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维基
顾四科(1501年—?),字齐贤,号六泉,浙江钱塘县人。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二名,二甲第十名进士。观刑部政,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嘉靖十九年(1540年)出为福建漳州府知府,历升陕西提学副使、湖广左参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升陕西按察使。历湖广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四科(1545年—1610年),字希哲,号健庵,陕西汉中府紫阳县军籍西安府泾阳县人。陕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九名,三甲第二百一十三名进士。授山西长治县知县,擢吏部主事,历官吏部验封司郎中,十五年三月改考功司郎中,再调文选司,二十一年九月升太常寺少卿。二十六年五月起复原职,八月升太仆寺卿,二十七年五月升太常寺卿,二十九年九月升右副都御史、整饬蓟州兵备兼巡抚顺天等处地方,三十二年加升兵部右侍郎,以三品六年考满,三十三年九月加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照旧巡抚,给与应得诰命,荫一子入监读书。十一月以蓟辽昌保四镇大阅八事,加右都御史,以二品满考,三十七年二月加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三十八年六月卒于官,赠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陕西临潼人,居扬州,字哲士,号渔川。贡生。官候补员外郎。有《室间集》。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八
张四科,字哲士,号渔川,临潼人。贡生。有《宝闲堂集》。
《國語辭典》:四行 拼音:sì xìng
1.四种德行:(1)指孝、忠、信、悌。《吕氏春秋。先识览。正名》:「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2)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也称为「四德」、「四教」。
2.四科,为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项标准。《汉书。卷八六。何武传》:「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唐。颜师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各一人。时诏书又令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故武以此四行得举之也。」
3.佛教用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罗什法师可谓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唐。李邕 〈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
2.四科,为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项标准。《汉书。卷八六。何武传》:「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唐。颜师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各一人。时诏书又令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故武以此四行得举之也。」
3.佛教用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罗什法师可谓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唐。李邕 〈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
《國語辭典》:四德 拼音:sì dé
1.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易经。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
2.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也称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语。指四种特徵。《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2.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也称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语。指四种特徵。《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國語辭典》:文学(文學) 拼音:wén xué
1.广义泛指一切思想的表现,而以文字记述的著作;狭义则专指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思想、情感或想像的作品。
2.职官名。汉时州郡及王国都设置。《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2.职官名。汉时州郡及王国都设置。《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四科
【佛学次第统编】
戒分四科: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也。
一、戒法 如来所制之法,是为戒法。
二、戒体 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是为戒体。
三、戒行 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是为戒行。
四、戒相 诸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是为戒相。
戒分四科: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也。
一、戒法 如来所制之法,是为戒法。
二、戒体 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是为戒体。
三、戒行 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是为戒行。
四、戒相 诸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是为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