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枝解  拼音:zhī jiě
古代分解肢体的一种酷刑。《韩非子。难言》:「吴起收泣于岸门,痛西河之为秦,卒枝解于楚。」也作「支解」、「肢解」。
《国语辞典》:爬出  拼音:pá chū
四肢贴行地面而出。如:「有一只蟑螂从地毯底下爬出来,真糟糕!」
《漢語大詞典》:云豹(雲豹)
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 中国 南方各省及 四川 、 西藏 、 青海 、 台湾 均产, 东南亚 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漢語大詞典》:海驴(海驢)
哺乳动物。鳍脚类。毛色暗褐,头部圆,四肢为鳍状,趾间有蹼,多产 太平洋 北部。 宋 孔平仲 《常甫招客望海亭》诗:“海中百怪所会聚,海马海人并海驴。”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驴:“ 东海 岛中出海驴,能入水不濡。”
《國語辭典》:前肢  拼音:qián zhī
昆虫或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身体前面靠近头部的一对步行肢。
《國語辭典》:截肢  拼音:jié zhī
四肢的某一部分发生严重病变或受到创伤而无法医治时,把这一部分肢体切割掉,以防危及全身。
《國語辭典》:有蹄类(有蹄類)  拼音:yǒu tí lèi
趾端有蹄的哺乳动物。四肢长大,分为奇蹄目和偶蹄目。如牛、马等。
《漢語大詞典》:瘖俳
亦作“ 瘖痱 ”。 风病的一种,舌强不能说话,四肢不能动作。《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 王冰 注:“俳,废也……肾气内夺而不顺,则舌瘖足废,故云此肾虚也。” 高世栻 注:“瘖痱者,口无言而四肢不收。”《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风》:“四肢不收无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疼……甚不能言为瘖痱,夺厥入藏病多凶。”原注:“甚者不能言,志乱神昏,则为瘖痱。”
《漢語大詞典》:肢势(肢勢)
家畜站立时的四肢状态。是评定家畜役使能力的重要依据。
《国语辞典》:扎手舞脚(扎手舞脚)  拼音:zhā shǒu wǔ jiǎo
1.手脚张开,不停的舞动。也作「札手舞脚」。
2.四肢张开,向外伸展的样子。《红楼梦》第四一回:「只闻得酒屁臭气,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也作「札手舞脚」。
3.举止嚣张,不知收敛。
《國語辭典》:五短身材  拼音:wǔ duǎn shēn cái
形容四肢、身躯都很短小的身材。《水浒传》第一○回:「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金瓶梅》第九回:「第四个孙雪娥,乃房里出身,五短身材,轻盈体态。」
《國語辭典》:缩手缩脚(縮手縮腳)  拼音:suō shǒu suō jiǎo
1.天寒肢体不舒展的样子。《老残游记》第六回:「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
2.形容畏怯退缩,不敢放手去做。如:「你再这样缩手缩脚,谁也不会帮忙你。」也作「逼手逼脚」。
《國語辭典》:四脚朝天(四腳朝天)  拼音:sì jiǎo cháo tiān
手足向上,仰面跌倒的样子。亦形容死亡。《精忠岳传》第一回:「叫声未绝,早被大鹏一嘴,啄得四脚朝天,呜呼哀哉!」《官场现形记》第三○回:「说完这句,便四脚朝天,一声不言语了。」
《漢語大詞典》:四牙子朝上
谓仰面朝天,四肢向上。 清 蒲松龄 《富贵神仙》第六回:“他可才四牙子朝上,两腿儿蹬开;死了那股气,傻了脖子捱。”
《漢語大詞典》:四逆
中医学名词。也叫厥冷、手足逆冷。指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