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好吃好喝
爱好吃喝的。例如:一位好吃好喝而又大腹便便的政府官员。
《韵府拾遗 曷韵》:捕喝
大唐西域记捕喝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
《韵府拾遗 曷韵》:波喝
唐书裴矩传矩撰西域图记三篇凡裂三道南道起鄯善于阗朱俱波喝槃陀亦度葱岭涉护密吐火罗挹怛忛延漕国至北婆罗门
《漢語大詞典》:猜三喝五
见“ 猜三划五 ”。
《國語辭典》:猜三划五  拼音:cāi sān huá wǔ
俗称划拳。《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当夜猜三划五,吃了半夜,把二百文都吃完了。」也作「猜三喝五」。
分類:猜拳划拳
《漢語大詞典》:按喝
行院内人插话,让喝采声停下来。《水浒传》第五一回:“那 白秀英 唱到务头,这 白玉乔 按喝道:‘虽无买马博金艺,要动聪明鑑事人。看官喝啋,道是过去了。我儿,且回一回。’”
《漢語大詞典》:棒喝党(棒喝黨)
即法西斯党。参见“ 棒喝主义 ”。
《漢語大詞典》:棒喝主义(棒喝主義)
即法西斯主义。因“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中与古 罗马 的“束棒”、“权标”有关,故亦译为“棒喝主义”。 鲁迅 《〈三闲集〉序言》:“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馀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 陈同生 《珠江风暴》:“尽管敌人,特别是以棒喝主义者 朱辉日 为首的恶棍们,不分昼夜的侦察、捉捕,我们的工作并未有丝毫的松懈。”
《漢語大詞典》:棒喝主义(棒喝主義)
即法西斯主义。因“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中与古 罗马 的“束棒”、“权标”有关,故亦译为“棒喝主义”。 鲁迅 《〈三闲集〉序言》:“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馀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 陈同生 《珠江风暴》:“尽管敌人,特别是以棒喝主义者 朱辉日 为首的恶棍们,不分昼夜的侦察、捉捕,我们的工作并未有丝毫的松懈。”
《漢語大詞典》:棓喝
犹棒喝。 清 方以智 《东西均·开章》:“众艺五明,皆楼阁也;虫吟巷语,皆棓喝也。”参见“ 棒喝 ”。
《國語辭典》:棒喝  拼音:bàng hè
1.佛教用语。禅师启发弟子开悟的方法。或用棒打,或大声一喝,或棒喝交施,使弟子于当下开悟。《续传灯录。卷二五。东京净因蹒庵。继成禅师》:「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寻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一一。承相郑清之劝修净土文》:「人能屏除万虑,一意西方,则不施棒喝而悟圆顿机。」
2.警醒迷误的人。宋。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明。王永积〈家园〉诗三○首之二五:「棒喝无烦问野僧,死生生死有何能?」
《國語辭典》:当头棒喝(當頭棒喝)  拼音:dāng tóu bàng hè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歧路灯》第一四回:「那日程希明当头棒喝,未免触动了天良。」也作「当头一棒」、「迎头棒喝」。
《漢語大詞典》:大呼小喝
同“ 大呼小叫 ”。 《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小喝做甚么?’”
《國語辭典》:大吃大喝  拼音:dà chī dà hē
拚命、痛快地吃喝。如:「过年过节时,宜节制饮食,不要大吃大喝,以免损坏肠胃。」
《高级汉语词典》:大吃八喝  拼音:dà chī bā hē
口头语。没有顾忌,放纵吃喝
《國語辭典》:大吆小喝  拼音:dà yāo xiǎo hè
大声恶气的指使人。《红楼梦》第六○回:「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
《漢語大詞典》:殿喝
犹殿呵。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郡神迎路:“ 张开 为 荆州 刺史,至郡界,风雨瞑晦,不辨面目,唯闻空中有殿喝之声相次,云中有衣紫披甲胄者十数人。”
《國語辭典》:吃吃喝喝  拼音:chī chī hē hē
吃喝享乐。如:「不要尽交些个吃吃喝喝的朋友,那样对自己的进德修业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