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女娡、女喜。传说中远古时人。有莘氏之女。鲧之妻,生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末喜、妺嬉。夏桀妃。有施氏女。相传桀伐有施,有施献其女。女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桀听用其言,昏乱失德。汤伐桀,妺喜与桀同奔南方而死。
公子欣时 朝代:春秋曹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喜时。春秋时曹国人,字子臧。曹宣公庶子。宣公死,曹人使公子负刍留守,使公子欣时迎曹宣公之丧。负刍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成公。欣时葬宣公后,将出奔,曹国人皆欲从之。成公惧而请欣时留。后晋君执曹成公,欲立欣时,辞不就,逃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乙。齐攻鲁。鲁僖公使展喜犒齐师。展喜以周公、太公与齐桓公之功业,说服齐孝公撤兵回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46 【介绍】: 春秋时卫国人。亦称宁悼子,宁殖之子。卫献公为宁殖、孙林父所逐,在齐,后使人与喜约,苟能助其复位,则“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喜遂攻孙林父,杀殇公,迎献公复位。然复为献公攻杀。
心欢喜
【三藏法数】
谓坐禅之人,于诸胜定,心若无味,当观生老病死,及诸恶趣,令生恐怖;然后念佛法僧等诸功德,策进身心,令欣得禅定,是为心欢喜。
安住喜心
【三藏法数】
谓众生若能安住欢喜之心,见诸有情,离苦得乐,了无憎嫉之意,此为有依行也。
受喜特胜
【三藏法数】
谓既与观慧相应,若證初禅喜支,即能照了,而此喜支,则无过失,是为特胜。(支,分也。)
心作喜特胜
【三藏法数】
谓离初禅,入二禅时,常自照了,若发二禅内净之喜,则此心真喜,从观慧而生,是为特胜。
欢喜三昧,破阿修罗有
【三藏法数】
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谓菩萨修戒定慧,破于恶业等怖,證于欢喜三昧。悯彼众生,受阿修罗苦,故以此三昧,令其离诸猜疑怖畏也。
心喜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音美妙,能令闻者,心生欣喜也。
令生欢喜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说法之音,令人生欢喜之心也。
令众生心意欢喜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出语言,普令十方一切世界众生,心意欢喜,皆谓所说,从如来口门而出,亦无互相重复,而诸众会,各随音声,晓了诸法,然实非如来口门中出也。
断喜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能观苦、空、无常、无我、不净等相,于一切世间,心生厌离,不起乐著之想,是名断喜三昧,(苦者,谓观五阴之身,实有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谓身及诸法,本来皆空也。无常者,谓身及诸法,终归坏灭也。无我者,谓四大各离,何者是我也。不净者,谓观身相皆不净也。)
不喜苦乐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能观世间之乐,多过多患,虚妄颠倒,非可爱乐;观世间之苦如病,如箭入身,心不喜乐;以一切法虚诳故,乐尚不喜,何况于苦,是名不喜苦乐三昧。