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金嗓子  拼音:jīn sǎng zi
形容清脆而嘹亮的歌喉。如:「台上那歌手天生一副金嗓子,唱起歌来,悦耳动听,令人陶醉。」
《漢語大詞典》:撇道
(1).脚。 元 王嘉甫 《八声甘州》套曲:“窄弓弓撇道,溜刀刀渌老,称霞腮一点朱樱小。” 明 朱有燉 《仗义疏财》第三折:“我从来不惯喫裙带上衣食,你看我撇道儿勾一尺。”
(2).指嗓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跳出箇牛头夜叉,只一对七八寸长指彄儿,轻轻的把撇道儿揢,长舌揸。”按, 明 王骥德 曲律·论讹字认为 汤显祖 误解‘撇道’为嗓子。
《國語辭典》:颡子(顙子)  拼音:sǎng zi
喉咙。
分類:嗓子喉咙
《國語辭典》:歌喉  拼音:gē hóu
唱歌的嗓子,也指唱歌的声音。《老残游记》第二回:「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國語辭典》:直声(直聲)  拼音:zhí shēng
1.正直无私毫无隐讳的话。《汉书。卷七六。张敞传》:「今朝廷不闻直声,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策之得者也。」
2.公正不阿的声名。唐。元稹授白居易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制〉:「蔼然直声,留在人口。」《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当初他上摺子的时候,还自以为倘若拿某人扳倒,一旦直声震天下,从此被朝廷重用起来。」
《國語辭典》:引吭  拼音:yǐn háng
1.鸟鸣。《宋史。卷四八三。列国世家六。漳泉陈洪进传》:「有苍鹤翔集内斋前,引吭向洪进。」
2.放开喉咙吟诗或歌唱。唐。韩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诗:「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
《國語辭典》:吞炭  拼音:tūn tàn
比喻不惜牺牲性命以报效主恩。参见「漆身吞炭」条。唐。周匡物 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國語辭典》:吞炭漆身  拼音:tūn tàn qī shēn
比喻不惜牺牲性命以报答主恩。参见「漆身吞炭」条。《三国志。卷二八。魏书。毋丘俭传》南朝宋。裴松之。注:「斯义苟立,虽焚妻子,吞炭漆身,死而不恨也。」
分類:豫让
《漢語大詞典》:嗢哕(嗢噦)
(1).清嗓子。文选·潘岳〈笙赋〉:“援鸣笙而将吹,先嗢噦以理气。” 李善 注:“嗢噦,或为温秽,谓先温暖去其垢秽,调理其气也。”
(2).呕吐。景德传灯录·道怤禅师:“﹝禪师﹞不食荤茹,亲党强啖以枯鱼,随即嗢噦。”
分類:呕吐嗓子
《國語辭典》:引吭高歌  拼音:yǐn háng gāo gē
放开喉咙高声歌唱。如:「他在送旧晚会上引吭高歌,博得满堂彩。」
《國語辭典》:左嗓子  拼音:zuǒ sǎng zi
称嗓音不纯正为「左嗓子」。如:「音色好、音域宽的歌手,怎么会是左嗓子呢?」
《国语辞典》:泼声(泼声)  拼音:pō shēng
粗著嗓子。《施公案》第一六九回:「说得丫头满心欢喜,急忙来到街门,伸手拉开了闩,将门开了,走出街门,泼声拉气说:『先生往这里来罢,给我们家里净净宅!』」《红楼梦》第六五回:「或略有丫鬟婆娘不到之处,便将贾珍、贾琏、贾蓉三个泼声厉言痛骂,说他爷儿三个诓骗了他寡妇孤女。」
分类:嗓子
《國語辭典》:喊嗓子  拼音:hǎn sǎng zi
1.大声叫嚷。如:「那个人自从失恋后,就常常对人喊嗓子,乱发脾气。」
2.戏曲或歌剧演员,不以乐器伴奏,而用清唱的方式锻鍊嗓子。
《漢語大詞典》:调嗓子(調嗓子)
戏曲或歌唱演员锻炼嗓子。 老舍 《四世同堂》十:“ 小文 夫妇今天居然到院中来调嗓子,好像已经不必再含羞带愧的作了。” 沙汀 《防空》:“这是个精力旺盛的青年人,多嘴而又口吃,喜欢川戏,每天下午总要在城外公园里的一个破亭子内打‘响器’,调嗓子。”
《漢語大詞典》:调门儿
①歌唱或说话时音调的高低:我今天嗓子不好,~定低点儿ㄧ你说话老是那么大声大气,~放低点儿行不行?②指论调:这几个人的发言都是一个~。
《漢語大詞典》:沙喉咙(沙喉嚨)
沙哑的嗓子。指嘶哑不清脆的嗓音。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天官》‘鸟皫色而沙鸣’注:‘沙,澌也。’澌即嘶字。汉书·王莽传‘大声而嘶’ 师古 曰:‘嘶,声破也。’今通谓声破为沙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