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嗅闻(嗅聞)
用鼻子辨别气味。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
《漢語大詞典》:饱嗅(飽嗅)
尽量闻。 叶圣陶 《李太太的头发》:“你一定不喜欢 巴黎 的上等香水,却爱把鼻子埋在你旁边的头发丛中饱嗅一顿。”
分類:尽量
《漢語大詞典》:触嗅(觸嗅)
犹触鼻。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惊魂见蛇蚓,触嗅值虾蟛。”
《韵府拾遗 宥韵》:汝嗅
楞严经:佛告阿难。汝嗅此旃檀。然于一株。四十里内。同时闻香。
《韵府拾遗 宥韵》:饥嗅(饥嗅)
刘克庄诗:饥嗅岩花浊饮流。
《韵府拾遗 宥韵》:吟嗅
吴子孝词:把越罗团扇走傍花阴,几番吟嗅。
《骈字类编》:鼯嗅
苏轼 除夜病中赠段屯田诗 倦仆触屏风,鼯嗅守空案。
《漢語大詞典》:嗅感
即嗅觉。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九篇:“例如我们用‘马’这一个辞,这辞就含有我们经由视感、听觉、齅感,及其他感觉等等呈现到我们意识上来的一切印象。”参见“ 嗅觉 ”。
分類:嗅觉
《國語辭典》:嗅觉(嗅覺)  拼音:xiù jué
人体或一些动物鼻腔上的黏膜有嗅细胞,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刺激嗅细胞,其神经冲动由嗅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嗅觉,能辨别物的香臭。也作「臭觉」。
《高级汉语词典》:嗅神经  拼音:xiù shén jīng
第一对脑神经,是感觉性神经。起自嗅细胞,以相互分离的无髓纤维小束分成若干根嗅丝(人类约有20根)穿过筛骨的筛板,止于嗅球,将从嗅器官来的感觉性刺激传导到脑
《漢語大詞典》:嗅石
神兽名。 晋 王嘉 拾遗记·瀛洲:“有兽名嗅石,其状如麒麟,不食生卉,不饮浊水,嗅石则知有金玉,吹石则开。”
分類:神兽
《分类字锦》:嗅地知兵(嗅地知兵)
北史斛律金传金性敦直善骑射望尘知马步多少嗅地知兵度远近归尔朱荣为别将孝庄立赐爵阜城男从神武破纥豆陵于河西改封石城郡公
分类:将领
《国语辞典》:嗅觉器(嗅觉器)  拼音:xiù jué qì
主司嗅觉的器官。由鼻腔、嗅细胞、嗅神经、大脑皮质部等构成。
《分类字锦》:鼻嗅微香
贾岱宗大狗赋:送风长厉,野禽是觅;鼻嗅微香,眼裁轻迹。
分类:
《分类字锦》:马渴嗅冰(马渴嗅冰)
王操 游边上诗 雕饥窥坏冢,马渴嗅冰河。
分类:
嗅香受胎
【三藏法数】
谓如牛母,但嗅犊气而亦怀胎,是名嗅香受胎。(,牛名,犊牛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