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7,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蚕箔
饭箩
家活
玉豆
笔海
严具
钥匙
鉴诸
美器
驴鞍
石铛
时器
九籥
蔂梩
烛台
《國語辭典》:蚕箔(蠶箔)  拼音:cán bó
养蚕的器具。多用萑苇、细竹等编成,呈圆形或长方形。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崦里〉:「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明。于谦采桑妇〉诗二首之一:「归来喂叶上蚕箔,谁问花开与花落。」也称为「曲薄」、「蚕薄」。
《國語辭典》:饭箩(飯籮)  拼音:fàn luó
盛饭的竹筐。
《國語辭典》:家活  拼音:jiā huó
日常的器具、物品。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他不肯去也,将我家活都打碎了。」《金瓶梅》第一○回:「当日武松与两个公人,出离东平府,来到本县家中,将家活多办买了,打发那两个公人路上盘费。」
《漢語大詞典》:玉豆
玉饰的礼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礼记·明堂位:“荐用玉豆雕篹,爵用玉琖。” 孔颖达 疏:“以玉饰豆,故曰玉豆。”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琼籩玉豆,中堂奉先圣之仪;石磬金鐘,南面习诸侯之礼。”
《國語辭典》:笔海(筆海)  拼音:bǐ hǎi
1.比喻文词汇聚。唐。薛元超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诗:「归塘横笔海,平圃振词条。」唐。司空图〈擢英集述〉:「诚欲兼搜于笔海,当间掇于兰丛。」
2.插笔的用具。《红楼梦》第四○回:「当地放著一张梨花大理石大案,上磊著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分類:文苑器具
《漢語大詞典》:严具(嚴具)
即妆具。盛梳妆用品的器具。避 汉明帝 刘庄 讳改。后汉书·祭祀志下:“庙日上饭……其亲陵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孤不好作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世无韦笥,乃更作方竹严具,以皂韦衣之,粗布作里,此孤之平常所用者也。”《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鸡鸣歌》:“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
《國語辭典》:钥匙(鑰匙)  拼音:yào shi
开启锁的器物。《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后来幸亏翻译和管事的说明白了,给了他个钥匙,把二十号房间开了,所有铺程行李,一件件搬进去。」也称为「锁匙」。
《漢語大詞典》:鉴诸(鑑諸)
即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说文·金部:“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於月。” 王筠 句读:“诸是 汉 名,鑑乃古名。”旧唐书·礼仪志三引 汉 卫宏 《汉旧仪》:“以鑑诸取水於月,以阳燧取火於日。”
《漢語大詞典》:美器
(1).精美的器具。新唐书·郭子仪传:“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不胜纪。”《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看见道:‘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
(2).喻贤才。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序:“生而神俊,必为美器。”南史·羊欣传:“ 义熙 中,弟 徽 被知於 武帝 ,帝谓諮议参军 郑鲜之 曰:‘ 羊徽 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
《漢語大詞典》:驴鞍(驢鞍)
放在驴背上供骑坐的器具。 清 张问陶 《题画遣怀》诗之三:“牛屋宽留客,驴鞍稳赋诗。”
《漢語大詞典》:石铛(石鐺)
陶制烹茶器具。 清 杜岕 《寄莘叟采茶》诗:“蕨芽深处草新晴,急采头茶煮石鐺。”
《漢語大詞典》:时器(時器)
(1).指农具。周礼·地官·遂人:“以时器劝甿,劝甿以彊予。” 郑玄 注:“时器,铸作耒耝、钱鎛之属。” 孙诒让 正义:“铸金为之,以供岁时之用,故谓之时器。”
(2).当时流行的器具。旧唐书·孝友传·崔沔:“亦有古饌而盛於时器,故毛血盛於盘,玄酒盛於罇。”
《漢語大詞典》:九籥
(1).道家藏经卷的器具。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 钱振伦 注:“ 郑玄 《易纬》注曰:‘ 齐 鲁 之间,名门户及藏器之管曰籥,以藏经。’而丹有九转,故曰九籥也。”云笈七籤卷七九:“ 黄帝 九籥玉匱内真玄文,此书是三天太上撰次所出,曾闻之於先达也。” 宋 苏轼 《生日刘景文贶佳篇次韵为谢》:“微言在参同,妙契藏九籥。”
(2).亦作“ 九钥 ”。指天门。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天门有九,故曰九籥。”
(3).泛指宫门。 宋 宋祁 《拟杜子美峡中意》:“十年不识 长安 道,九籥宸开紫气深。” 宋 杨万里 《送萧伸和往长沙见张钦夫》诗:“圣明九钥天为守,玉匙密付蜀张手。”
《国语辞典》:蔂梩  拼音:léi lí
取土、运土的器具。《孟子。滕文公上》:「盖归反蔂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分类:器具
《國語辭典》:烛台(燭臺)  拼音:zhú tái
用来插蜡烛的器物,下有承盘。《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门帘、火炉、烛台、烛剪、卷袋,每样两件。」也称为「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