学,先在民间传授,盛行于 东汉 。 魏 晋 后通行的《诗经》就是 毛 《诗》。四家对诗义的说明、文字的解释,均有所不同,参阅 清 陈乔枞 《四家诗异文考》。参见“ 毛诗 ”、“ 三家诗 ”。
(2).《诗经》的四体:《风》、《大雅》、《小雅》、《颂》。 唐 许尧佐 《五经阁赋》:“ 虞 、 夏 、 商 、 周 之五典,《国》、《风》、《雅》、《颂》之四诗,既精微之与广博,莫不森罗而在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四诗既删,体裁益衍。” 清 钱谦益 《〈增城集〉序》:“令採风之使进而被之管絃,言之无罪,闻之足戒,岂不足以列四诗之目而称五諫之首也哉!”
(3).称《南》(《周南》、《召南》)、《豳》、《雅》、《颂》为“四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经义》:“《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豳》谓之《豳诗》,亦谓之《雅》,亦谓之《颂》,而非《风》也。《南》、《豳》、《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
(2).《诗经》的四体:《风》、《大雅》、《小雅》、《颂》。 唐 许尧佐 《五经阁赋》:“ 虞 、 夏 、 商 、 周 之五典,《国》、《风》、《雅》、《颂》之四诗,既精微之与广博,莫不森罗而在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四诗既删,体裁益衍。” 清 钱谦益 《〈增城集〉序》:“令採风之使进而被之管絃,言之无罪,闻之足戒,岂不足以列四诗之目而称五諫之首也哉!”
(3).称《南》(《周南》、《召南》)、《豳》、《雅》、《颂》为“四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经义》:“《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豳》谓之《豳诗》,亦谓之《雅》,亦谓之《颂》,而非《风》也。《南》、《豳》、《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
分類:四体
《漢語大詞典》:连四(連四)
见“ 连四纸 ”。
《骈字类编》:四祖
魏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 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骈字类编》:四绕(四绕)
净住子:担山吐火,雷电四绕。梁武帝游七山寺赋:清流四绕,吐溜悠长。 宋之问秋莲赋:四绕兮丹禁,三匝兮承明。
《骈字类编》:四色
汉书王莽传:陈菁茅四色之土。注:土有五色,而此云四者,中央之土,不以封也。 唐书百官志:武后天授二年,置诸卫司阶、中候、司戈、执戟,谓之四色官员。宋史仪卫志:辇官长行各一人,金吾左右将军各一,在伞扇之南稍前。四色官四人,二人立于将军之南,与伞扇一列。 元史舆服志:小四色龙旗,制同大四色,直脚,无火燄脚四。梁简文帝为子大心让当阳公表,爵列五等,绶参色。 伍瑞隆惜士不遇赋:拥四色之莲花,列七重之宝树。
《骈字类编》:四传(四传)
宋史宁宗纪赞:宋东都至于仁宗,四传而享国百年,邵雍称为前代所无。南渡至宁宗,亦四传而享国九十有八年,是亦岂偶然哉?
《骈字类编》:四点(四点)
白獭髓:程覃乃文简公之子,尹京日有治声,惟不甚知字。尝有道民投词牒乞执状造桥,覃大书昭执二字,斯人见其误,遂白之:合是照执,今是昭执,乃漏四点尔。覃取笔,忽于执字下加四点,乃为昭热。庠舍诸生作传讥之。
分类:四点
《高级汉语词典》:四鼓
四更
《漢語大詞典》:四户
(1).四门。《大戴礼记·盛德》:“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 南朝 陈后主 《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餘暉斜四户,流风颺八音。”
(2). 南朝 齐 永明 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南史·恩倖传·吕文显》:“三年,带 南清河 太守,与 茹法亮 等迭出入为舍人,并见亲幸……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世谓之四户。”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表》之一:“虽四户擅权,非当时之公议;而五花判事,亦前代之美谈。”
(2). 南朝 齐 永明 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南史·恩倖传·吕文显》:“三年,带 南清河 太守,与 茹法亮 等迭出入为舍人,并见亲幸……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世谓之四户。”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表》之一:“虽四户擅权,非当时之公议;而五花判事,亦前代之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