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侵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一夙夜不学,二老不止淫,三得财不施,四不受佛言。此四法害身,是名四自侵。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一夙夜不学,二老不止淫,三得财不施,四不受佛言。此四法害身,是名四自侵。
四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经寿量品曰:「于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曰:「东方阿閦,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微妙声。」大日经具缘品曰:「东方号宝幢,南方大勤勇遍觉华开敷,北方不动佛(同疏曰:不动非其本名,本名当曰鼓音如来),西方仁胜者,是名无量寿。」金刚顶经曰:「不动如来,宝生如来,观自在如来,不空成就如来。」
(名数)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经寿量品曰:「于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曰:「东方阿閦,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微妙声。」大日经具缘品曰:「东方号宝幢,南方大勤勇遍觉华开敷,北方不动佛(同疏曰:不动非其本名,本名当曰鼓音如来),西方仁胜者,是名无量寿。」金刚顶经曰:「不动如来,宝生如来,观自在如来,不空成就如来。」
四佛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土)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土)
(名数)(参见:四土)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土)
四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馀土,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馀。又为七方便人之所居,故名方便土,七方便人者,即藏教声闻缘觉二人(藏教中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道,于菩萨之位,似未断惑,随而不生彼土,故除之),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菩萨一人,圆教菩萨一人之人种类也。又此土称为变易土。变化同居土之依身,而易以方便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又其后变此方便土之依身,而易以实报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然而生于此方便土者有五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前三果,思惑未尽,不能生方便土,故悉为阿罗汉,但从本位立名,于一阿罗汉之上举四果之别也),五辟支佛。文句六所谓:「五人断通惑者同生其土皆为菩萨,五人即之四果支佛」是也。此五人生于方便土,如其次第,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而发菩提心,涅槃经之说也。又谓有九人生于方便土。藏教声缘二人,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三人,圆教一人也,别教三人者,至别教之菩萨第六住,断见思之烦恼,故六住已上者,生于方便土,此一人也,与十行十回向共为三人。圆教一人者,圆教十信位之六根净,以断见思烦恼故,报命尽,故生于方便土。观经妙宗钞上所谓:「九种行人合生彼土」是也。三实报无障碍土。方便土为證空理人之果报土,此上更有證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防,故名实报无障碍土。纯为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别教十地已上圆教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四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体也,寂者解脱,一切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纵不横,名曰秘密藏,是乃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谓之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有有相无相二义:一寂光土,唯理。净名经疏一曰:「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实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法华玄义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假,业力所隔感见不同。」是如理者为如智之所依,故名曰土,非别有能依所依身土之别相。此一义也。二依圆教之极意,三千诸法,宛然本有,是乃真佛真土,常寂光之名,依之而立,此圆教之实义也。见净名经疏一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方便有馀土是二乘与没有證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实报庄严土是佛的报身与地上菩萨所住的国土;常寂光土是从佛的清净法身所示寂的国土。
【佛学次第统编】
前说世间,但明凡夫世间。兹合凡圣,须明凡圣染净之土。惟诸家说土不同,兹就台家所立四种净土:
一、凡圣同居土 人天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也。
二、方便有馀土 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修小乘之方便道,断见思惑者生处,故谓之方便。尘沙无明惑未尽,故谓之有馀。
三、实报无障碍土 方便土證空理者果报之土,此上更證一分中道之理者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可无相妨,谓之实报无障碍土。此土纯为菩萨所居,无凡夫二乘。如别教之十地已上,圆教之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
四、常寂光土 常、即法身,为本在常住之体。寂、解脱也,一切诸相永寂。光、般若也,照诸相之智慧。此三德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是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名常寂光土。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脩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馀土〕,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果报土〕,果报土者,亦名实报土。即别教十地,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觉诸菩萨所居之土也。观无量寿佛经疏云:行真实法,感得胜报。是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四、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此以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净名疏云:修于圆教愿行之因,因极果满,道成妙觉,居常寂光。是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谓自受用法喜之乐,名自受用身,即自报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实报土也。谓佛以相应净识,所修成就,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是名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法喜之乐者,闻法欢喜而快乐也。)
〔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他受用身者,谓因他机感扣,而现此身,即胜应身也。他受用土者,亦即实报土也。谓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是名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变化身依变化土〕,变化身者,改转不定,名之为变;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即劣应身也。变化土者,谓佛以大慈悲力,随诸有缘众生所宜,化为佛土,或大或小,或净或秽,佛变化身依之而住,是名变化身依变化土。
(名数)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馀土,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馀。又为七方便人之所居,故名方便土,七方便人者,即藏教声闻缘觉二人(藏教中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道,于菩萨之位,似未断惑,随而不生彼土,故除之),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菩萨一人,圆教菩萨一人之人种类也。又此土称为变易土。变化同居土之依身,而易以方便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又其后变此方便土之依身,而易以实报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然而生于此方便土者有五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前三果,思惑未尽,不能生方便土,故悉为阿罗汉,但从本位立名,于一阿罗汉之上举四果之别也),五辟支佛。文句六所谓:「五人断通惑者同生其土皆为菩萨,五人即之四果支佛」是也。此五人生于方便土,如其次第,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而发菩提心,涅槃经之说也。又谓有九人生于方便土。藏教声缘二人,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三人,圆教一人也,别教三人者,至别教之菩萨第六住,断见思之烦恼,故六住已上者,生于方便土,此一人也,与十行十回向共为三人。圆教一人者,圆教十信位之六根净,以断见思烦恼故,报命尽,故生于方便土。观经妙宗钞上所谓:「九种行人合生彼土」是也。三实报无障碍土。方便土为證空理人之果报土,此上更有證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防,故名实报无障碍土。纯为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别教十地已上圆教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四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体也,寂者解脱,一切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纵不横,名曰秘密藏,是乃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谓之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有有相无相二义:一寂光土,唯理。净名经疏一曰:「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实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法华玄义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假,业力所隔感见不同。」是如理者为如智之所依,故名曰土,非别有能依所依身土之别相。此一义也。二依圆教之极意,三千诸法,宛然本有,是乃真佛真土,常寂光之名,依之而立,此圆教之实义也。见净名经疏一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方便有馀土是二乘与没有證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实报庄严土是佛的报身与地上菩萨所住的国土;常寂光土是从佛的清净法身所示寂的国土。
【佛学次第统编】
前说世间,但明凡夫世间。兹合凡圣,须明凡圣染净之土。惟诸家说土不同,兹就台家所立四种净土:
一、凡圣同居土 人天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也。
二、方便有馀土 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修小乘之方便道,断见思惑者生处,故谓之方便。尘沙无明惑未尽,故谓之有馀。
三、实报无障碍土 方便土證空理者果报之土,此上更證一分中道之理者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可无相妨,谓之实报无障碍土。此土纯为菩萨所居,无凡夫二乘。如别教之十地已上,圆教之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
四、常寂光土 常、即法身,为本在常住之体。寂、解脱也,一切诸相永寂。光、般若也,照诸相之智慧。此三德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是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名常寂光土。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脩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馀土〕,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果报土〕,果报土者,亦名实报土。即别教十地,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觉诸菩萨所居之土也。观无量寿佛经疏云:行真实法,感得胜报。是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四、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此以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净名疏云:修于圆教愿行之因,因极果满,道成妙觉,居常寂光。是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谓自受用法喜之乐,名自受用身,即自报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实报土也。谓佛以相应净识,所修成就,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是名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法喜之乐者,闻法欢喜而快乐也。)
〔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他受用身者,谓因他机感扣,而现此身,即胜应身也。他受用土者,亦即实报土也。谓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是名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变化身依变化土〕,变化身者,改转不定,名之为变;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即劣应身也。变化土者,谓佛以大慈悲力,随诸有缘众生所宜,化为佛土,或大或小,或净或秽,佛变化身依之而住,是名变化身依变化土。
四佛知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开佛知见,二示佛知见,三悟佛知见,四入佛知见。法华经方便品所说,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者,以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是曰开示悟入之四佛知(参见:。见开示悟入)
【佛学常见辞汇】
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名数)一开佛知见,二示佛知见,三悟佛知见,四入佛知见。法华经方便品所说,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者,以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是曰开示悟入之四佛知(参见:。见开示悟入)
【佛学常见辞汇】
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四车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譬喻品所说羊鹿牛三车与一大白牛车也。(参见:四车家)
(名数)法华经譬喻品所说羊鹿牛三车与一大白牛车也。(参见:四车家)
四车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三乘家与一乘家之异义,如三论法相为三乘家,其说谓佛之教法,终始不超三乘,但法华已前,主说三乘,于法华废权之二乘,而归实之一菩萨乘。然则权实双存而有三乘,因而谓之为三乘家。又如华严天台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二乘皆为方便假说,至法华更说一佛乘,开会前之三乘而圆融之。因而谓之为一乘家。若权实双存,则应谓为四乘家。以此而观法华经譬喻品之文,长者于宅内与诸子者,为羊鹿牛之三车,诸子既出露地,长者与之者,为大白牛车之一。解释此文,三乘家谓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同体,唯于三之中废二立一耳,三之名非有别乘,则是宅内之三车与宅外之大白牛车非别物,三车中之牛车,即大白牛车,因而称之为三车家也。一乘家谓三乘中之菩萨乘,非有实因实果,但是假说,开会三乘而说真实之一佛乘,教理行果,遥与彼异,则是羊鹿牛三车外,别有大白牛车之一车,权实合有四车,因而呼一乘家为四车家,浸假依之而立四乘教也。
(术语)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三乘家与一乘家之异义,如三论法相为三乘家,其说谓佛之教法,终始不超三乘,但法华已前,主说三乘,于法华废权之二乘,而归实之一菩萨乘。然则权实双存而有三乘,因而谓之为三乘家。又如华严天台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二乘皆为方便假说,至法华更说一佛乘,开会前之三乘而圆融之。因而谓之为一乘家。若权实双存,则应谓为四乘家。以此而观法华经譬喻品之文,长者于宅内与诸子者,为羊鹿牛之三车,诸子既出露地,长者与之者,为大白牛车之一。解释此文,三乘家谓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同体,唯于三之中废二立一耳,三之名非有别乘,则是宅内之三车与宅外之大白牛车非别物,三车中之牛车,即大白牛车,因而称之为三车家也。一乘家谓三乘中之菩萨乘,非有实因实果,但是假说,开会三乘而说真实之一佛乘,教理行果,遥与彼异,则是羊鹿牛三车外,别有大白牛车之一车,权实合有四车,因而呼一乘家为四车家,浸假依之而立四乘教也。
四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解脱戒,自戒师以如法之作法而受戒,于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者,就此而生沙弥比丘等之差。二定共戒,入色界四禅定则身自生戒体,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三道共戒,于见道以上證得无漏道,则与无漏道共生防非止恶之戒体者。四断戒,断贪瞋痴等而成道果,故名断戒。见华严孔目章。
【佛学次第统编】
以戒分之为四者:
一、解脱戒 由戒师以如法之作法,受戒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就此生沙弥比丘等之差。
二、定共戒 入色界四禅定,则自身生戒体,有防非止恶之功能。
三、道共戒 于见道以上,證得无漏道,则与无漏道,生防非止恶之戒体。
四、断戒 断贪瞋痴等,而成道果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一、解脱戒〕,谓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则自然远离惑业之缚,而得自在,是名解脱戒。
〔二、定共戒〕,谓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
〔三、道共戒〕,谓声闻之人,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修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
〔四、断戒〕,谓断贪瞋痴等烦恼,得成道果,是名断戒。
(名数)一解脱戒,自戒师以如法之作法而受戒,于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者,就此而生沙弥比丘等之差。二定共戒,入色界四禅定则身自生戒体,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三道共戒,于见道以上證得无漏道,则与无漏道共生防非止恶之戒体者。四断戒,断贪瞋痴等而成道果,故名断戒。见华严孔目章。
【佛学次第统编】
以戒分之为四者:
一、解脱戒 由戒师以如法之作法,受戒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就此生沙弥比丘等之差。
二、定共戒 入色界四禅定,则自身生戒体,有防非止恶之功能。
三、道共戒 于见道以上,證得无漏道,则与无漏道,生防非止恶之戒体。
四、断戒 断贪瞋痴等,而成道果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一、解脱戒〕,谓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则自然远离惑业之缚,而得自在,是名解脱戒。
〔二、定共戒〕,谓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
〔三、道共戒〕,谓声闻之人,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修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
〔四、断戒〕,谓断贪瞋痴等烦恼,得成道果,是名断戒。
四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思之烦恼也。见四住地)。【又】四种之住处也。一天住,为六欲之住处,即布施持戒善心之三事也。二梵住,为色界无色界诸天之住处,即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三圣住,为三乘圣者之住处,即空无相无作之三三昧也。四佛住,为一切诸佛之住处,即首楞严等之无量三昧也。见智度论三。
【佛学常见辞汇】
四住地的简称。(参见:四住地)
(名数)(参见:思之烦恼也。见四住地)。【又】四种之住处也。一天住,为六欲之住处,即布施持戒善心之三事也。二梵住,为色界无色界诸天之住处,即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三圣住,为三乘圣者之住处,即空无相无作之三三昧也。四佛住,为一切诸佛之住处,即首楞严等之无量三昧也。见智度论三。
【佛学常见辞汇】
四住地的简称。(参见:四住地)
四住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常略名四住。三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三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贪爱为重过,故举重而摄他。三色爱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也。于此加入无明住地,称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为生一切之过,恒沙之烦恼之根本依处故也。是胜鬘经之法门。止观辅行六曰:「同四住尘,处处结缘。」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四住,即三界内的见思烦恼。一、见一切住地,是将三界的见惑,汇集为一地,故名见一切。二、欲爱住地,是欲界的思惑。三、色爱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四、有爱住地,是无色界的思惑。
【佛学次第统编】
众生烦恼,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称四住,即三界见思之烦恼也。
一、见一切住地 三界一切之见惑。
二、欲爱住地 欲界一切之思惑。
三、色爱住地 色界一切之思惑。
四、有爱住地 无色界一切之思惑。
(名数)常略名四住。三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三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贪爱为重过,故举重而摄他。三色爱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也。于此加入无明住地,称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为生一切之过,恒沙之烦恼之根本依处故也。是胜鬘经之法门。止观辅行六曰:「同四住尘,处处结缘。」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四住,即三界内的见思烦恼。一、见一切住地,是将三界的见惑,汇集为一地,故名见一切。二、欲爱住地,是欲界的思惑。三、色爱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四、有爱住地,是无色界的思惑。
【佛学次第统编】
众生烦恼,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称四住,即三界见思之烦恼也。
一、见一切住地 三界一切之见惑。
二、欲爱住地 欲界一切之思惑。
三、色爱住地 色界一切之思惑。
四、有爱住地 无色界一切之思惑。
四住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常略名四住。三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三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贪爱为重过,故举重而摄他。三色爱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也。于此加入无明住地,称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为生一切之过,恒沙之烦恼之根本依处故也。是胜鬘经之法门。止观辅行六曰:「同四住尘,处处结缘。」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四住,即三界内的见思烦恼。一、见一切住地,是将三界的见惑,汇集为一地,故名见一切。二、欲爱住地,是欲界的思惑。三、色爱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四、有爱住地,是无色界的思惑。
【佛学次第统编】
众生烦恼,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称四住,即三界见思之烦恼也。
一、见一切住地 三界一切之见惑。
二、欲爱住地 欲界一切之思惑。
三、色爱住地 色界一切之思惑。
四、有爱住地 无色界一切之思惑。
(名数)常略名四住。三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三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贪爱为重过,故举重而摄他。三色爱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也。于此加入无明住地,称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为生一切之过,恒沙之烦恼之根本依处故也。是胜鬘经之法门。止观辅行六曰:「同四住尘,处处结缘。」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四住,即三界内的见思烦恼。一、见一切住地,是将三界的见惑,汇集为一地,故名见一切。二、欲爱住地,是欲界的思惑。三、色爱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四、有爱住地,是无色界的思惑。
【佛学次第统编】
众生烦恼,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称四住,即三界见思之烦恼也。
一、见一切住地 三界一切之见惑。
二、欲爱住地 欲界一切之思惑。
三、色爱住地 色界一切之思惑。
四、有爱住地 无色界一切之思惑。
四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三种:(一)楞伽经所说。一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其中第一之化佛即化身,第二之功德佛与第三之智慧佛,是报身,报身佛之功德虽多,而要在智与德,故分之为二,第四之如如佛即法身也。(二)唯识论所说。一自性身,二他受用身,三自受用身,四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自受用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也。见唯识论十。(三)台家所立。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四化身。应身与化身之别,谓八相成道之佛为应身,一时化现之佛为化身。更有密教之四种法身。(参见: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三种: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之三种是也。(参见:四身)。又有四种法身。(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1。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其中化佛即化身,功德佛与智慧佛即报身,如如佛即法身。2。自性身、他受用身、自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身与自受用身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3。法身、报身、应身、化身。本来应身即是化身,化身即是应身,这里把它们分开来,是因为应身是指八相成道的佛身,而化身是指一时化现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四身有三种:
一、化身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
二、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
三、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三、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谓诸如来,由平等智,为十地菩萨,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他受用大乘法乐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变化身〕,变化身者,谓无而忽有,名为变化,即应身也。谓诸如来,随顺机宜,变现此身也。
(名数)有三种:(一)楞伽经所说。一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其中第一之化佛即化身,第二之功德佛与第三之智慧佛,是报身,报身佛之功德虽多,而要在智与德,故分之为二,第四之如如佛即法身也。(二)唯识论所说。一自性身,二他受用身,三自受用身,四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自受用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也。见唯识论十。(三)台家所立。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四化身。应身与化身之别,谓八相成道之佛为应身,一时化现之佛为化身。更有密教之四种法身。(参见: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三种: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之三种是也。(参见:四身)。又有四种法身。(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1。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其中化佛即化身,功德佛与智慧佛即报身,如如佛即法身。2。自性身、他受用身、自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身与自受用身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3。法身、报身、应身、化身。本来应身即是化身,化身即是应身,这里把它们分开来,是因为应身是指八相成道的佛身,而化身是指一时化现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四身有三种:
一、化身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
二、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
三、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三、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谓诸如来,由平等智,为十地菩萨,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他受用大乘法乐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变化身〕,变化身者,谓无而忽有,名为变化,即应身也。谓诸如来,随顺机宜,变现此身也。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四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思益经四忍法品谓「菩萨有四法,出毁禁之罪:一得无生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也,菩萨證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二得无灭法忍,一切诸法本为无生,故今亦无灭,菩萨證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三得因缘忍,一切诸法皆依因缘之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菩萨證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四得无住忍,不住著于诸法,谓之无住,菩萨證忍此无住之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案,是普贤观经所说实相忏悔之意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同尘和光;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證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證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经云:梵天菩萨有四忍法,善出毁犯禁戒之罪。
〔一、得无生忍〕,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證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
〔二、得无灭忍〕,谓一切诸法,昔本不生,今亦无灭。菩萨證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灭忍。
〔三、得因缘忍〕,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菩萨了知一切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因缘忍。(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四、得无住忍〕,住即停住。菩萨心不住著,而无异念相续,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住忍。
(名数)(参见: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思益经四忍法品谓「菩萨有四法,出毁禁之罪:一得无生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也,菩萨證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二得无灭法忍,一切诸法本为无生,故今亦无灭,菩萨證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三得因缘忍,一切诸法皆依因缘之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菩萨證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四得无住忍,不住著于诸法,谓之无住,菩萨證忍此无住之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案,是普贤观经所说实相忏悔之意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同尘和光;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證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證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经云:梵天菩萨有四忍法,善出毁犯禁戒之罪。
〔一、得无生忍〕,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證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
〔二、得无灭忍〕,谓一切诸法,昔本不生,今亦无灭。菩萨證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灭忍。
〔三、得因缘忍〕,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菩萨了知一切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因缘忍。(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四、得无住忍〕,住即停住。菩萨心不住著,而无异念相续,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住忍。
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四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二种: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曰极光净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后无间地狱生有情一人,即为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谓之成劫。二住劫,二种世间安稳存住之时也。其间亦经二十劫。三坏劫,亦有二十增减。其中前十九增减,自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出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不留一人,谓之有情世间坏。其后一增减,发大火灾,荡尽初禅以下。谓之坏劫。四空劫,即坏了后,虚空无一物也,故曰空劫。亦有二十增减。依之四劫合成八十增减。增减者,于住劫所立之数量也。人寿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一减,又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此一增或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也,此为一成劫之量。馀三劫之时量,与此等。第二、一坏劫,二成劫,三中劫,四大劫。见俱舍论十二。梵Kalpa。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二种。(参见:四字部四劫)
【佛学常见辞汇】
1。成劫、住劫、坏劫、空劫。2。坏劫、成劫、中劫、大劫。
【三藏法数】
(出佛祖统纪)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有二十小劫。第一小劫,因过去劫坏空之后,第二禅光音天空中布金色云,注大洪雨,积风轮上,结为水轮;有大风起,吹水生沫,而成须弥等山。时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天众既多,居处迫窄。其福减者,下生世间。最初有一天子从光音天没,来生大梵天中,是为梵王,其寿六十小劫。第二小劫,光音诸天来生初禅梵世天中,为梵辅天,其寿四十小劫。第三小劫,光音诸天复有来生梵世天中,为梵众天,其寿二十小劫。如是渐渐下生欲界天中。时光音诸天,有福尽者,化生为人,飞行自在,无有男女之相;地涌甘泉,味如酥蜜,因试尝之,遂生味著,失其神通,及以身光。世间大暗,黑风吹海,漂出日月,置须弥山腹,照四天下,乃有昼夜。彼时众生由耽地味,颜色粗悴;复食自然粳稻,残秽在身,为欲蠲除,便生二道,成男女根。宿习力故,便生淫欲,夫妻共住。光音诸天后来生者,入母胎中,遂有胎生。时自然粳稻,朝刈暮熟,刈复随生,米长四寸。后因人多,贪取渐生,糠铖刈已不生。第四小劫,乃至第二十小劫,皆悉一增一减,名为成劫。(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住劫〕,住劫者,谓世界安住也。有二十小劫。第九小劫,人寿减至五万岁时,第一拘留孙佛出世;减至四万岁时,第二拘那含牟尼佛出世;减至二万岁时,第三迦叶佛出世;减至一百岁时,第四释迦牟尼佛出世。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第五弥勒佛出世;第十五小劫,于减劫中,第六师子佛乃至欲乐佛,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兴,说法度人。第二十小劫,于增劫中,楼至佛出世,满足一千也。已上二十小劫,皆悉一增一减,名为住劫。(梵语拘留孙,华言所应断。梵语拘那含牟尼,华言金色仙。梵语迦叶,华言饮光。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楼至,华言爱乐。)
〔三、坏劫〕,坏劫者,谓世界坏减也。有二十小劫。如火灾起时,坏至初禅天。始从地狱,终至梵天,有情众生,经十九增减劫,次第坏尽。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乃至一切有情都尽,最后一增减劫,方坏器世间。有七日从海底出,大海尽竭,须弥崩坏,风吹猛燄,烧上梵天,悉成灰烬;乃至三千世界一时烧尽,名为坏劫。(器世间者,世界如器故也。梵天,即初禅天也。三千世界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四、空劫〕,空劫者,谓世界空虚也。有二十小劫。坏劫之后,自初禅梵世已下,世界空虚,犹如墨穴,无昼夜日月,唯大黑暗,名为空劫。
(名数)有二种: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曰极光净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后无间地狱生有情一人,即为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谓之成劫。二住劫,二种世间安稳存住之时也。其间亦经二十劫。三坏劫,亦有二十增减。其中前十九增减,自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出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不留一人,谓之有情世间坏。其后一增减,发大火灾,荡尽初禅以下。谓之坏劫。四空劫,即坏了后,虚空无一物也,故曰空劫。亦有二十增减。依之四劫合成八十增减。增减者,于住劫所立之数量也。人寿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一减,又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此一增或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也,此为一成劫之量。馀三劫之时量,与此等。第二、一坏劫,二成劫,三中劫,四大劫。见俱舍论十二。梵Kalpa。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二种。(参见:四字部四劫)
【佛学常见辞汇】
1。成劫、住劫、坏劫、空劫。2。坏劫、成劫、中劫、大劫。
【三藏法数】
(出佛祖统纪)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有二十小劫。第一小劫,因过去劫坏空之后,第二禅光音天空中布金色云,注大洪雨,积风轮上,结为水轮;有大风起,吹水生沫,而成须弥等山。时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天众既多,居处迫窄。其福减者,下生世间。最初有一天子从光音天没,来生大梵天中,是为梵王,其寿六十小劫。第二小劫,光音诸天来生初禅梵世天中,为梵辅天,其寿四十小劫。第三小劫,光音诸天复有来生梵世天中,为梵众天,其寿二十小劫。如是渐渐下生欲界天中。时光音诸天,有福尽者,化生为人,飞行自在,无有男女之相;地涌甘泉,味如酥蜜,因试尝之,遂生味著,失其神通,及以身光。世间大暗,黑风吹海,漂出日月,置须弥山腹,照四天下,乃有昼夜。彼时众生由耽地味,颜色粗悴;复食自然粳稻,残秽在身,为欲蠲除,便生二道,成男女根。宿习力故,便生淫欲,夫妻共住。光音诸天后来生者,入母胎中,遂有胎生。时自然粳稻,朝刈暮熟,刈复随生,米长四寸。后因人多,贪取渐生,糠铖刈已不生。第四小劫,乃至第二十小劫,皆悉一增一减,名为成劫。(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住劫〕,住劫者,谓世界安住也。有二十小劫。第九小劫,人寿减至五万岁时,第一拘留孙佛出世;减至四万岁时,第二拘那含牟尼佛出世;减至二万岁时,第三迦叶佛出世;减至一百岁时,第四释迦牟尼佛出世。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第五弥勒佛出世;第十五小劫,于减劫中,第六师子佛乃至欲乐佛,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兴,说法度人。第二十小劫,于增劫中,楼至佛出世,满足一千也。已上二十小劫,皆悉一增一减,名为住劫。(梵语拘留孙,华言所应断。梵语拘那含牟尼,华言金色仙。梵语迦叶,华言饮光。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楼至,华言爱乐。)
〔三、坏劫〕,坏劫者,谓世界坏减也。有二十小劫。如火灾起时,坏至初禅天。始从地狱,终至梵天,有情众生,经十九增减劫,次第坏尽。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乃至一切有情都尽,最后一增减劫,方坏器世间。有七日从海底出,大海尽竭,须弥崩坏,风吹猛燄,烧上梵天,悉成灰烬;乃至三千世界一时烧尽,名为坏劫。(器世间者,世界如器故也。梵天,即初禅天也。三千世界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四、空劫〕,空劫者,谓世界空虚也。有二十小劫。坏劫之后,自初禅梵世已下,世界空虚,犹如墨穴,无昼夜日月,唯大黑暗,名为空劫。
四兵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象兵,二马兵,三车兵,四步兵,是曰轮王之四兵。见长阿含经六。
【三藏法数】
(出长阿含经)
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即集此四兵,随从而卫护也。
〔一、象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象也。
〔二、马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马也。
〔三、车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车也。
〔四、步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带甲冑,随从步行也。
(名数)一象兵,二马兵,三车兵,四步兵,是曰轮王之四兵。见长阿含经六。
【三藏法数】
(出长阿含经)
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即集此四兵,随从而卫护也。
〔一、象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象也。
〔二、马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马也。
〔三、车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车也。
〔四、步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带甲冑,随从步行也。
四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之四(参见:。见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异、常、非常等之义总有四句,一切之妄计,必堕于其一,名为四见。智度论七曰:「复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亦非常亦非无常。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亦如是。」又华严经疏三,谓外道之所见,不出四见:一、计一,数论师,计因中有果,以因果不异之故名为计一。二、计异,胜论师,计因中无果,以因果不同之故名为计异。三、计亦一亦异,勒裟婆论师计因中有果,亦计因中无果,以有无双计故名为亦一亦异。四、计非一非异,尼犍子,计因果,亦非是一亦非是异,故名非一非异。【又】凡夫常乐我净之四颠倒称为四见。
【佛学次第统编】
四见有三种,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也。
一、单四见。
一、执有。
二、执无。
三、亦有亦无。
四、非有非无。
二、复四见。
一、有有有无。
二、无有无无。
三、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
四、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
三、具足四见。
一、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
二、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
三、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四、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
(名数)有种种之四(参见:。见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异、常、非常等之义总有四句,一切之妄计,必堕于其一,名为四见。智度论七曰:「复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亦非常亦非无常。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亦如是。」又华严经疏三,谓外道之所见,不出四见:一、计一,数论师,计因中有果,以因果不异之故名为计一。二、计异,胜论师,计因中无果,以因果不同之故名为计异。三、计亦一亦异,勒裟婆论师计因中有果,亦计因中无果,以有无双计故名为亦一亦异。四、计非一非异,尼犍子,计因果,亦非是一亦非是异,故名非一非异。【又】凡夫常乐我净之四颠倒称为四见。
【佛学次第统编】
四见有三种,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也。
一、单四见。
一、执有。
二、执无。
三、亦有亦无。
四、非有非无。
二、复四见。
一、有有有无。
二、无有无无。
三、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
四、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
三、具足四见。
一、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
二、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
三、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四、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
四忘
【佛学大辞典】
(名数)忘一异等四句也。三论玄义曰:「三假为俗,四忘为真,会彼四忘故有三乘贤圣。」
(名数)忘一异等四句也。三论玄义曰:「三假为俗,四忘为真,会彼四忘故有三乘贤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