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5,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筷筒
降落伞
角先生
剪票
警报器
金钱板
卯榫
帽筒
摩托车运动
抹子
灭火器
量筒
量角器
量杯
撩钩
《漢語大詞典》:筷筒
插放筷子的器具。多呈圆柱形。
《國語辭典》:降落伞(降落傘)  拼音:jiàng luò sǎn
一种伞状用具,凭藉空气阻力,减慢下降速率,使人或物体自高空降落,得以安全著陆。
《漢語大詞典》:角先生
旧时女性泄欲器具。
分類:女性器具
《國語辭典》:剪票  拼音:jiǎn piào
凡购买的票券在使用时,需要保留或暂时保留的,就由验票员用剪子剪出缺口。如进入火车站月台时,就需要剪票,到站出月台时再交回剪过的车票。
《國語辭典》:警报器(警報器)  拼音:jǐng bào qì
遇危急情况时,能鸣响报讯的器具。
《國語辭典》:金钱板(金錢板)  拼音:jīn qián bǎn
一种流行于四川和贵州的曲艺。一个人或两人演唱,演唱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边打边唱,每唱一段则略有拖腔。为增强音效,其中一块竹板嵌有铜钱之类的金属片,故称为「金钱板」。
《国语辞典》:卯榫  拼音:mǎo sǔn
卯眼和榫头,指两器具接合的地方。如:「卯榫一松,这张木床也就散了。」
《漢語大詞典》:帽筒
放帽的器具。多为瓷制,中空,圆柱形。 宋 廖莹中 《江行杂录》:“有一叟失牛,诣 桑国 师占,师曰:‘尔牛在 贾相公 帽筒中。’” 萧红 《呼兰河传》第三章:“钟的两边站着帽筒。帽筒上并不挂着帽子,而插着两个孔雀翎。” 周立波 《盖满爹》:“辅导员把卓上的一个帽筒拿到灶门口,用水洗净,灌满一筒水,把花插上。”
《漢語大詞典》:摩托车运动
军事体育项目之一。以摩托车为器具的一种竞技运动。分两轮和三轮两种车型,每种车型按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分若干等级。按竞赛形式可分为越野赛、多日赛、公路赛、场地赛和旅行赛等项目。以行驶速度或驾驶技巧评定名次。
《國語辭典》:抹子  拼音:mǒ zi
泥水匠用来涂墙的工具。
《國語辭典》:灭火器(滅火器)  拼音:miè huǒ qì
灭火器具。通常以金属筒容器,内装灭火药剂或水,利用压力,由人操作灭火。常见的灭火药剂有小苏打、泡沫、乾粉、四氯化碳(现已管制,改用卤烷类)、二氧化碳等数种。也称为「消火器」。
《國語辭典》:量筒  拼音:liáng tǒng
计量液体体积的容器。为圆柱形玻璃筒,外部标有刻度,通常以立方公分(C.C.)为单位。
《國語辭典》:量角器  拼音:liáng jiǎo qì
专供量角度或画角用的器具。多用透明塑胶或金属薄片制成,呈半圆形,圆周边缘刻有180分度。也称为「分度器」、「分角器」、「量角规」。
《國語辭典》:量杯  拼音:liáng bēi
测量液体体积的器具。以玻璃、塑胶或金属制成,杯上刻有度数,形状大小各异。
《漢語大詞典》:撩钩(撩鉤,撩鈎)
亦作“ 撩钩 ”。
(1). 明 清 水战的战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有撩鉤焉,三锋一柄,左鉤右漉,或捞首级,或鉤帆幅,梢固铁坚,万拽不曲。”
(2).泛指水中取物的钩状器具。 力扬 《射虎者及其家族·白银》:“快把撩钩拿出来呀!水头上漂着无数条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